王德文

摘要:某公司1號汽輪機為東方汽輪機廠設計制造的超臨界、一次中間再熱、沖動式、單軸、三缸四排汽、雙背壓、凝汽式汽輪機,型號為N600-24.2/566/566,于2008年1月投入運行。1號汽輪機組自投運以來,一直存在機組熱耗率比設計值偏高的問題。通過調整運行參數,優化運行調節方式,熱耗率有所降低,但距離設計值的差距仍然較大。本文針對該類型汽輪機熱耗率偏高的原因如缸效率、調節級內效率等進行了分析,對提高汽輪機組經濟性的可行性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超臨界;汽輪機組;節能;優化改造;
目前我國的經濟發展已經進入新常態,今后發展的必然趨勢:認識、適應、引領新常態。火力發電行業的發展也同樣呈現新常態,在當前激烈競爭的新形勢下,火電發電廠的新任務就是如何使火電機組能源利用率更高,以達到節能減排,促進環境保護的目的。
1.機組性能現狀
為了解機組的性能狀態,對某公司1號機組進行了性能診斷試驗。依據試驗數據,通過對試驗3vwo工況與設計THA工況數據進行對比,分析機組及熱力系統的狀態及其對機組經濟性的影響,為科學地制定節能優化改造方案提供依據。
試驗時機組低負荷工況均采取滑壓運行方式,未進行主蒸汽壓力修正隨電功率變化較設計值平均高約550kJ/kWh,熱耗率隨負荷降低而升高。機組熱耗率修正后熱耗率高負荷區域偏高的程度較大。3VW0工況下,經過系統修正及參數修正的熱耗率為8159.98kJ/kWh,比設計THA工況(7564kJ/kWh)高595.98kJ/kWh;經過參數修正后的熱耗率為8197.30kJ/kWh,比設計值(7564kJ/kWh)高633.3kJ/kWho根據對試驗數據的詳細分析,影響機組經濟性的主要因素依次為:汽輪機缸效率(287.3kJ/kWh)、軸封及汽缸漏汽(52.0kJ/kWh)、熱力系統泄漏(260kJ/kWh)、排汽壓力(93.2kJ/kWh)。
綜上所述,目前汽輪機組熱耗率偏低。影響機組經濟性的主要因素依次為:汽輪機缸效率(287.3kJ/kWh)、熱力系統泄漏(260kJ/kWh)、排汽壓力(93.2kJ/kWh)、軸封及汽缸漏汽(52.0kJ/kWh)。為提高機組經濟性可進行以下工作:
1、汽封系統改進。
2、控制汽輪機本體變形,加強密封面密封。
3、進行熱力系統優化,治理閥門泄漏。
2.影響熱耗率的因素分析
2.1汽輪機各缸相對內效率對熱耗率的影響
汽輪機組的熱耗率與設計值存在很大差距,額定工況三缸相對內效率普遍不高,以低壓缸最為突出,比設計值低14%。由相關理論公式可知,汽輪機的相對內效率直接影響機組經濟性。高、中、低壓缸內效率對機組熱耗率的影響不同,三缸相對內效率均變化1%,對熱耗率的影響,低壓缸是高壓缸的2.33倍,是中壓缸的3.5倍。由此可見,低壓缸相對內效率偏低是影響機組熱耗率的主要因素之一。
2.2熱力系統
熱力系統存在內漏大、冗余系統多、工質利用不合理。系統內漏一方面導致主蒸汽流量增加;另一方面凝汽器熱負荷增大,特別是熱力系統直接排入凝汽器的內漏蒸汽,使真空進一步下降,根據機組特性,真空每下降1kPa,功率下降4.8MW,發電煤耗率增加2.1g/kWh左右。結合不同電廠對熱力系統的治理經驗,及試驗中檢查的閥門泄漏情況分析,機組熱力系統閥門泄漏合計影響機組熱耗率約為180kJ/kWh左右。
3.節能優化改造方案研究
3.1汽輪機本體相關完善措施
從加工成本、基建成本考慮,要求汽輪機具有結構緊湊特點,為便于快速啟停與適應變負荷能力,并減少整個軸系長度,汽輪機設計上采用高壓缸、中壓缸內缸合缸,缸的兩端跨度較長,汽缸壁壁面設計較薄,如此在溫差的影響下,汽缸容易變形,從而導致結合面漏汽。吸收國外同類型機組設計思想,采用結構完善措施,減少泄漏,提高蒸汽利用效率和對真空的影響,可有效降低機組熱耗率。主要包括:
