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鳳
摘 要:路面開裂、平整度不達標、密實度不夠等瀝青砼路面常見質量通病,不單單會影響道路的行駛舒適性,而且會對道路的服役壽命等造成不利影響。鑒于此,本文圍繞市政道路瀝青砼路面常見施工質量通病的所致成因與防控舉措展開全面探討,以供借鑒參考。
關鍵詞:瀝青砼路面;質量缺陷;防控舉措
1 瀝青砼路面施工質量通病的成因分析
1.1 路面裂縫
(1)縱向裂縫。①路基填料質量不合格,導致路基不均勻沉降,或是局部膨脹變形,產生路面裂縫。②對于舊路改擴建工程,新舊路基連接處處理不當,出現明顯沉降,進而造成接茬位置產生裂縫。③在碾壓瀝青砼混合料時次數不夠、不均勻、欠漏壓等情況,也會造成壓實度不夠而產生縱向裂縫。
(2)橫向裂縫。①瀝青混合料拌制溫度過低,導致瀝青粘結性能差,鋪設后,在來往車輛的碾壓荷載下產生橫向裂縫。②橫向施工縫處理不規范,則極易在接茬位置產生裂縫。③半剛性基層因混合料配比不嚴格、施工不規范導致路面收縮產生橫向裂縫。
(3)網狀裂縫。①瀝青混合料拌制溫度高、時間長或拌制后久置不用,均易導致瀝青老化,使得面層抗變形能力差,進而產生網狀裂縫。②瀝青面層結構存在軟弱夾、松動骨料,導致面層水穩性差,易產生網狀裂縫。③瀝青面層攤鋪時“偷工減料”,或未按規定測量,攤鋪厚度不夠、不均勻,導致水分浸入,降低面層之間的密實性、粘結性,進而加劇網狀裂縫。
1.2 平整度差
市政道路瀝青砼路面施工的重要質量指標之一便是平整度,其如果不達標,會直接影響行駛車輛的舒適性以及交通安全性,還會造成雨水淤積滲漏,破壞路面。而影響瀝青面層平整度的因素主要有:①下承層的平整度處理不規范,有凹進的坑洼或凸起的鼓包。②瀝青混合料配比不合理,拌制時間不充分、出料不均勻,易出現泌水離析現象導致松鋪系數不夠,影響平整度。③攤鋪下料時不同步,鋪設厚度不一致,碾壓不均勻、不密實,相關操作不夠規范,導致瀝青面層平整度不夠。④處理施工橫向或縱向接縫方式工藝不恰當,有的接縫過高或過低,均直接影響路面平整度不達標。
1.3 密實度不夠
密實度是衡量瀝青面層施工質量的關鍵技術性指標,如若瀝青砼路面密實度不夠,會直接影響到路面抗變形能力,導致其交通承載性不夠,此外還會造成雨水浸入滲漏,破壞路基的結構層,對路基強度產生影響,降低其使用年限和壽命。而影響瀝青面層密實度的因素主要有:①瀝青混合料級配、油石比不符合要求。②攤鋪碾壓的混合料溫度不夠。③碾壓機械設備的型號選擇不當,靜壓、振動碾壓方式不對,碾壓遍數過少等,均會對面層碾壓的密實度造成不利影響。
1.4 其它缺陷
①市政道路設計時沒有充分考慮到交通狀況,部分超載超重車輛治理不到位。②瀝青砼自身穩定性差,面層結構強度不夠。③瀝青混合料中礦料級配不合理,瀝青選用質量不達標。④瀝青砼路面長期超負荷運行,出現了車轍、隆起、局部破損沒有及時處理。
2 瀝青砼路面施工質量通病的防控舉措
2.1 裂縫的防控
(1)縱向裂縫。①結合現場實際,選擇恰當的路基填料,不能使用遇水膨脹的粘土,對填料中有磚塊、砼料的雜物須處理以后再使用。②對于市政道路的改擴建工程,要對新舊路基縱向搭接處進行規范處理,一般先將原有路基沿著縱向挖開1 m左右的臺階,再使用原有路基的相同填料進行回填并壓實緊密。③根據現場實際,選用合適的瀝青種類,嚴控骨料、礦粉等混合料,按規范進行攤鋪、碾壓等施工作業,保證瀝青面層均勻攤鋪、充分壓實,提高面層強度,減少荷載裂縫。④根據市政道路現場情況,盡量按照整幅攤鋪,減少縱向接縫。如果現場不具備條件,那么可按照一前一后梯隊連續攤鋪,不能出現斷層,減少縱向接縫。
