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江林
摘 要:公路在投入使用后,受到車輛荷載、氣候條件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路面會出現各種病害問題,如坑槽、松散、車轍、擁抱、裂縫等。一旦路面出現病害,會影響行車安全性和舒適性。為此,應采取有效的試驗檢測方法,對公路路面進行檢測,依據檢測結果,制定病害處置措施。借此下面就公路工程常見病害及試驗檢測方法展開研究探討。
關鍵詞:公路工程;施工監測;試驗檢測
1 公路工程試驗檢測的概念和意義
1.1 公路工程試驗檢測的概念
公路工程的試驗檢測就是為保障公路工程項目的質量和使用壽命,對公路工程路面、路基、橋梁、涵洞等進行試驗檢查。公路工程的試驗檢測一般包括以下工作內容:(1)為保障公路工程路面符合設計圖紙要求和具備同等水平的承載能力,對公路工程施工線路進行試驗檢測;(2)為確保公路工程建符合工程要求和技術要求,對公路工程材料包括混凝土、鋼筋、管材線材等進行試驗檢測;(3)為確保公路工程項目的品質合格和結構安全,對施工中的相關技術包括配制混凝土、公路工程養護等進行試驗檢測。
1.2 公路工程試驗檢測的意義
公路工程試驗檢測對于公路工程的質量和整體安全都有重要意義:(1)公路工程試驗檢測能及時精準地發現公路工程中存在的問題,可有效避免工程項目的二次施工,保障公路工程項目的整體安全;(2)公路工程試驗檢測還可通過對施工技術的監督管理,保障公路工程施工項目的科學合理,并進一步促進公路工程項目的革新進步;(3)公路工程試驗檢測還可利用其隨時進行的項目抽查和先進的檢測技術,保障項目工程中一些細節的施工質量,例如試驗檢測混凝土的強度、公路橋梁的架構是否合理等。
2 公路工程檢測的概述
2.1 原材料檢測
在進行公路工程建設中,其工程建設的原材料包括沙灰、瀝青、混凝土以及鋼材等原材料,原材料的好壞程度將直接決定該公路工程投入使用的強度優劣,并對路段的后續使用造成重大影響。根據上述所述,公路工程建設前期進行原材料檢測就顯得格外重要,其檢測步驟一般有以下幾種:首先,根據公路工程規劃圖紙進行原材料篩選以及采購,在采購過程中強化對公路工程建設原材料的檢測;其次,保證所采購的原材料具備質量鑒定書以及檢驗達標書,才能符合進行公路工程建設的基本標準;再者,進行公路工程建設的相關施工人員要對整體工程建設有著明確認識,不僅要熟悉公路工程建設的流程環節,更要對公路工程原材料有著敏感的嗅覺,例如在進行公路工程路段的砂石填補作業時,按照相關規定不得使用摻雜水分過多的黏性土;對進行澆灌攪拌的原材料砂石、混凝土進行密度把控、以及對作業中的沙灰使用嚴格按照摻水標準執行;最后,在進行公路工程質量檢測時,還要針對施工人員的工藝流程進行技術標準檢測,以滿足施工作業所需要達到的標準。
2.2 公路結構和強度檢測
不僅僅需要對公路工程的原材料進行詳細的檢測,其公路工程在施工建設的過程中,也對公路的整體質量造成較大的質量性影響。一方面是由于公路工程在施工的過程中,有著較為復雜的施工環節,會受到外界諸多的因素影響,降低公路工程的建設質量性。例如,在進行施工的過程中,一些建設工作隊伍,在使用混凝土的過程中,一旦使用了隔夜的混凝土,就會導致公路的質量受到極大的影響。因此,就需要在實際的施工建設過程中,可以對工程項目進行全面的質量檢測,以此保障在每一個施工建設環節,都需要積極地進行嚴格的質量檢測。在建設公路工程的過程中,其公路的整體結構以及強度,都是對公路的質量產生重要影響的因素,以此就需要讓相關人員重視起檢測的工作內容,因此保障在檢測的過程中,可以基于公路的硬度以及壓實度這兩方面著手,有效地開展檢測工作。
2.3 工程壓實檢測
在進行公路工程作業中,路段壓實是其中重要的作業步驟,即進行公路路段的實際壓實,根據國際規定,公路工程壓實檢測主要根據灌入原材料中的水分含量占全體澆筑材料的比例以及該公路工程路段的最大密度土質。例如在進行公路工程路段的瀝青壓實檢測中,就是將澆灌好的瀝青進行取樣分析,按照國際通用的公路工程密度檢測方式進行密度計量;此外,在進行瀝青密度檢測中,一般采取多種樣本進行協調分析,但是公路工程建設范圍較廣,因此每一段路基內的密度數值都不太一樣,會存在或多或少的差異。結合上述所得,在進行密度檢測實驗時,應當將各個路段工程的瀝青成分特征進行總體分析,并將路段外界環境考慮進去,采用合適的表干法、水重法或者體積法進行公路工程路段檢測試驗,從而使得壓實檢測的數據信息準確率更高。
3 公路工程試驗檢測的主要方法
3.1 彎沉檢測
該檢測方法采用杠桿原理,將彎沉測定梁安裝在測試車底盤下面,支撐地面保持不動,在測試車輛通過位移傳感器裝置之后,傳感器探頭會自動記錄下相關數據,輸出路段彎沉檢測結果。在采用彎沉檢測技術時,必須注意以下方面:(1)在對長距離路段進行彎沉檢測時,需要拆卸掉影響車輛通過的部件和組件,將其移動到檢測區域內再安裝;(2)彎沉檢測依賴于計算機系統,需根據系統操作提示輸入相關指令;(3)在測試之前標定自動彎沉儀,以提高位移傳感器的測量準確性;(4)計算機系統可自動存儲記錄彎沉值、分節點和彎沉盆數據,自動生成彎沉峰值柱狀圖和彎沉盆圖形,計算出彎沉平均值和曲率半徑,將其換算為回彈彎沉,可將該數值作為公路路面強度評定的依據。
