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莉

摘 要:公路工程是我國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項目,而公路工程結構建設質量與使用安全是人們最關注的內容,也是公路工程建設強化的重點。公路路基擋土墻結構能夠保護路基與周圍建筑,提升公路使用安全性能,路基擋土墻分為多種類型,本文圍繞公路路基擋土墻防護設計及施工方法展開分析,先對公路路基擋土墻防護設計與施工優化的作用進行闡述,然后對其防護設計及施工方法進行具體研究。
關鍵詞:公路路基;擋土墻防護設計;施工方法
0 引言
公路工程中的路基擋土墻結構,對于公路整體結構建設質量與性能都有直接的影響,路基擋土墻的防護設計效果、施工操作與擋土墻功能發揮水平有關聯性。尤其是現代公路工程建設規模逐漸擴大,安全防護需求更高,為保證路基擋土墻設計與施工質量達到理想標準,就需要綜合分析公路路基建設施工的實際情況,保證擋土墻類型應用合理性,抓住施工關鍵點進行質量保障。
1 公路路基擋土墻防護設計與施工優化的作用
1.1 路基與周圍建筑的保護作用
我國近些年經濟發展水平提升,經濟活動愈加頻繁,使得公路交通運輸發展趨勢隨之持續提升,公路工程建設規模不斷擴大,質量標準不斷提升。在公路路基施工當中,對結構穩定性與可靠性進行強化是重點,同時以往路基施工也存在對周圍建筑產生破壞的情況。路基擋土墻結構的建設能夠發揮強化路基結構性能與避免周圍建筑被破壞的作用,可以說路基擋土墻防護技術的合理應用,對于公路路基施工水平提升有顯著的促進作用。
1.2 公路交通安全保護作用
公路工程建設完成投入使用之后,需要保證公路交通運行能夠長期保持安全水平,路基結構對于后期車輛公路行駛的平穩性、舒適性有直接的影響。通過路基擋土墻的科學設計與規范施工,來優化公路路基內部結構組裝效果,保證內部結構的平衡性與可靠性,從而為公路交通安全提供更為可靠的保護作用。
1.3 公路路基擋土墻技術強化作用
在公路路基結構當中,擋土墻是保證路基安全、穩定性能達到合格標準的核心結構,能夠平衡路基內部各項結構力的均衡性,起到良好的支撐作用,防止路基土層結構變形、位移等情況發生,而公路路基的擋土墻結構分為多種類型,每種擋土墻結構都具備個性化的特點,在施工材料、結構形式以及建設區域等方面均存在差異性。因而在具體路基擋土墻防護設計期間,還需要結合實際進行綜合分析與優化設計,對擋土墻類型與施工方法進行合理的規劃,才能促進擋土墻防護建設有效性的發揮。切實通過優化擋土墻防護設計,強化公路路基擋土墻技術應用實效性,促進擋土墻保護功能更好的發揮。
2 公路路基擋土墻防護的設計分析
2.1 設計原理與類型
在具體設計之前,需要對公路建設區域的地質條件、氣候特點以及周圍建筑環境等內容進行勘察與調查,并應用模擬建模技術進行擋土墻設計效果模擬,保證防護設計的合理性與施工可行性。并且在設計期間需要遵循生態環保理念,保證擋土墻防護設計的專業性,對于施工資源的利用充分性進行強化,杜絕應用具備污染性質的材料,以達到綠色工程建設標準。公路路基擋土墻有多種類型,包括衡重式、扶壁式、重力式、半重力式等[1]。每一種類型擋土墻的施工方式存在明顯差異,本文主要對比較常用的衡重式、扶壁式的設計與施工進行研究。
2.2 衡重擋土墻的設計
