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啟斐 王玲

摘要:本文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討多重耐藥菌感染情況在心外監護室的護理。方法是選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間收治的心外監護室患者160例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確診為多重耐藥菌感染,采用回顧性分析法對所有患者情況進行分析,并隨機將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各8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研究組在此基礎上給予針對性護理干預。結果顯示,所有出現多重耐藥菌感染情況的患者中有80.0%存在抗菌藥物濫用,有25%存在自身免疫功能弱,有22.5%存在住院時間過長,有8.75%存在病情情況特殊,有3.75%存在手部清潔不到位,且兩組患者的感染控制時間也有顯著差距,研究組的明顯較短,各項數據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得到的結論是,心外監護室要盡可能避免出現抗菌藥物濫用、患者免疫力降低、住院時間過長等情況,要注重引導患者養成手部清潔習慣,結合實際需要提升護理工作的針對性,從而不斷提升病情控制效果和患者康復質量。
關鍵字:心外監護室;多重耐藥菌;感染;分析;護理
引言
隨著近些年科學技術的進步和醫療衛生行業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先進制藥工業產品在醫學界得以應用,以抗菌藥物為代表的西藥呈現出種類繁多、藥效復雜的特點,在醫學界診療工作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也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特別是在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肆虐的疫情期間,各類抗菌藥物在臨床上被廣泛使用,甚至出現了濫用的情況。在患者數量不斷增多、藥物品類逐漸增大、醫生素質無法滿足需要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導致臨床上經常出現醫院感染問題,為患者的機體造成嚴重的影響,也給臨床治療帶來了阻礙。多重耐藥菌感染是臨床上經常出現的感染情況,需要給予特別的關注,不僅要深刻重視感染后的處理,更要在給藥過程中強調科學合理,完善護理干預過程。本文的研究中,筆者結合自身的研究與應用經驗,對心外監護室多重耐藥菌感染問題進行剖析,并探討相關護理方法。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間收治的心外監護室患者160例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確診為多重耐藥菌感染,排除存在精神系統疾病患者和合并重大臟器疾病患者,所有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時間平均為24d。觀察組的8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34例,年輕區間介于22至57歲,平均年齡為41.1歲;對照組的8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32例,年輕區間介于23至59歲,平均年齡為42.8歲。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無明顯差異(P>0.05),對其研究結果的比較具有意義。
1.2方法
1.2.1多重耐藥菌感染分析
對所有的160例研究對象的性別、年齡、病情、用藥情況、身體狀態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并對結果進行統計和匯總分析。
1.2.2護理方法
隨機將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各8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進行基礎護理項目;研究組在此基礎上給予針對性護理干預,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護理需求優化調整,在護理過程中充分體現個性化和人文關懷。
1.3觀察指標
分析探討兩組患者產生多重耐藥菌感染的原因,并對控制感染的時間進行記錄。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結果進行分析,并進行t檢驗,取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多重耐藥菌感染分析
對所有患者的致病原因進行統計和對比,結果如下表所示:
2.2感染控制時間
3討論
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夠看出,濫用抗生素藥物是造成心外監護室多重耐藥菌感染出現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隨著近些年國民生活質量的改善,出現的疾病種類也在不斷增多,藥品的種類和抗生素藥物的供給量加大,很多時候患者缺乏正確的醫囑指導或醫囑自身存在問題,極容易出現藥物濫用,部分患者在思想上過渡依賴藥物,一旦發病便“病急亂投醫”、“病來亂吃藥”,造成多重耐藥菌感染頻發。因此,臨床上必須注重對抗生素類藥物的有效控制和合理使用,醫生在開具抗生素類藥物時要充分的考慮患者具體情況,結合患者病史對藥物的使用進行嚴格的控制,藥劑師在發放抗生素類藥物時也要給予特別的重視,與患者充分溝通,了解患者情況,避免出現不良反應,醫院護理人員要注重對環境衛生的清潔和保護,避免多重耐藥菌在醫院范圍內傳播引起感染,發現感染源后要做到及時的控制,通過合理使用制度的建立和落實,實現嚴格監督,避免感染情況的出現和傳播。同時,自身免疫功能弱、住院時間過長、病情情況特殊、手部清潔不到位等原因也容易導致多重耐藥菌感染問題出現,應當及時采取對應的措施予以規避。此外,本文的研究中對感染控制時間問題進行了研究,結果顯示,通過以患者為中心的針對性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縮短感染的控制時間,因此臨床護理干預過程中,護理人員要注重了解患者的具體需求,結合患者情況指導做好個人防護,為患者提供舒服、干凈、適宜的醫院衛生環境,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習慣,從而切實避免感染的發生,盡可能縮短治愈時間。
結語
總之,造成心外監護室患者出現多重耐藥菌感染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臨床進行護理的過程中必須切實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為患者提供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合理規避各類感染致病因素,盡可能控制好患者病情,做好感染控制,從而提升護理安全和質量。
參考文獻:
[1]趙會芹,郭慧,劉東芳.心外監護室多重耐藥菌感染的分析與護理體會[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17):136.
[2]郭銳,馮莉莉.心外監護室多重耐藥菌感染的分析與護理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89):227.
[3]楊向亞,李中瑞,吳亞麗.心外監護室感染監測及分時護理對心臟病患者術后恢復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15(21):1-4.
作者:荀啟斐,1989,07,31,女,江蘇揚州,本科,護師,研究方向,臨床護理;
通訊作者:王玲 1988.04.23,女,江蘇揚州,本科,護師,研究方向,臨床護理;
(江蘇省蘇北人民醫院 江蘇省揚州市 22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