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磊
摘 要:砼模塊式檢查井因具備結構性能良好、施工簡便、綠色環保等眾多優勢,而得以于越發之多的市政排水建設項目中廣為應用。本文結合筆者相應模塊式檢查井施工實踐經驗,就市政排水工程砼模塊式檢查井施工要點予以簡要探討,以期可對眾市政排水施工同仁有所借鑒參考價值。
關鍵詞:市政排水工程;模塊式檢查井;施工要點
1 施工前期準備
1.1 做好技術交底工作
進場前,組織投標交底;進場后,應盡快組織施工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會審設計圖紙,掌握施工圖紙的工藝要求、施工內容、質量驗收規范及標準。在施工班組進場以后,及時對作業人員開展三級技術交底。
1.2 嚴控材料質量
對砼模塊磚、水泥、砂、鋼筋等材料開展進場驗收、取樣抽驗等,嚴格把控材料進場關。材料進場后,還需按照規范分類堆放,做好防護,減少后期二次倒運造成的破損。使用前,再做一次質量檢查。
1.3 抓好施工組織設計
提前做好項目策劃,科學合理組織進場人員、材料、設備等,充分考察現場施工情況及交通狀況。根據設計規范要求,針對性制定不同規格的檢查井組砌方案。并結合測量資料、施工圖紙、現場情況等,安排測量人員對導線點、水準點進行復核,對檢查井井位進行現場放樣,確保放線精準。
2 施工技術要點
2.1 墊層施工
正式施工前,需要檢測基底的承載性能,基礎底板要落在土質良好的原狀土上面,地基承載力要≥100 kPa方可以施工,如果承載力未能達到要求,需要對地基進行特別處理,一般會使用砂礫石、灰土等回填,再澆筑C15素混凝土墊層。在基礎墊層完成以后,還需要進行質量及承載性能檢查,報監理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步施工。
2.2 底板施工
根據相關規范及施工經驗,除規格低于φ900 mm的圓形檢查井采用素混凝土底板外,其他的檢查井均使用鋼筋混凝土底板。在基礎墊層驗收合格后,進行底板的鋼筋綁扎、模板安裝、混凝土澆筑等施工作業。需要注意的是,底板混凝土澆筑作業應與井墻下部首層模塊磚砌筑同步進行,以有效保證檢查井底部的抗滲和防水性能。底板澆筑的施工流程為:先找平基礎墊層,進行放線定位、鋼筋綁扎、模板施工,然后再進行井墻首層模塊磚砌筑,完成以后進行質量驗收,最后澆筑混凝土。
2.3 井室砌筑
(1)對砼模塊磚的外觀進行質量檢查,清理磚外表面和砌筑處的碎石、浮灰等雜物,提前2 h用水將當天需要砌筑的砼模塊磚浸濕。待準備工作完成后,即可開始井墻砌筑作業。
(2)檢查井根據形狀主要分為圓形和矩形兩種形式,對于不同形式的檢查井砌筑排磚方式與尺寸控制也有所差異。首先,對于圓形檢查井,應以圓心作為中心控制線,使用圓形樣板,一邊砌筑一邊檢查井室的參數,包括直徑大小、垂直程度等。其次,對于矩形檢查井,應在井墻轉角處設置皮數桿,嚴格控制井墻砌筑的高度和垂直度。砌筑前要先盤角,再掛線控制。
(3)井墻砼模塊磚砌筑采用“三一”法,即:一鏟灰、一塊磚、一擠壓,這樣可以有效提升砌磚速度,減少水泥砂漿水分的散發,增強水泥砂漿的粘結性能。水平灰縫的砂漿飽滿度要≥90%,豎向灰縫的砂漿飽滿度可以采用擠漿、加漿等方式。在砌筑施工中,為了確保檢查井井墻的防水性能,嚴禁使用水沖漿灌縫。
(4)根據砌筑定位線,按照對孔、錯縫的原則,即“上下錯縫、互相搭接”進行砌筑。控制砌筑時的水平灰縫厚度8 mm~12 mm、豎向灰縫寬度8 mm~12 mm,勾縫要密實、飽滿、平順、直滑。施工中跟進檢查,防止通縫、假縫等現象。在每砌筑2層模塊磚時,都要及時檢查井室內參數,如內徑尺寸、垂直度等,以保證檢查井質量符合設計規范要求,偏差在規定范圍內,爭取一次成型,防止后期返工造成浪費。
(5)在井墻砌筑施工中,要嚴格按照設計要求,同步安裝主管、支管等。主管管口和支管管口分別伸入井室內約15 cm、10 cm,管道與井壁的連接處要坐漿密封嚴實,確保不漏水不滲水。
