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忠榮


摘要:目的:探索在乙肝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護理中實施優質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擇取80例乙肝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為試驗對象,通過摸球確定分組,對照組中對40例行常規護理,觀察組中對40例行優質護理,分析評價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和護理滿意度。結果:護理前數據無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為(85.26±3.27)分,數據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100%,數據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優質護理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水平并獲得其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和認可,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優質護理;乙肝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護理效果
乙肝后肝硬化是一類臨床常見疾病,患者常伴有上消化道出血癥狀,若無及時治療恐耽誤最佳治療時機,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1]。治療與護理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故在疾病治療中聯合科學的護理模式十分必要。本文現以分析優質護理對乙肝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護理成效,以此探究現代化護理模式的基礎定位和發展方向[2]。
1資料和方法
1.1基本資料
病例挑選年段:2018年1月-2019年1月。
病例一般資料:乙肝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80例,摸球法分組。對照組:奇數號,共40例,男21,女19;年齡35-59(45.18±4.22)歲。觀察組:偶數號,共40例,男20,女20;年齡32-56(45.16±4.19)歲。組間資料對比,P>0.05。
1.2操作方法
對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
對觀察組實施優質護理,成立專業護理小組,詳細分析患者的病情,據此開會討論并制定科學的優質護理方案:主要包括:(1)心理疏導:大多數患者擔心上消化道出血會危及生命,產生恐懼、焦慮情緒,護理人員應當給予其心理支持,鼓勵患者并介紹成功治療案例,使其相信該病可以治愈。(2)知識宣教:向患者講解乙肝、肝硬化以及上消化出血之間的關系,解釋發病機制,使患者了解及時治療的重要性,從而積極配合治療。(3)出血護理: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遵醫囑給予患者藥物治療,經常詢問患者的身心感受,若有情況及時告知醫生處理。(4)飲食干預:了解患者的飲食喜好并為其制作健康食譜,以易消化、清淡食物為主,禁食辛辣、油膩食物,同時建議患者家屬親選親做,提高患者飲食質量。
1.3觀察指標
(1)統計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采用SF-36評價量表進行評價,包括軀體功能、生活狀態、社會功能、自理能力幾個指標,滿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質量越高。(2)統計護理滿意度,采用醫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評價量表進行評價,滿分100分,包括非常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幾個指標,滿意度=非常滿意率+一般滿意率。
1.4統計學處理
文中計數(χ2檢驗)、計量(t檢驗)資料用SPSS20.0軟件處理,P<0.05表示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分析
2.1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
結果:護理前數據無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護理滿意度
結果: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臨床護理為增進醫患感情,提升治療成效的必要手段,需要引起醫護人員的高度重視。優質護理即由專業護理團隊制定科學的護理方案,立足心理疏導、知識宣教、出血護理、飲食干預幾個方面全面提升護理效果。具體來說:優質護理下心理疏導工作可有效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增強其治療信心,知識宣教可端正其治療態度,提高治療依從性,出血護理可有效改善上消化道出血情況,抑制病情發展,飲食干預可改善患者的飲食結構,實現健康飲食,利于病情恢復[3]。上述措施聯合應用,患者生活質量將大幅度提升,對護理工作亦更加滿意。
通過上述結果可以看到,護理后觀察組生活質量水平和護理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由此可佐證上述分析論證的科學性,說明了優質護理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巨大應用價值,值得在臨床中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于丹.優質護理服務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20,018(003):260-261.
[2]代影.優質護理服務在乙肝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中的護理效果[J].當代臨床醫刊,2019,032(002):144-145.
[3]王珊珊.優質護理服務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中的護理效果[J].中醫臨床研究,2020,v.12(24):111-112.
(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湖北襄陽 4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