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其龍
摘要:GIS因其高集成化、小巧的結構,能夠節約大量用地面積,很少占用電力走廊,滿足節約型經濟發展要求,逐步成為高壓開關設備主要發展方向。但是220kV電纜GIS終端在應用時卻會出現局部放電現象,加強對其的在線監測已經勢在必行。文章就GIS終端的局部放電在線監測原理、組成、在220kV電纜中的應用進行了論述與研究。
關鍵詞:220kV電纜;GIS終端;局部放電;在線監測
一、GIS終端的局部放電在線監測原理
文章探討的GIS終端局部放電在線監測系統選擇的是超聲檢測系統,包括信號處理、模數轉換、前置放大、聲電轉換四項內容。
1聲電轉換
超聲檢測系統中,應用較為廣泛的是壓電陶瓷制作的諧振式傳感器,其借助壓電陶瓷本身具備的正壓電效應,進行局部放電時形成的機械壓力波,發生形變而形成交變電場,完成聲信號→電信號的轉變。
2前置放大
在測量過程中,在GIS外殼裝置超聲傳感器,放電點傳輸的聲波借助絕緣系統傳輸至傳感器,信號在此過程中會有一定程度的衰減,因此壓電陶瓷一般只會接收到極小的信號,而前置放大器的應用能夠對這些信號放大并過濾。
3模數轉換
模數轉換整體過程為:接收傳感器的差分信號,并將其轉化成單端信號,傳輸至數據采集卡完成模數轉換,得出最終的數字量,利于服務器系列后續處理工作。
4信號處理
服務器與對應軟件一同完成信號的處理工作與顯示工作,服務器借助高速數據采集卡進行聲信號采集,并以軟件來完成濾波,測出頻率成分、相位、峰值等有效值,顯示與儲存結果。
二、GIS終端的局部放電在線監測組成
該檢測系統主要由以下部分組成:服務器(便攜電腦、PC-server等)、就地數據采集、無線傳輸等。
1.硬件系統
硬件系統主要包括系統服務器、物理探頭、就地數據采集單元與無線通信單元等。
2.軟件系統
軟件系統主要包括耐壓測試軟件與在線監測程序,前者在耐壓測試時可進行就地單元接收數據信息的連續測量,且測試時長可無限延長,與服務程序不存在較多聯系,而后者能夠通過瀏覽器進行各項系統數據瀏覽。
3.術語解釋
RTU:指的是遠程測控終端;增益,指的是信號真實放大倍數;物理探頭,為系統就地數據各個采集單元提供對應的服務;任務,指的是一次耐壓測試或者間隔時間內進行的在線監測,包括在線任務與耐壓任務兩種形式,而在線任務需設置任務起止日期;任務探頭:指的是各項任務中應用到的物理探頭,在對應任務中能夠單單選擇就地單元;任務時間表,指的是在對應任務時間段內設置探頭,完成數據采集;任務狀態,包括待執行、執行、完成執行三種狀態;在線任務的執行與啟動,每次只能有一個任務在線運行,在其他任務被轉換為在線任務時,其他運行任務會在系統作用下停止。
三、220kV電纜GIS終端的局部放電在線監測系統應用方式
按照我的電腦→設備管理器→端口的流程來確定正確串口點擊按鈕,若是只需一個傳感器進行巡檢,進行巡檢模式勾選即可,此時系統只需構建一個通訊連接通道。具體流程主要包括在線監控模式與巡檢模式兩種,如下所示:
1.在線監控模式
按照220kV電纜的整體情況,選擇在線監控模式;其二,增加數據目錄。鼠標點擊界面數據列表,然后點擊“新建目錄”,建設一級子目錄,再點擊“創建根目錄”,可在數據列表中進行根目錄創建,其后在修改目錄名稱,例如xx變電站→xx設備→YY,此外用戶可進行目錄自定義名稱設置,其中目錄深度能夠無限延長;其三,設置傳感器。與以上步驟基本相同,鼠標點擊進行目錄保存,點擊“設置”,顯示目錄整體參數信息,設置參數信息,在“接收通道”選擇設備目錄傳感器編號,若是查找不到該編號的傳感器,需進行傳感器狀態檢查,最后重新啟動程序;其四,實時波形顯示。點擊保存目錄中的“顯示實時圖譜”,彈出綁定設備對應的測試波形,還可同時打開多個窗體,同時檢測多項設備的圖譜;其五,啟動測試。
在設置完各個通道測試后,返回主界面,設置起始時間與采樣間隔時間,一般是5min、10min、30min、60min,確認參數后點擊“啟動測試”;其七,儲存數據。
2.巡檢模式
其一,首先進行參數設置,若是在巡檢模式下,在系統主界面完成參數設置,在調整完參數后點擊“設置參數”,傳輸命令至傳感器即可;其二,手動測試。在手動測試下,進入主界面,點擊“巡檢測試”,系統傳輸測試指令至傳感器,在完成測試后停止數據采集。接收到的文件數據會保存在對應目錄文件夾中;其三,數據瀏覽。點擊歷史測試數據,例如xx變電站、xx設備、(年、月、日),如此能夠查看到所有的歷史測試數據,便于數據分析與共享;其四,數據共享與數據備份。將系統數據文件放置在目錄文件夾“date”中,以“*.xtxc”為拓展名,并默認為“年-月-日-h-min-s”,各個系統之間能夠通過數據文件進行數據共享,如此便于系統文件的備份與維護。
四、220kV電纜GIS終端的局部放電在線監測系統實際應用
以某地供電企業電纜運檢為例,其在針對220kV電纜巡視時,發現某段電纜GIS終端出現滲油問題,在經過多方確認后,定為一般缺陷,在停電后進行檢修工作。首先是通過局部放電監測系統直觀、清楚觀察終端位置局放值,加強對設備狀態把握,然后綜合其歷史數據,繪制趨勢走向圖,觀察其局放狀況,以此為依據展開檢修工作,完成檢修后,在每天工作前,對先前一天內的數據細致分析,明確安全后再工作,如此能夠較大程度地避免其再出現類似問題,如此也能保障現場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
結語:綜述,文章對220kV電纜GIS終端的局部放電在線監測進行了研究,重點探討了局部放電以及在線監測,提升GIS終端局部放電能夠針對多個相位進行同時監測,且無線通信,安裝與操作極為便利,不但讀書直觀,而且可顯示頻率成份、有效值、瞬時峰值等,在此基礎上進行趨勢走向圖繪制,能夠儲存大量信息,便于分析。就某些線路的核心位置需進行在線監測設備安裝,如此利于掌握設備與線路的實時狀況,從而及時排除隱患,維持電網設備的安全穩定運行。
參考文獻:
[1]劉華麟,呂黔蘇.基于HFCT與UHF法局放在線監測在貴州首個220kVGIS站的應用[J].貴州電力技術,2019(4):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