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楊
摘 要:道路橋梁工程是我國城市開發(fā)建設中最重要的基本工程之一。只有加強道路橋梁工程項目的建設與維修,才能夠改善城市當中的交通運輸情況,為城市的經濟發(fā)展以及文化發(fā)展打好基礎。但是,部分道路橋梁工程的施工建設卻存在著嚴重的路段沉降的問題。一旦出現路段沉降問題,不僅會對整個道路橋梁工程的施工質量產生影響,還會對人們的出行安全產生威脅。所以,必須要對市政道路橋梁工程中路段沉降問題的原因進行詳細的分析,并對實際施工過程中使用到的路基路面施工技術進行分析,提出針對性的質量優(yōu)化措施。
關鍵詞: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
0 引言
隨著國內道路橋梁建設快速發(fā)展,受施工勘察、沉降結構不合理、施工設計不合理等因素的影響,公路橋梁投產后常出現質量下降與橋頭跳車等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會對橋梁壽命產生影響,從而影響橋梁建設整體效益。因此,有必要找到沉降原因,然后合理采取措施進行施工。
1 市政道路橋梁沉降段常見病害及危害
我國市政道路橋梁工程隨著國家經濟的快速發(fā)展而不斷提高,國民出行的概率不斷加大,同時對道路橋梁等交通基礎設施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但是當前我國很多公路橋梁工程建設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比如沉降段路基路面發(fā)生沉降等問題、搭板斷裂等問題,甚至出現橋頭跳車,對行車的質量安全產生嚴重影響。此外,如果路面平整度不達標那么會增加行車的不確定性,進而導致交通事故發(fā)生的概率增加。同時,橋頭跳車還會對橋梁自身結構產生一定的損害,進而進一步加劇橋頭處連接縫隙和路面的損傷程度。為了降低發(fā)生路基路面沉降等不良問題,將道路橋梁結構的耐久性提高,需要加強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的高效應用,提升工程整體質量。
2 市政道路橋梁沉降段常見病害的原因
2.1 搭板原因
在實際的市政道路橋梁施工過程中,如果遇到路面沉降問題,通常會采用橋頭搭板的方式進行處理。例如,某工程的橋頭搭板施工現場,橋頭搭板的應用過程中,與路基接觸的一邊為了分解搭板對路基的壓力,會使用支護柱體的方式。但是,如果支護柱體的壓力面積不足,那么一旦有車輛經過,其壓力承受點就會相對集中。在這種情況下,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支護柱體部分就會出現沉降現象,甚至造成搭板與橋體、路基面之間的塌陷或者裂縫。
2.2 土層松散
橋臺軟基問題在橋梁建設中時常存在,由于土層松軟使地基不斷下降,在很多軟基處理中,經常由于處理技術限制及施工人員影響,使得橋梁結構不斷下沉,嚴重的還會對橋梁質量產生影響,進而威脅車輛行駛安全。另外,出現軟基主要是由于公路下游河流出現,長期浸潤在河流中地下層自然會出現淤泥,最終導致軟基出現。
2.3 路堤變形
開展路橋臺背回填的時候使用材料多為常規(guī)類型黏土材料,不過,因為施工條件因素存在一定限制性特別,導致難以針對路橋臺背相關土體實行充分壓實處理,嚴重影響臺背對應土體壓實程度。如果臺背相關土體壓實程度沒有達到規(guī)定要求,容易在一定程度上干擾臺背回填土體中所含水份量,導致臺背回填土體含有水份量過少或是過多,增加路橋相關路基路面發(fā)生沉降風險性。而且,若臺背回填質量沒有符合對應標準需求而運用路橋,受到路橋自身重量及車輛重量帶來的影響,容易增加路基路面緊實程度,進而導致路堤結構逐漸出現一定改變,引發(fā)路堤出現變形現象。
3 市政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
3.1 地基處理技術
市政道路橋梁沉降段對地基施工技術有著較高要求并且具有較大難度,加上軟土地基堆載時間短、需要投入較多資金,很多工程無法有效解決地基沉降問題。軟土路基沉降主要是受到路堤填充物負荷載性能威脅。為了避免后期運行中發(fā)生沉降造成的橋頭跳車問題,應當重點落實軟土地基處理技術。技術人員根據施工現場實際情況合理選擇軟土地基處理技術。當前換土法、震動碎石樁法、深層攪拌樁法都是常見軟基處理技術。如果路堤修筑在厚度較大的軟土層上可以選擇基樁技術,基樁能夠深部加固地基,無論是經濟性還是穩(wěn)定性都比換填技術好。通過應用基樁可以避免橋臺位移問題,通過利用支座、伸縮縫可以保證橋臺、橋面整體性能,還能夠將沉降差有效縮小,進而達到性能優(yōu)化的目的。如果是軟基厚度較小的施工區(qū)域,可以采用換填法,用性能好的材料換填軟土地質,達到基礎穩(wěn)定的效果。