1、主機及小汽輪機通流部分玻璃珠噴丸(拋光、除垢等)
汽輪機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之后,由于蒸汽中雜質(如固體顆粒、蒸汽積鹽等)的影響,對汽輪機的通流部分如葉片、隔板等部位產生一定程度的沖蝕,從而對通流表面產生負面影響,對級內蒸汽做功及能量轉換是不利的。部分機組由于隔板和葉輪之間的軸向距離較小,無法對通流表面進行處理。為解決這些問題,部分企業采用玻璃珠噴丸除銹、除垢工藝,經過噴丸處理后,可以使汽輪機通流部分效率增加1-3,表面疲勞強度提高10%。玻璃珠噴丸除銹、除垢工藝一般采用氣動機械噴丸(壓縮空氣壓力控制在0.45-0.6MPa),材料專為噴丸用的粒徑為0.25mm-0.35mm的玻璃微珠。噴丸施工過程要求嚴格,一是環境要求密封,二是操作人員要求技術嫻熟。通流部分經過噴丸處理后,效果較好。
2、高中壓缸、低壓缸結合
為減小高壓內缸漏汽,尤其是汽缸上下結合面漏汽,可在結合面上加工密封槽,安裝密封鍵。
由于低壓缸排汽參數很低,故低壓缸效率不像高中壓缸效率容易且較準確的定量。機組試驗數據顯示,低壓缸5、6段抽汽量普遍較設計值高得多,密封面漏汽造成低壓缸工質損失增大。為防止機組低壓缸變形,低壓內缸加密封鍵。中分面增設耐高溫盤根僅需對低壓內缸下半中分面補充加工,低壓進汽室中分面法蘭也可增加盤根密封結構。
3、更換高、中壓缸進汽導管密封圈主蒸汽經過4根高壓導汽管進入汽輪機高壓缸,高壓進汽管位于缸體上半兩根、下半兩根。再熱蒸汽經過四根中壓導汽管由中部進入汽輪機中壓缸,中壓進汽管位于缸體上半兩根、下半兩根。進汽導管密封圈泄漏是造成抽汽溫度升高,缸效率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漏汽量大的情況下也是造成汽缸溫差大的影響因素。1號汽輪機組目前1段抽汽溫度遠高于設計值,3段抽汽溫度由于夾層汽源冷卻,低于設計值,但參照同類型機組情況,密封圈泄漏是普遍現象。對有影響的密封圈進行更換,并嚴格注意安裝正確。
4.結論
當前中國正處于建設資源節約型的社會階段,節能降耗已成為電力生產企業的主要工作之一,節能降耗不僅是企業提高經濟效益的內在需求,也是節能調度爭取發電量的必要手段。通過汽封改造、熱力系統優化、汽輪機本體完善、真空系統優化等系列節能措施的實施,機組經濟性得到了較大幅度的提升,節能降耗的作用非常明顯,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通過上述優化改進可提高降低機組熱耗率180kJ/kWh,相當于降低供電煤耗6g/kWh,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謝永慧,劉天源,張荻. 新能源形勢下的“智慧汽輪機”及其研究進展[J].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21,41(02):394-409.
[2]朱彥,方遠,李倩倩,張帆,有志偉,何健. 基于數據挖掘的汽輪機閥門流量特性優化應用[J]. 熱力透平,2021,50(01):49-53.
[3]馬方磊. 燃氣輪機啟動過程中減少NO_x排放量的優化改造[J]. 發電設備,2021,35(02):117-12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