2.4 流槽、爬梯施工
(1)流槽施工。一般有兩種情況下需要設置坡度<10%的流槽,一種是主管道的管徑與支管道不同,一種是上游管道的內底與下游管道高度不同。流槽采用C15混凝土澆筑,表面要光滑平順,不能有積水,流槽的高度要與下游管道內頂高度保持一致。
(2)爬梯安裝。檢查井爬梯為鋼結構,爬梯中心徑外露約10 cm、步距約36 cm、中心間距約30 cm,起點距井蓋下約22 cm,便于后期維護保養,人員爬進爬出作業。爬梯施工和井墻砌筑可以同步進行,安裝位置要精準、上下要垂直、尺寸要一致、間距要精確,可以使用尺量控制,確保偏差在規定允許的偏差范圍之內。爬梯使用水泥砂漿固定埋牢,在砂漿完全凝固后方可以踩踏。
2.5 砼灌孔
在井墻砌筑工序完成后,要對砂漿抗壓強度進行檢測,確保抗壓強度>1.0 MPa后方可進行混凝土灌孔作業。在灌孔前,要清理表面碎渣、灰塵等雜物,按照規范要求進行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按照分層(30 cm~50 cm)、連續的方式進行混凝土灌孔,直到灌注到距本次澆筑段模塊磚頂部6 cm位置處停止,要防止留設施工縫。一次性灌注的高度要<2 m,混凝土振搗時要快插慢拔,注意孔孔連插、連振,不漏振、不過振、不少振,確保均勻和密實,防止出混凝土離析開裂現象。頂層的砼模塊磚灌芯要澆至與頂面上沿平齊。
2.6 井蓋板安裝
(1)井蓋板一般為預制鋼筋混凝土結構,設置有鋼筋吊環,方便施工作業吊運安裝。吊環要埋入混凝土結構內,且長度≥30 d,和井蓋板的鋼筋骨架焊接牢固。
(2)井蓋板安裝前,由質檢人員對外觀質量進行認真檢查,并對井蓋板的安裝位置進行細致清理,確保井蓋板質量檢查通過且安裝位置清理干凈后方可進行井蓋板的安裝作業。
(3)使用吊車將井蓋板起吊至指定檢查井位置,井蓋板起吊應謹慎、平穩,設置安全范圍,安排專人指揮,起吊人員和施工人員要密切配合。吊裝就位并核對無誤后,使用坐漿、勾縫等方式安裝。坐漿一般采用M10水泥砂漿打底,厚度為10 mm。井蓋板安裝要做到準確、牢固。在井蓋板安裝完成后,要在陰角部位使用水泥砂漿抹成三角灰。
2.7 井筒砌筑
待檢查井蓋板完成安裝以后,再進行上方的井筒砌筑。根據設計規范要求,嚴格控制井筒高度。砌筑時和圓形檢查井一樣,以圓心為中心控制線,砌筑與井墻基本一致,過程中要始終保持同步檢查,包括井筒內徑尺度、垂直度等,偏差要控制在規范標準內,防止出現返工。排磚要求、灰縫控制等施工技術規范和圓形檢查井保持一致。
2.8 井圈、井蓋安裝
現在有些項目檢查井的抗壓能力較弱,為了提高性能,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在井筒與井蓋之間,安裝預制或者現澆混凝土抗壓圈,一般為厚度≥20 cm、強度等級≥C30。按照設計規范要求為混凝土抗壓圈配置一定數量和規格的拉結鋼筋。根據施工現場實際道路高程、橫縱向坡度等數值,在井圈完成后,加裝球磨鑄鐵防盜型井蓋,并同步安裝防墜網,井蓋高程與地面設計高程應一致。
3 結語
較以往現澆混凝土檢查井相比,砼模塊式檢查井更加的安全可靠、施工便捷快速,對于提升項目建設進度、確保項目建設質量大有裨益,對摒棄粘土制品、落實環境保護政策和節約用地,也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因此勢必將于各類建設項目中更加廣泛實踐應用。
參考文獻:
[1]王菲,周偉,張鵬,等.混凝土模塊式檢查井在長江大保護建設中的應用[J].施工技術,2020,49(18):80-82.
[2]裴艷.混凝土模塊式排水檢查井施工工藝[J].價值工程,2016,35(7):164-165.
[3]譚清堃,彭古.分析模塊式檢查井在市政管道工程中的應用[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9(1):2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