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麗娜
摘要:創業教育課程建設如何評價是一個新的研究領域。本文針對應用技術型高校創業教育現狀,從創業教育理論和實踐課程兩方面進行評價,從理論課程和實踐課效果程、創業教育課程實施后期構建評價體系,結合“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方案初步設計了一整套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的評價體系。
關鍵詞:應用技術型高校;創業教育;課程評價體系與標準
一、前言
根據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財政部等六部委聯合頒發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今后我國普通高校將按“研究型”、“應用技術型”和“高等職業學校”進行分類設置和評估、指導。相比之前的研究型、教學型、教學研究型的劃分方法,新的分類方法更加注重從辦學目標和人才培養類型的角度對高校進行劃分,更好地體現了經濟社會以及人自身的全面發展對高等教育的差異化要求。
應用技術型高校創業教育課程評價體系與標準是在調查的基礎上進行的,本次調查研究采用遞進式的設計思路。第一階段進行小規模的調查:通過與“KAB”大創精英班學生的交流,切實了解學生在創新創業課程學習上的情況,然后不斷改進調研問卷以能夠更好地反映學生的真實情況,再次通過參加國家、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的全體學生開展設計問卷調查,從而為后期大規模調查奠定基礎。第二階段進行大規模的網絡無記名調查數據收集和處理。創業教育課程評價主要針對理論和實踐課程進行評價。是從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創業教育課程實施后期效果三個維度構建評價體系。
二、創業教育課程體系評價
(一)理論課程評價
1.師資的綜合評價及與理論課程息息相關的其他因素的評價
在評價理論課程的同時,對理論課程實施的教學情境給予充分評價。師資評價包括思想品質、專業素養、教學經驗、實踐能力四個方面。可以通過對教師的教務考核、訪談或問卷調查,掌握他們的教學情況和自身素養。評價者可以通過隨堂聽課等方式深入接觸授課教師,以便對教師的綜合素質進行客觀實際的評價。思想品質方面,可以從教師平時的口碑以及學生中的威望和影響力給予綜合評價,可以通過與學生座談、訪問進行綜合評估。專業素養,可以根據教師專業背景、從事創業教育課程培訓的時間、科研能力,論文數量、水準、科研轉化率以及實際創業知識考核方面進行綜合測評。通過對授課教師進行實際授課考察了解授課教師專業知識和綜合素養。如教學設計能力、教學實施能力、教學評價能力、組織和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的考核評價。教學經驗需要從多方面多角度進行考察,包括課堂表現、上課的手段和方法等。可通過聘請專家或者學校資深教授,考察授課教師實際授課表現,判斷其教學效果的好壞,以及能否滿足學生的課堂需求。實踐能力主要從教師在實踐課程上指導學生演練的設計能力、設計水平,可操作性、可觀賞性等方面進行評價。
2.學生創業教育的素養培養評價
學校創業教育工作的最終成效反映在學生層面,學生綜合素質和參與各類競賽獲獎是衡量創業教育績效的重要一環.其評價因素包括:學生是否提高了創業素質和能力,在各級各類學科能力競賽、科技創新競賽和創新創業設計大賽中的表現和獲獎情況等。學生是否具備了強烈的創業意識,掌握了相關的創業知識,豐富了創業經驗,提高了創業能力。在校期間學生取得的相關專業技術等級證書、職業資格證書情況等。在校大學生中從事創業活動的比例以及畢業校友創業率等指標。素質方面包括資源搜索、信息收集、創意激發、敏銳判斷力、領導能力、分析能力與應變能力等。在企業經營管理方面,則包括商機、評估、公司管理與戰略部署、產業化運營以及對現代金融市場環境下行壓力下的資本流向判斷,市場風險預估的知識與能力等。在法律層面是否系統掌握公司法、知識產權、企業法等與創業相關聯的各類法律知識。
3.教學環境客觀評價
可以從學生的訪談和問卷調查中了解硬件設置是否有助于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與提高。
學校是否構建了適合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特點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并納入創業課程教學大綱的編寫。
學校是否不斷優化創業教育教學內容,加大創業實踐環節的比重,并注重跨學科的橫向聯系。
是否不斷加強創業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教學模式,將創業教育貫穿到專業實踐教學、專業實習、位崗實習、畢業設計的教學過程。
是否把創業實踐與課內外學生的科技活動結合起來。
是否形成具有本校人才培養特色的創業教育教學模式。
是否具有建設一支高素質專兼職創業教育師資隊伍的制度和措施。
是否積極開展創業教育的教學、科研工作,為推動學校創業教育工作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實踐課程評價
實踐課程的評價重點是對學生的評價。對于實踐課程的評價,應側重于學生對理論課程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從創業計劃的構想到創業的實施,最后到真正創業成功這一動態的過程以及在實際創業中的操作能力,包括實際表現、動手操作、創業流程以及制定創業創新計劃等方面。
學生是否具有環境保護、市場各種運營方式、產品類型的劃定、路徑的選擇、客戶要求在市場反饋的調查研究與數據分析能力等諸多方面。
可以聘請企業經理,或者企業高級顧問擔任評估小組組長,把實踐課程評價的過程分成若干個環節,每個環節設置相關的評價因素,由評估組長和評估成員協商打分,分值根據實際情況的不同適當設置。
實踐課程的評價還要考核評價課程實踐環境建設。主要包括政府的政策是否傾斜、學校打造創業基地的資金是否充足、高級設備是否齊全、創業流程是否清晰。學校建設的創業指導中心、二級學院創業指導機構發揮作用情況、學生的創業比率、創業資金、創業基地的數量等。
三、創業教育課程實施效果的評價
這是對創業教育課程最后的評價。一個完整的課程評價,不僅要對課程設置的相關因素評價,還要對課程實施的效果進行評價,這是對課程整體合理性的最終評價。
這一評價主要針對學生接受創業培訓后的創業發展情況、與創業相關的獲獎情況、專利發明情況等評價。這一環節的評價有一定的難度,需要等到創業課程實施一段時間后方可進行。可通過對參加創業培訓課程的學生跟蹤走訪調查,統計學生創業的實際情況。如創業率、創業成功率、創業績效、進入高層管理的人數。如所有參加創業課程培訓的人員中有50%以上創業成功,可以作為創業課程合格的一個標準。或者獲得相關專利、發明獎的人數眾多等,亦可作為對創業效果后期評價的重要依據。創業效果后期評價,是對創業教育課程的最后評價,應在基于理論和實踐課程評價的基礎上進行。
通過調查,最終建構出應用技術型高校創業教育課程建設評價的三大維度,即教師的教、學生的學習與實踐、創業實施環境與效果評價體系和大學生創業的基本認知和活動參與、創業教育課程體系評價、參與主體評價指標分解的評價機制。
參考文獻:
[1]陳暉,創業教育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研究[J].中國高校科技,2011(11):74-75.
[2]林覲民,李海濱,高校創業教育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中國大學生就業,2014(14):22-26.
[3]沈超紅,楊璐,創業教育的評價指標探究[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2(5):3-7.
[4]李集城,基于效率視角的創業教育質量評價體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15):145-149.
[5]歐陽丹丹,陳雷,應用型本科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以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為例[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6(6):65-70.
[6]汪琦,張國寶,應用型本科高校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研究[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14(5):57-59.
[7]劉春瑩,高校創業教育課程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與應用研究[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7(4):93-94.
(遼寧科技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11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