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丹健
摘 要:地鐵的正常運行為我們的出行方式提供了新的途徑,地鐵的運行速度快、承載能力強、消耗能源低,這是都是地鐵被廣泛的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的原因。通過研究發現,北上廣等大眾一線城市,因為人車較多,公共交通的單一等原因使得城市的壓力和承受力不斷增加,在這一背景之下出現了地鐵這個新興的交通工具,不僅能夠減少人們的通勤時間,而且很大程度上的改善了城市的擁堵現象。雖然地鐵已經成了我國各大城市不可代替的出行方式,但是其中仍然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安全隱患,阻礙著城市以及地鐵運營的發展。
關鍵詞:地鐵;車站;消防管理安全;信息化應用
0 引言
地鐵的運行是當代城市化建設的重要標志,地鐵的空間有限、人的數量較多較密集、并處于較封閉的狀態,這顯示出了一定的安全威脅與隱患,例如火災或爆炸等情況,若發生這種情況,將會嚴重干擾人們的正常生活,甚至威脅大家的生命財產安全和城市的形象,下面筆者將以地鐵車站消防安全管理為題,主要對地鐵中的火災隱患進行深入分析。
1 消防安全的重要性
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對于我們的生活學習息息相關,而在消防安全中火災隱患的發生是當前生活中最常見的災害,也是影響力度最大的災害。在地鐵車站中,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能夠確保乘車者的生命財產安全,這是由消防工作的屬性所決定的。若發生火災事故,后果無法估量,人們的生命財產都必定受到威脅,甚至造成傷亡,所以,我們做好防火工作,對于保護公民的生命和財產免受火災的危害,為公民創造良好的生活、工作和生產環境以及使人們安居樂業起著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眾所周知,現在基礎建設發展很快,地鐵在基礎建設里面是費用比較高的一種。在城市地下,各種管道線路縱橫,地上又可能存在各種建筑,在這種情況下,修造那么寬的隧道,還有那么大的地下站臺,以及新地鐵與原有地鐵的銜接等,這樣復雜的大工程,自然成本就會很高了。由于一些地鐵隧道大部分是地下作業,采用盾構機的方法,也加大了建設費用。有的城市是平原,地質結構相對簡單的話,建設難度就會小一些。部分地區地質結構比較復雜,施工難度大。還有的城市可能地下水比較豐富,這種也會增加地鐵隧道的修造成本。因此,對于修造成本不能一概而論[1]。據調查發現修建一條地鐵可能需要幾十億,復雜的施工和修造時間長,讓成本費用很高。
2 地鐵火災的特點
2.1 燃燒速度快
首先筆者想要告訴大家,地鐵的運行速度是80 km/h,由此觀之可見地鐵的運行速度之快。一旦發生火災事件,雖然駕駛員可以根據區間的長短控制車速,但是對于突如其來的火勢,這樣的操作顯然無法起到關鍵性作用根據地鐵的工程施工過程可以知道,地鐵中存在著大量的助燃物質,一旦發生火災,隧道內的氣流流動頻率,能夠加快火勢的蔓延速度。1983年的日本名古屋地鐵事件、1987年的英國倫敦地鐵事件等等都是因為列車正在高速的運行中,隧道內的氣流使得火勢增大,雖然消防人員及時的進入了搶險之中,但依然無法避免死亡和燒傷的悲慘事件發生[2]。
2.2 氧含量急劇下降
氧含量是指血液與空氣隔絕條件下血中氧的含量,包括物理溶解和化學結合兩部分,反映血標本中氧的實際含量。當地鐵中發生火災時,地鐵隧道施工的相對封閉性會使得大量的空氣無法進入到密閉的空間之中,封閉空間內部的氧氣無法實現對人體的供給現象。根據醫學研究表明人類的生存環境是在標準大氣壓下,空氣中的氧含量20.93%,進入受限空間作業,作業場所空氣中的含氧量應為19.5%~20.9%,19.5%是最小的允許氧氣含量,隨著氧氣含量的降低,人逐漸會出現頭痛、呼吸困難、昏倒的狀態嚴重者會導致立即暈倒出現死亡現象,這是非常恐怖的現象,所以說地鐵里的火災不僅危害著人們的財產安全更是嚴重影響著人們的生命安全[3]。
2.3 濃煙、毒氣危害嚴重