3.2 排水施工技術
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中,一定要注意路基的承重能力與穩(wěn)定性,如果超出路基的承受能力,很容易造成積水現象,產生巨大影響。應高度重視路基路面的排水處理工作。為有效提高路基路面的承受能力和強度,可以在邊溝、截水溝與急流槽等位置采用排水加固方法,還可以采用混凝土預制板加固曲溝等方式進行排水。設計地面與地下排水溝時,要時刻注意將溝渠與管道的長度控制在合理范圍內,避免因長度過長影響水流的疏通和分流。處理路基路面排水問題時,要結合地質地形進行實地考察,根據實際情況制訂具體的排水方案,堅持預防為主、就近取材的原則,利用排水加固方式減少積水對路基路面的損壞。
3.3 完善沉降段的結構形式
在實際的市政道路橋梁施工過程中,沉降段的搭板設計標準始終沒有得到統一,所以施工人員需要結合自身的施工經驗以及當時的施工情況進行施工設計。而要想改善這一情況,提升市政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質量,就必須要對沉降段的結構形式進行優(yōu)化,即嚴格按照橋頭路堤、橋頭沉降量以及實際通車需求決定搭板長度。同時,借助土工柵技術來加強路基填土位移問題的控制,避免土層出現側向移動,影響整個市政道路橋梁路基路面的穩(wěn)定性。
3.4 路基路面結構設計
為使沉降段路基路面結構穩(wěn)定性不斷提升,有必要合理設計路基路面結構。就沉降段路基而言,通常應由底端至頂端逐層開始:路基、底層基床、表層基床,為夯實上面三層,確保其變成統一整體,除了要加強坡面防護外,還應確保坡面路堤安全獨立,避免受到雨水和自然力破壞,從而確保路基結構穩(wěn)定牢固。另外,應加強地基土體處理,便于合理改善橋背質地柔軟情況,如此方能避免沉降段出現地基下降問題,從而合理防控橋頭跳車情況。若路橋地基中有很多軟土層,則應做好軟土層加固處理。比如在軟土層中添加高性能材料,便于提高軟土強度。這里,沉降路段路面結構中包含較多基層結構,施工期間有必要將這一結構當作加固的主要對象,具體而言,可借助提高回填土強度與穩(wěn)定性,不斷提升路面基層承載力與硬度。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市政道路橋梁相關路基路面出現沉降會形成嚴重不良影響,危害駕駛員和行人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影響橋梁質量,分析市政路橋相關路基路面發(fā)生沉降的對應原因發(fā)現,主要涉及路堤出現變形、臺背地基發(fā)生變形、橋頭搭板存在設置問題等,故需依據路基路面涉及施工技術做好沉降段施工,做好搭板正確設置,維持軟土地基有效處置,做好臺后填筑施工,開展合理壓實作業(yè),科學執(zhí)行排水處置,充分保證路基路面施工效果,提高沉降段施工質量,增加沉降段相關路基路面運行安全性。
參考文獻:
[1]史佳琪.道路橋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探討[J].四川建材,2020,46(5):97-98.
[2]姚鑫.道路橋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分析[J].四川建材,2020,46(5):176-177.
[3]林小明.市政道路橋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J].河南建材,2020(4):3-4.
[4]楊鄭波.市政道路橋梁工程中的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分析[J].工程技術研究,2020,5(6):76-77.
[5]李冬,許洪建,李振.道路橋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J].工程技術研究,2020,5(5):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