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萍萍
摘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背景下,幼兒園及幼兒教師要打破傳統教育引導形式,積極轉換教學理念,將幼兒教育與自然資源充分結合起來,制定開展生動有趣的游戲教學活動。除此之外,利用自己所在地的豐富鄉土資源去突出當地的特征,讓學生在本土資源的學習中去感受自己周圍事物的美好不僅可以使幼兒產生主動學習參與意識,拓展幼兒認知視野,更有助于其綜合學習素養進一步提升。因此,本文結合目前幼兒教學中存在問題不足,具體闡述利用本土資源創設豐富的自然游戲活動。
關鍵詞:本土資源;自然游戲;幼兒園
幼兒園學習作為影響幼兒生長發育最重要的一個時期,幼兒園及教師一定需不斷創新教育理念,借助多元化游戲形式和豐富自然資源,組織對應的游戲活動。從而有效促進幼兒審美能力及綜合學習素養提升,培養出具有全方位素質人才。
一、現階段幼兒游戲教學中發現問題現象
目前,部分幼兒園和幼兒教師受“小學化”教學思想影響,過于依靠多媒體設施來開展教學活動。不僅使幼兒慢慢依賴視頻影像的觀看,對于眼睛容易造成視疲勞,還不利于培養幼兒發現、探尋的能力。與此同時,一些幼兒教師在制定游戲教學方案時也未能充分結合幼兒心性特點和自然資源因素。教學中教師和幼兒沒有展開積極互動交流,直接影響到幼兒綜合學習素養的提升。
二、利用本土資源開展自然游戲活動的策略
(一)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自然資源
大多數區域活動都是在豐富材料的保障下得以順利完成,在材料的準備和選擇中教師要重視本土資源的挖掘和利用,讓幼兒能夠能快的參與到區域活動中。在材料選擇上我們可以利用麥稈、樹葉、石頭、泥土以及自己家的廢棄紙盒子和礦泉水瓶等,這類材料的收集對于幼兒和教師來講都是非常容易的,在教師的指導下我們可以利用石頭進行創新手繪,通過幼兒涂涂畫畫來把石頭創造成趣味性的工藝品;還可以讓幼兒收集自己在家吃的一些堅果殼,然后進行粘貼制作成花束并放在盒子或瓶子中就形成了漂亮的花籃,在這些區域活動的過程中讓幼兒通過不斷的動手實踐以及材料的收集來激發幼兒們的創新能力和環保意識[1]。
(二)利用本土資源開展具有一定特色的趣味性區域活動
幼兒階段教師應該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和不同學習情況來創設不一樣的區域活動,這樣一來更加具有針對性和特色。例如,在小班可以設置“特色編制區”讓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用玉米皮來編制自己喜歡形狀的包包或花籃;在大班可以設置“最炫民族風”的區域活動,讓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類似剪紙、扎染等民間工藝,讓幼兒感受以往手工藝人的精神品質[2]。除此之外,還可以創設數學、音樂、自然角等區域活動,本土資源滲透下的區域活動更加具有特色性和趣味性,也更加的生活化,對于幼兒今后的學習和成長都具有重要意義。
(三)利用戶外游戲給予幼兒健康成長的氛圍
在游戲課程設計中,教師可以換位思考從幼兒的角度來發現身邊的小事以及在自然社會中去進行游戲模式的探索,充分的利用幼兒好奇心強以及對熟悉事物依戀較強的特點,將游戲課程和生活與自然緊密聯系起來,讓幼兒在游戲中提升在生活和學習中的自信心,培養幼兒善于發現生活和探究實物的能力,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通過游戲熱愛生活。教師要有效的把握幼兒的學習和游戲以及心理需求,例如,以“快樂城堡”為游戲主題,讓幼兒們體驗玩沙的樂趣以及與同伴共同協作完成計劃的成就感。帶領幼兒們來到自然角中的沙坑并提前準備好相關的工具以及幼兒自己帶來的輔助材料,先通過提問來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并讓幼兒自己談談自己對城堡的想法然后進行分組,然后組內進行溝通,共同建造屬于幼兒們的城堡,在建造的過程中教師要提醒幼兒在使用工具時應該蹲下不要用手揉眼睛,并且讓幼兒們充分的利用自己帶來的輔助材料,裝扮自己城堡,教師進行細心觀察的同時提供一些適當的幫助,最后在活動結束以后進行總結并提醒幼兒收拾玩具進行清潔工作。教師要充分的利用教學資源和戶外環境,激發幼兒感知世界和認識實際的心理需求,能夠有效的給幼兒提供豐富多彩的學習生活,讓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健康的成長[3]。