3.2 平整度試驗檢測
(1)3 m直尺檢測。在檢測路面上放置3 m直尺,從直尺一端勻速移動畫圖儀,將其移動到另一端。在移動時,畫圖儀受到路面高低不平的影響會產生畫針運動,與此同時在輸力輪的作用下滾筒輪會處于旋轉狀態,促使紙帶移動,畫針會在移動的紙帶上自動畫出幾何量的變化,將其換算為平整度。直尺檢測法適用于已經壓實成型的路面檢測,可以根據檢測結果對路面平整度和施工質量進行評定。但這種方法需耗費人力,且測量效率和精度相對偏低,在當前的公路試驗檢測中應用的越來越少;(2)激光平整度儀測定法。該測定方法運用了先進的科學技術,包括激光傳感器、陀螺儀、加速度計、計算機系統等。在檢測過程中,將激光傳感器安裝到測試車輛底盤處,讓測試車輛勻速行駛在路面上,由激光傳感器發射并接受激光信號,自動生成路面平整度的相關信息。在信息生成過程中,信號處理系統要對激光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借助數據分析系統換算出平整度指標,該檢測方法能夠自動采集汽車行駛過程中收集的多個測點數據,提高平整度檢測的精度。
3.3 壓實度試驗檢測
路面壓實度檢測需要測量公路施工現場實際密度,將該密度值除以室內標準密度,即得出壓實度,用以評價路面壓實質量。(1)室內標準密度需要根據瀝青混凝土路面所用的材料結構,確定相應檢測方法,求得標準擊實曲線上的最大值,在計算過程中還要計算出最佳含水量指標;(2)公路等級越高,路基強度越強,對公路施工中的壓實度要求也會相應提高。一級公路的壓實度要求為:路床0 cm~80 cm的壓實度不小于96%;路堤80 cm~150 cm的壓實度不小于94%,150 cm以下的路堤不小于93%。
4 公路工程監理中試驗檢測的應用策略
4.1 重視施工工藝流程的優化設計
為了增強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質量問題應對效果,實施施工工藝流程,需要施工單位及人員通過對試驗檢測工作高效開展的思考,優化施工工藝流程,確保相關作業計劃實施有效性。(1)公路工程施工人員在實踐中應及時開展試驗檢測工作,對不同的施工方案進行對比分析,確定符合工程實際情況及要求的施工工藝流程,優化設計理念,根據現場情況對工藝流程進行調整,促路工程施工更高效,為提高路面質量、改善結構施工狀況等奠定基礎;(2)當公路工程施工工藝流程優化設計工作落實到位后,可為相應作業計劃的高效實施提供科學指導,在試驗檢測結果的支持下,對質量可靠的施工材料進行高效利用,提升公路工程施工水平、優化路面及路基性能,不斷拓寬高效施工方面的工作思路。
4.2 提高檢測人員專業素質
為了提升檢測人員專業素質,須從觀念、專業技能、考核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檢測人員的職業素養,保障工程質量。(1)提高試驗檢測人員質量意識,通過案例分析、討論會等形式,使工作人員明確試驗檢測的重要性,不斷提高檢測人員工作責任心,樹立嚴格控制施工質量的意識,確保其按照規定流程展開作業;(2)加強專業技能培訓,包括試驗檢測標準、規范、流程等,監督施工人員不斷學習先進檢測工藝、技術、設備和方法,定期邀請相關專家和經驗豐富的檢測人員對其開展專業技能培訓,提高整體專業素養;(3)建立嚴格考核制度,上崗人員必須經過嚴格的專業培訓,由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指導、監督和管理,考核合格后方可進入正式崗位。
4.3 塑造科學有效的質檢機構
在進行公路工程建設中,使用試驗檢測機構是進行公路工程質量檢測的重要途徑,是保障工程進度質量與制度完善的強有力后盾,除此之外,科學的質檢機構,能準確并且細化的分析公路工程檢測質量數據信息。為實現上述質檢機構的建立,首先要明確質檢人員工作進度及日常工程檢測制度,以專業的知識進行質量檢測,總質檢機構組織應當根據地區之間的工程質檢機構的檢測質量進行試驗檢測等級證書的發放,只有擁有試驗檢測等級證書的質檢機構才能獨立進行公路工程質量檢測,否則只能在專業人士的帶領下進行公路工程質量檢測;再者,時刻關注國際公路工程質量檢測的相關時政新聞,根據路段工程的檢測要求及時進行相關設備裝置的更新換代,必須嚴格按照流程采購先進的設備。
5 結束語
公路在使用過程中,路面的病害問題很難避免,一旦發生病害,不僅會對行車安全性造成影響,還會導致路面結構破壞。因此,應當采取有效的方法,對路面進行試驗檢測,按照檢測所得的結果,制定路面病害處置方案,以此來解決路面病害問題。未來應加大對公路試驗檢測技術的研究力度,除對現有的技術方法進行改進和完善之外,還應開發一些新的技術,從而更好地為公路路面病害整治服務。
參考文獻:
[1]張旭.試驗檢測在公路工程監理中的應用[J].交通世界,2020(Z1):232-233.
[2]任娜.公路工程試驗檢測工作對工程質量的影響解析[J].建材與裝飾,2019(35):27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