(2)橫向裂縫。①嚴格控制瀝青混合料的溫度,包括拌制溫度和出場溫度,混合料運至現場后,應確保其溫度>135℃,進而有效提高瀝青面層的粘結性能。②根據市政道路周邊氣候條件、道路設計等級要求,選擇合適的瀝青種類,做好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檢測,加強混合料質量控制。③對路基分層填筑、分層壓實,確保壓實度滿足要求,防止路基不均勻沉降的現象。④結合市政道路路面攤鋪作業面和運輸條件,合理確定瀝青混合料的每日產量,保證連續不間斷攤鋪作業,以盡量減少冷接縫的出現。
(3)網狀裂縫。①根據市政道路設計等級,以及瀝青試驗段獲得的數據,合理確定混合料配合比,按照油石比等配料單確定的數據生產混合料,保證混合料質量滿足路面要求。②攤鋪瀝青路面砼前,要細致清理下承層的雜質、碎石塊等,保證上下層之間的粘結性,防止出現軟弱夾層而降低面層強度。③結合市政道路交通狀況、行車數量等,確定攤鋪厚度、壓實密度等技術指標,保證路面壓實后強度符合交通要求。
2.2 平整度控制
(1)下承層。在施工中,要增加橫縱向的放樣頻次,根據高程及時調整下承層攤鋪厚度,確保下承層在碾壓后的高程和平整度達標,為面層平整度做好準備。
(2)混合料。①優先使用級配連續碎石,拌合混合料要充分、均勻,保證足夠的時間,在運輸裝卸過程中做好覆蓋,防止出現離析,攤鋪下料時要勻速控量,提高攤鋪的平整度。②裝料時,車廂要與出料口靠近對齊,按照前后中的次序,保證卸料的均勻性。③卸料車與攤鋪機保持10 cm~30 cm距離時再卸料,防止距離過近發生碰撞。對接后,卸料車掛空檔靠攤鋪機推進前進,攤鋪機的分料器要飽滿,保證瀝青料能攤鋪均勻。
(3)接縫。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盡量采取整幅攤鋪以減少接縫,對于寬大路段可采用攤鋪機梯隊連續作業。在縱向接縫的連接處,設置重疊層,一般為5 cm~10 cm,采用熱接縫的形式消除接縫痕跡。對于設置橫向接縫的位置,要清除連接處溫差>10℃的混合料,形成高差基本一致的斷面,再碾壓提高密實性和平整性。
(4)攤鋪碾壓。①攤鋪前,做好攤鋪機的檢查,確保熨平板、輸料器等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②攤鋪時,須嚴格控制下料的均勻性及攤鋪厚度,保證混合料產量滿足要求、運料車暢通、攤鋪機連續不間斷攤鋪,避免停車等料導致的冷縫。③碾壓時,應按照初壓、復壓、終壓的要求,選擇合適的碾壓機型號,按照規定要求合理選碾壓速度、遍數、振幅等作業參數,進而顯著提升瀝青面層的壓實度。
2.3 密實度控制
(1)混合料級配。確定混合料級配,根據馬歇爾試驗對瀝青級配值優化確定,保證粗細集料摻量符合面層壓實度。
(2)混合料溫度。根據實際經驗,嚴格控制瀝青混合料的施工溫度,其中,拌制溫度約為160℃~170℃,出廠溫度約為155℃~170℃,溫度過高或過低都不宜使用,避免對壓實質量產生影響。
(3)混合料壓實。結合試驗段得到的參數實施碾壓,碾壓時須嚴格依照各階段要求控制碾壓速度、遍數,進而確保碾壓的密實度。
2.4 其它缺陷防控
首先,加強瀝青混合料拌制質量控制,拌制應充分均勻,以防止離析現象;其次,加強面層壓實度控制,確保碾壓密實,面層強度能夠滿足車輛荷載要求,規避強度差而導致的擁包、車轍等問題;此外,嚴控混合料油石比、配合比,以減少泛油、松散等質量缺陷。
3 結語
綜上所述,為有效規避瀝青砼路面各類質量通病的頻頻出現,應對其生成原因與相應控制策略予以全面、深入了解,并于實際項目的建設施工之中,針對各類質量通病切實予以妥當防控,以確保道路的施工質量優質達標。
參考文獻:
[1]阿斯亞木·阿布都熱扎克.瀝青混凝土路面質量通病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華東公路,2016(1):100-102.
[2]梁達權.瀝青混凝土路面質量通病及控制措施[J].交通世界,2020(8):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