我們知道,當發生火災的時候,濃煙中會存在很多有害的化學氣體,這是因為由于燃燒過程中氧氣不足,某些C和H化合物無法完全燃燒,因此會生成小的碳氫化合物顆粒,這部分碳氫化合物是黑煙,也被普通大眾稱為濃煙。火災產生的煙霧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二氧化氮、氰化氫等,所有這些都是有毒氣體。濃煙的產生不僅影響人們的視力,還影響人們的健康。吸入大量濃煙會導致窒息甚至死亡。
2.4 火災偵查和撲救困難
火災偵查和火災撲救這一點主要是針對于消防人員提出的,火災偵查的困難主要是體現在隧道中缺少氧含量,視線模糊、缺乏信號強度等原因而導致消防人員很難對正在發生的火災情況進行準確的預判,在不了解現場的情況下無法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消防措施,對于火災發生而言,分秒必爭,存在火災偵查困難會影響救援時間。而火災撲救的困難,一方面是由于火災偵查工作的不到位導致的,另一方面是由于地鐵隧道的狹小等原因,空間受限無法將大型有用的設備應用到火災中,從而降低了滅火的工作效率。所以說在地鐵中發生消防安全時,該段地鐵的負責人需要第一時間將工程圖找出交給消防人員,通過消防人員和設計施工人員等多方位合作,分析出發生火災的部位以及發生火災的原因,制定出合理的救火計劃。
2.5 極易造成群死群傷
在發生火災的時候,會出現群死群傷事件是因為地鐵中人員密集且較為集中,在隧道中,都是通過人工照明的方式進行日常的運行工作,若是發生火災,地鐵的管理人員會第一時間切斷地鐵中的所有正常線路的電源,以避免發生線路失火的現象,這會加劇火災現場的擴大范圍。而電源被切斷之后,整個地鐵的照明就會出現問題,伴隨濃煙的不斷產生,人們的視線會受到很大阻礙,這邊無法順利的逃離火場,逃生秩序被打破產生群死群傷的事件發生。例如十幾年前的韓國大邱市地鐵站的火災事故,至今令人刻骨銘心,韓國大邱市地鐵中央路站發生火災,導致198人死亡,146人受傷,298人失蹤。經調查這是一場金姓男子策劃好的故意縱火案[4]。
3 車站火災預防技術
3.1 防火系統
(1)氣體滅火系統。氣體滅火系統一般通過七氟丙烷、混合氣體(氮氣、氬氣和二氧化碳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氣體)、二氧化碳、氣溶膠等氣體實現的。
(2)FAS自動報警系統。FAS系統主要是包括火災報警、監視報警、故障報警、控制消防設備、消防電話通信等功能得以實現。車站FAS基本組成車站FAS由火災系統控制盤、FAS圖形顯示裝置、IBP聯動控制盤及現場設備組成。
(3)BAS環控系統。BAS環控系統與FAS自動報警系統的使用是相輔相成的,這是因為在發生火災時,FAS自動報警系統首先會發出警報,之后BAS環控系統在接受到警報信號后會自動開啟排煙、照明的工作。
3.2 應急預案
應急預案是指對于以后預計會發生的突發事件展開合理的分析制定出處置方案,這樣能夠使得救助過程井然有序的進行。通過上文可知,在地鐵的運行過程中,不僅存在著火災隱患還存在著其他大大小小的安全隱患,一旦發生事故,就可以在應急預案中找到相對應的解決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
3.3 應急演練
應急演練要求地鐵的管理人員能夠定期組織地鐵的工作人員進行火災事故的演練,通過應急演練,一是可以總結演練中的優缺點,二是能夠達到“警鐘長鳴、警惕常在”的工作態度,應急演練的進行是消除安全隱患的重要方法。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地鐵里的消防安全不僅是針對于公民的生命財產,這也關乎到國家的經濟財產,所以地鐵里的消防安全十分重要的,因此在進入地鐵時,有關工作人員認真檢查乘客隨身攜帶的物品,確保將七類危險物品扣除在地鐵站之外。
參考文獻:
[1]曹俊松.淺談地鐵車站消防安全管理信息化[J].科學與信息化,2019(14):154.
[2]朱燕荃.淺談地鐵車站消防安全管理[J].科技經濟導刊,2018,26(16):184-185.
[3]蔣盛祺.地鐵車站消防管理的優化建議[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5(28):172-174.
[4]林方劍.軌道交通地下車站室外消火栓優化設置研討[J].福建建筑,2020(11):138-139+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