(四)利用“小吃店”游戲激發幼兒創新能力
教師可以用角色游戲里的“小吃店”游戲來激發幼兒地積極性,每周進行一次游戲,每次都根據游戲的進度往后推近,并進行階段性總結分析,高效地激發幼兒的創新能力。例如,今天是小吃店第一天開張,幼兒們把場地搭在了最靠近健康小徑的地方,同時還提前準備了家里的花來裝飾小吃店。操場上的小石子、落葉、小木塊、小樹枝、沙子都是他們做菜的原材料,他們僅收集了一個平底鍋、十幾個蛋糕盤,小吃店就開張了。我們看到廚師把一盤的沙子倒進平底鍋,過會兒又把一些小石子倒進去,然后用撿來的小木塊不斷翻動那些小石子,最后把小石子一塊一塊盛出來放在盤子里。然后把這盤小石子端到顧客面前說:“你的煎餃請慢用”,陸續有很多的顧客來用餐:娃娃家的媽媽帶著倆個寶貝來點了米飯和青菜,超市的老板帶著她的寵物貓咪來吃面包屑等。“小吃店”游戲的開展能夠培養幼兒的責任感以及言行舉止等,也能從其中的材料中發現低結構材料的可塑性能夠激發幼兒的創新能力,小吃店則是通過利用沙土、石頭、花朵樹葉等來刺激幼兒視覺、觸覺、嗅覺等感官,充分的展現幼兒的想象力,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4]。
(五)鼓勵幼兒自行搭建園內“蘑菇集”
幼兒園及幼兒教師要與時俱進創新教學思想,在日常教學中將自然資源與游戲教學充分結合起來,并組織一系列游戲活動。如,幼兒教師可以鼓勵大班幼兒將家中廢棄的花草葉子、雞蛋鴨蛋殼以及小區中掉落的寬厚的葉片、樹枝、野花野草,還有那些小巧玲瓏、形態各異的小石頭等帶到幼兒園中。幼兒園和幼兒教師會專門為其開辟一個空間,叫做“蘑菇集”。一些大班幼兒偶爾也會和家長們在家看電視電影等,這個“蘑菇集”就出自于一部仙幻電視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那里的青丘就有一個“蘑菇集”。幼兒教師引導幼兒將從家中帶來的小石頭、小花小草以及寬厚葉片、樹枝等,用各自的水彩筆為它們畫上新衣服。有的幼兒有自己的主見,更喜歡不加修飾的小石頭等。待幼兒們將各自的小物件兒裝飾一新后,教師引導他們將各自的物品放在“蘑菇集”的位置上,可以自由出售,錢幣就由教師發的小紅花代替。一下子,幼兒們的熱情全被帶動了起來,每個人都恨不得馬上將自己的物品交易出去。一個個聲音或大或小的吆喝著,儼然一個個小商販。這時,幼兒教師適時提醒到“小朋友們,我們在這個蘑菇集上出售或者購買物品時,一定要按順序排隊,保持現場環境整潔,使用文明用語哦。”幼兒教師利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自然資源,創設了這樣別開生面的游戲活動。不但使幼兒產生主動參與興趣,加強師生、親子交流頻率,更有助于培養幼兒文明禮貌、語言表達等綜合學習素養[5]。
結束語:
綜上所述,素質教育大環境下,幼兒教師要摒棄以往陳舊單一教學方法,充分將本土資源和自然資源有效的結合融入到游戲教學中,激發幼兒游戲學習熱情,增進師生、親子間情感密度,有效促進幼兒綜合學習素養提高。
參考文獻:
[1]利用本土資源,優化幼兒園游戲活動[J]. 王明顏,鄒曉露.新教育.2018(05)
[2]混齡游戲中本土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策略[J].鄭錦娣,陸小燕.好家長.2020(76)
[3]本土資源在幼兒園游戲中的利用探析[J].林慧真.新課程(綜合版).2018(08)
[4]關于虞山本土資源在小班游戲中的運用[J].周穎潔.新課程(綜合版).2018(01)
[5]以本土資源為載體開展幼兒園區域游戲的策略[J].湯秀芳.文理導航(中旬).2019(02)
鹽城市海闊路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