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提升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水平最關鍵的一個因素就是提升學生的上課“抬頭率”,尤其作為高職院校思政課老師在“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方針指導下,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水平,深化教育改革目標,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路徑淺析。
關鍵詞:提高 ?高職 ?抬頭率
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進一步強調,我們黨立足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必須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為新時代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特別是十八大以來,習總書記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深刻回答了“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性問題。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提高教師素質、創新教學方法、增強教學的吸引力。審視當前我國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現狀,普遍存在著“抬頭率”不高的問題。因此進一步加強思政課教學改革,提高高職院校思政課的“抬頭率”,主要從以下幾點談談自己的拙見。
一、提高思政課教師的理論水平
目前,很多高職院校的思政課部按照國家教育部頒布的文件,都增加了不少專職思政教師配比,但還是遠遠不夠1:300的比例。因此很多高職院校為了接近這個配比,就請學院行政人員和輔導員兼職上思想政治課。我們學院也是如此,特別是我們各個系部的黨總支書記都是我們思政課專題講座邀請的對象。試想一下,這些兼職人員本身的政治素養或者說本身對于馬克思主義都只略知一二,又怎么有能力去上好馬克思主義博大精深的理論知識,又如何能夠將馬克思主義當中的理論和原理講清楚、講透徹呢?另外,還有一部分的專職教師并不是思想政治專業科班出身,很多是從事教育學或者心理學的,那就更談不上對馬克思主義了解透徹。要想把馬克思主義理論講活、講的深入人心,那就要求加強高職思政課老師的隊伍建設,尤其是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
二、加強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素養建設
目前以我們學院為例,就有很多兼課的輔導員是剛畢業的學生,他們的專業也是五花八門,本身對于“四個意識”“四個自信”都知之甚少,加之又都是95后的新時代青年教師,深受外來文化和思潮影響,因此筆者認為應該首先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政治素養。其次,年輕老師的學習能力強,可以充分利用這個優勢,培養他們的綜合素養,特別是利用同齡人身份去傳遞中國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用切身的體悟感染每一位00后學子。再次,為了提升“抬頭率”,可以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和手段,比如我院思政課教師都用的是智慧職教的信息平臺,我們分課前預習,課中設計問題,以學生為主導、教師為輔的方式解疑答惑、章節小結的方式開展信息化教學,課后簡述問答題或者思維導圖的方式結束一個專題的講授。剛開始很多年齡稍長的教師,對于信息化手段有種天然的抗拒,害怕用不好,學生互動性不強,導致完不成教學目標,因此我們開展了新帶老的方式,互相幫助提高信息化利用的水平。整個學期下來,不僅提高了思政課堂“抬頭率”而且也改革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深受廣大師生的喜歡。
三、改變思政課的考核機制
目前,很多高職院校的思政課考核標準還是傳統的七三開,但是我們學院早就改革了,我們近幾年的考核標準分成:平時成績百分之七十,期末機考成績百分之三十。并且我們的平時成績又分為三大模塊:考勤、實踐活動、熱點新聞播報。通過多種形式的實踐安排,同學們都能積極參與到其中,并且我們還開展了小組制教學方式,組與組之間進行pk,每個專題的得分都由課代表統計在記分冊上,并且都有排名,因此每次上課,只要教師在職教云平臺利用搖一搖的功能,底下同學們都積極踴躍的搶答,這無疑突破了傳統教學模式“抬頭率”不高的范式。
四、改革傳統教學場地
很多高職學院的思政課教學課堂就是死板地在教室進行,而我們學院則不然。比如《毛澤東思想和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這門課程當中,講到五位一體中的建設生態文明思想這一專題的時候,我們就充分利用我院環保特色,我們由思政課教師帶隊,以班級為單位讓同學們在生態文明宣傳基地進行專題講授,這樣同學們更能直觀和生動的看到我們展廳的諸如垃圾分類,污水處理和海綿示范性公園是如何建設的等等,還有很多環保生態小游泳的設置環節,比如垃圾分類的四個桶子,假如同學們拿著各種垃圾模型扔錯了垃圾桶,旁邊的垃圾桶就會自動提示音“您的垃圾扔錯了”,直到投入正確的垃圾桶才解除警告。這種方式讓每一個同學都身臨其境,并且非常愿意參與到其中,讓每一個同學都能在游戲中學到扎實的生態文明思想,從而加強了學生的環保意識。這比傳統意義上在教室里填鴨式教學模式,成效要顯著的多。
五、加強“四個自信”建設
經過去年的疫情,目前所有高校大學生都對“四個自信”有了更加深刻地認識和解讀。特別是思政課教師應該將“文化自信”融入課堂,讓每一個00后的大學生們都能以中國傳統文化、優秀的愛國主義文化和社會主義建設文化為自豪,特別是要講好中國故事,恰逢今年是建黨100周年的大日子,我院全體思政老師 在每次課前利用3-5分鐘的時間讓學生們自己講授一個黨史小故事,題材和方式不限。這不僅讓00后學子們融入其中,并且更加增強了他們的共情,原本對革命文化不甚了解的他們,通過這種宣講,深刻理解在革命戰爭年代共產黨人舍生忘死、艱苦奮斗的精神,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自如運用馬克思主義思想指導實踐。這樣做才能真正做到習總書記所說的“潤物細無聲”。
總之,思政課教師能將每一個專題都講透徹,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改革教學方式和場所,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就一定會吸引學生,能使之融入其中,產生共情,從而提高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抬頭率”。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交出版社,2014.
[2]張發欽.教育引導大學生堅定“四個自信”[N].柳州日報,2016-07-22.
[3]林小波.堅定“四個自信”六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作者簡介:朱柳曉( 1982.1-),湖南長沙人,碩士,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思政課部講師,研究方向: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