該結構應用的混凝土材料為c20片石混凝土,其中片石的含量不能超過總含量的五分之一,擋土墻上方0.6 m厚的c30混凝土結構層完全不添加片石材料,根據扶手嵌入條件的實際情況,決定是否需要設置預留孔。對于毛料需要將其均勻地放置在長邊朝下、小邊朝上且距離≧10 cm距離模板或凹槽的墻壁≧15 cm內,其內充滿混凝土并振動搗實。混合后的碎屑應為堅硬、無風化、無裂紋且清潔的石頭,強度等級應高于Mu30。在進行混凝土灌注期間,灌注漿不能進入滲透管結構。根據路基開挖的實際情況,確定擋土墻建設區域的長度,若是長度值大于10 m小于15 m的情況下,要應用磚石進行砌筑。擋土墻高度、地基性質出現差異的區域要設置沉降縫,增加防水材料,擋土墻后的堆石料內摩擦角最少要達到350°,施工建設的混凝土結構強度最低水平為70%,根據公路地基地下水情況合理設計排水設置,根據擋土墻的配重情況,合理應用擋土墻下基礎土質類型,比如250 cm~900 cm配重下,需應用傾斜的砂質黏性土。
2.3 扶壁式擋土墻的設計
扶壁式擋土墻應用的材料為c35鋼筋混凝土結構,擋土墻結構分為兩個部分,應用沉降縫進行銜接處理,沉降縫的寬度為20 mm,接縫表面需保持平整,方向保持垂直,縫內填充瀝青麻筋。擋土墻砌體強度需要達到70%以上,在擋土墻適宜的區域安排排水孔,孔內應用直徑規格為60 mm的PVC管,管穿過墻體之后要超出15 cm左右,墻體礫石過濾層與噴嘴的間距不能超出0.5 m,底層排水管要遠離地面0.3 m。
3 公路路基擋土墻防護施工分析
3.1 衡重擋土墻的具體施工
(1)地基結構施工。地基結構開挖施工需要采用人工與機械結合的方式進行,人工對擋土墻邊線進行控制與測量、標注,挖掘的深度也需要施工人員同步測量把控,在開挖施工期間,需要對施工范圍尺寸進行精確把控,挖掘完成之后鋪設0.2 m厚度的礫石墊層,之后在礫石墊層表面再增加一層水泥澆筑墊層。
(2)模板安裝施工。承重擋土墻一般應用鋼材質的模板來強化結構質量,安裝之前先檢查模板表面是否生銹,需要進行除銹與拋光處理,之后涂抹脫模劑。為保證墻體穩固性能,可以在內部增設拉桿起到支撐的作用。若是設計的擋土墻非常高的情況下,模板可以應用竹膠合板,這種模板比較重需應用起重機設備安裝,模板連接結構要應用螺栓進行固定。
圖1 重式擋土墻混凝土澆筑示意圖
(3)伸縮縫、泄水孔與模板拆除施工。在擋土墻垂直方向設置若干伸縮縫,伸縮縫之間需間隔20 m的距離,泄水口在承重臺區域設置,每個口之間需要保持4 m的間隔,在排水管進水處設置碎石過濾層[2]。模板拆除需要在擋土墻混凝土強度達到合格標準之后進行,避免對混凝土結構造成破壞,同時具體拆除期間需要避免與混凝土墻體產生碰撞。衡重式擋土墻混凝土澆筑示意圖見圖1。
3.2 扶壁式擋土墻的具體施工
首先,扶壁式擋土墻基坑開挖施工需要采取人工與機械結合方式進行,在開挖的過程中需對速度進行合理調控,對挖掘深度進行精確管控,基礎壓縮處理要應用碾壓夯填方式。其次,其混凝土澆筑施工與衡重式過程一致,在鋼筋綁扎施工當中要先從骨架結構開始,鋼筋連接頭部位需要進行交錯處理,要對鋼筋應用各項尺寸規格按照設計要求嚴格把控。最后,混凝土結構養護施工的時間要充足,養護溫度要控制在25度水平,對于混凝土裂縫問題進行隨時監控與及時處理,保證擋土墻質量達到合格標準。
4 結束語
擋土墻的防護設計對于公路路基結構的整體質量會有決定性的影響,對于路基通行安全性也有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尤其是在公路建設規模越來越大的情況下,路基結構的建設質量要求更加嚴格,在進行公路路基擋土墻設計時,需要對公路施工現場的具體實際情況進行明確與綜合分析,保證防護設計的合理性。
參考文獻:
[1]李雄.山區多雨地區的公路路基防護工程設計[J].交通世界,2020(28):79-80.
[2]孟子淞.高速公路路塹邊坡加固防護設計與生態修復[J].交通世界,2020(24):27-2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