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琪苑 李巖 張倩
摘要: 本文將就高校金融學課程思政體系建設探析展開討論,分析我國課程思政體系構建的重要性,研究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有效落實課程思政體系。
關鍵詞:高校教育;金融分析;思政體系;建設分析
一、在金融教學中融合課程思政的重要性
在金融教學中,融合課程思政具有極佳的重要性。首先,課程思政是整個教育目標的必然選擇。其次,作為一種特殊的教育活動,課程思政對于社會進步以及人類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實踐意義。在社會體系多元化、利益訴求多元化的今天,在高校金融教育中開展課程思政體系建設,將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幫助學生實現全面成長。高校教師僅依托于正常的教學體系,對學生進行引導,其教學效率不足[1]。而借助全新的思政課程體系,高校學生將得到重點培養,使高校學生能夠在現有基礎上基于整個課程思政體系的優勢,挖掘多方面教學資源,協調一致,共同實現良好的教育目標。課程思政體系的根本任務是幫助我國尋找高素質、全面性的人才,實現“立德樹人”的基本培養。
二、在金融教學中開展課程思政的要素
(一)注重課程融合的科學性以及有效性
在思政教學中,教師需要將整個生態教育內容進行分類并細化,使其能夠融合至各體系的教育科目中,確保能夠完成科學性、實踐性的教學。在課程思政作用下,課程思政可以符合我國對大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教育的基本觀點,完成歷史立場以及觀念的課程目標,突出整個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實踐價值。作為高校課程思政之一的重點體系,高校課程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中,其是全新體系的一種契合。在思政教育課程體系執行中,思政教育的課程體系更是是生態系統的一種契合。例如,教師在講授金融課程時,就可以引導大學生正確的理解馬克思主義,應用馬克思主義。將馬克思主義與我國未來的發展目標進行全面結合,使學生能夠認識到正確的職業道德素養將對我國金融領域產生何種有益影響,引導學生自主的開展全方面學習[2]。
(二)調動課堂教學的活躍性
在課程思政教學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活躍性,確保整個思政課程體系能夠與金融學進行有機融合,煥發全新的優勢。學生在學習中,通過課程思政體系,能夠完成融會貫通,形成相互促進、相互統一的要求。高校思政課程體系在教育過程中,需要重點把握課程內容,尊重課程主體結構。同時,避免其受理論知識的常規干擾。在后續教學中,順應時代發展,讓課程思政體系的整體格局嚴格落實我國時代發展要求,與時俱進。在內容以及形勢上,體現生態文明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原則性。將整個生態文明的最新理論進行集成優化,確保其能夠具有極大的說服力[3]。高校思政教師還應細心觀察大學生的實際生活,并及時捕捉有關的生態教育內容以及典型事例。在課程教學中,將整個生態文明以及課程思政進行綁定,滲透至金融學教育學科中,實現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在金融教學中展開課程思政的路徑分析
(一)加強整個課程思政體系的理論研究
在教學中,加強整個課程思政體系的理論研究,完成落實。理論是先行的指導,同時更是實踐的全面特性。課程思政體系的構建是一個系統性工程,其涉及到較多方面,同時,亦包含學科專業劃分。因此,整個教育體系較為復雜。各學科知識需要具備極佳的知識體系,需要對課程思政進行專門研究,以便更好的對課程思政內容形成了解。在課程思政中,形成具有指導性、操作性的理論體系。在教材建設、培養中,解決目前出現的一系列問題,更好的闡釋、宣傳好課程思政理念,以便于教師能夠在課程思政中得到有效的教學目標。
(二)加強整個教材的建設
在金融教學中,為了確保課程體系能夠有效建設,需要將課程金融教材與課程思政進行融合,并將教材作為基本載體,對學生進行更好的思政教育。在研究中,金融領域需要分析全新的育人本質問題,并將教材建設、修訂作為教育的主要目標。在建設中,深度落實我國馬克思主義精神,并強化其主導位置。通過多樣性的教學體系,確保馬克思主義與課程思政能夠對學生樹立全新的價值導向。目前,我國傳統的金融教學領域,其對于課程思政的關心度不足。但在后續建設中,通過融合性的教學方案,可以貼近現實、貼近學生,將課程思政教育轉換為教師的教學案件以及課件,有利于其他課程后續教育。
(三)深度融合教學制度
在金融學課程開展思政體系建設,深度挖掘育人資源,將其融合至教學制度。針對于金融學課程的特點,研制整個教學指南以及課程教學的基本目標,為整個課程內容賦予鮮明的時代特征,從而加強政治課程的主觀性。此外,在金融教學中,教師可以以實際案件分析等模式,讓學生自主地分析目前社會中的重點金融事件,引導學生說出自身看法。同時,教師在后續解答時,便可以根據學生的看法,判斷出學生對于此事件的基本態度,以便更好的針對于學生的內心想法,開展針對性的教育體系,對學生能夠進行及時引導或糾正,避免學生在學習中出現過激思想,干擾整個課程思政的執行效果。
結束語:
綜上所述,針對于高校教育,為了確保高校教育能夠對學生進行到全面的教學,因此必須對整個教育模式進行分析,以得到良好的教學目標。其中,課程思政體系的構建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作為建設的重點,整個系統工程的意義非常重大。在課程思政體系構建中,必須確保整個理念深入人心,且能夠形成全新的育人模式。構建科學思政體系,更需要加強對于思政理論研究與教材建設,并理順整個管理機制,確保課程能夠發揮育人作用,承擔全新的育人職責。
參考文獻:
[1]鄺宏燕,吳鐵雄. 積極探索應用型本科高校課程思政的實現路徑——以《國際金融》課程為例[J]. 現代商貿工業,2020,v.41(18)
[2]周弘、顏廷峰、歐鯤. 金融學課程群課程思政與課堂教學融合探索——以安徽財經大學金融學院為例[J]. 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22(5)
[3]鄧莉. 校園文化對高校課程思政體系建構的作用[J]. 現代教育論壇,2021,4(1)
作者簡介:胡琪苑,女,1988.03,漢族,山東日照,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金融證券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