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幾年,中國鐵路貨運業務逐年增長,2017-2019年全國鐵路貨運量實現了三連漲,2019年全年,全國鐵路貨運量已超過43億t。鐵路貨運業務的蓬勃發展,給鐵路貨車維修設備等配套設施設備建設帶來了新的機遇,但同時也面臨著諸多問題。如何在當前發展趨勢下,提高鐵路貨車維修設備建設管理工作質量,是鐵路貨車維修設備管理工作者亟需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鐵路貨車;維修設備;建設管理;研究
1鐵路貨車車輛設備維修現狀
1.1非標設備較多,維修難度大
目前非標設備在鐵路貨車車輛檢修中數量較多,在部分貨車車輛段,非標設備占比高達70%左右。因為諸多因素的影響,當發生設備質量問題時,許多設備生產廠家無法擔負具體的責任,這樣便由使用單位承擔眾多設備安全隱患,使得設備制造出現質量遺留問題,僅由設備使用單位來解決這些問題。這使得設備使用單位面臨著繁重的維修任務,使之前由生產廠家負責的設備制造成本轉嫁給了使用單位,使單位不得不承擔技術上無法擔負的維修重任,使設備平穩運行面臨巨大的難度,成為現場設備維修的瓶頸。
1.2故障檢測技術欠缺,設備維修以經驗修為主
目前設備維修檢測技術水平低、檢測裝備滯后,導致設備維修生產僅僅通過經驗法及排除法等評判設備是否需要實施維修及設備故障發生的地方等。如,當前貨車車輛系統還在執行設備定期修理制度,設備維修修程修制改革尚未全面鋪開,這種定期修理制度僅能符合當時設備數量少及技術水平不高的實際情況的。而鐵路提速的執行,提效戰略的付諸實施,逐步提升了車輛維修工裝設備的自動化水平及智能化程度。如仍然繼續實施經驗修設備的維修模式,隨意設置設備維修周期,設備在正常運行狀態下仍然按照慣例進行定期維修,將極大影響了設備利用效率的提升。
1.3高技術維修力量較弱,出現斷層式維修情況
新技術投入使用,鐵路貨車車輛檢修設備獲得了較高的自動化程度,開始投入使用新型探傷、試驗、檢測設備,尤其是引入了智能化作業設備與維修設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當前的設備維修規程,致使設備維修隊伍面臨嚴峻的技術素質問題。結合實際情況看,因為設備維修隊伍內中層力量及上層力量十分薄弱,出現了斷層式維修情況,致使設備保障面臨非常大的難題。一些新設備投入應用,它的技術跨度十分大,具有非常高的技術要求,技術人員尚且不清楚,當發生故障,根本無從入手。當設備技術水平逐步提升時,部分維修人員素質還需提升,簡單的維修并不能滿足設備維修的需求,使得設備維修技術空缺,這嚴重影響了鐵路貨車運輸安全。
2應對措施及建議
2.1固化工藝流程,穩定產品類型
檢修工藝流程的不穩定,勢必導致相關設備產品無法定型,貨車維修工作中包含相當多的流水線檢修工藝形式,因此固化工藝流程以穩定設備產品類型顯得尤為重要。實際上,這也對設計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需督促設計人員重視可研、初步設計階段方案,在合同范圍內盡可能深化和穩定相關設計方案,為設備選型提供依據。此外,在設備選型初期工藝流程固化前提下,建議明確劃分功能模塊,避免技術過剩造成浪費。
2.2合理選擇設備型號,打破市場壟斷
進口設備的優勢在于技術先進性,但價格昂貴;國產設備的優勢在于價格實惠,售后服務到位。對于現有國產設備無法滿足生產需求技術水平的維修設備,不能為了追求成本而放棄產品質量或生產安全,應采購進口設備,同時要將薄弱技術產品上報有關部門,督促其進行相關國產設備研發立項。另外,推進設備統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單一來源設備比例,使設備使用和管理單位掌握話語主動權。
2.3采用價格寫實法,合理確定最高限價
由設備采購方安排或委托專人對設備生產現場的全過程進行跟蹤,記錄技術標準落實情況、物料成本消耗、工時耗費等情況,掌控設備產品從規劃設計、原材料購買到生產裝配的全過程,綜合考慮各項成本,從而實現對設備產品成本價的估算,據此設定更為準確的最高限價。
2.4合理選用采購方式,建立供應商名錄信息化平臺
對于運輸工具車、叉車等設備,國產技術完全能夠滿足生產需要,而這些設備又需要在當地進行維保服務,因此建議采取單一來源或者競爭性談判的方式進行采購。對于一些升級改造要求利舊,兼容既有軟硬件的設備,也建議采用單一來源或者競爭性談判的方式進行采購,同時為了解決單一來源采購或競爭性談判中價格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建議建立相應設備供應商名錄信息化平臺,將供應商的資質信息、業績清單、信用狀況等數據實時上傳至該信息化平臺,進行動態更新和管理,并建立黑名單管理機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對平臺的數據庫實行集團公司內部甚至國鐵集團內部聯網,實現全局和全路對設備供應商資源共享,同時對產生違約及其他不良行為的供應商進行震懾和約束。
2.5合理選擇采購招標平臺,努力推進專家資源共享
首先需要進行資質篩選,目前采購招標平臺眾多,其中資質不全的平臺也為數不少,具有相關合法經營資質是承擔采購招標工作的前提;第二,進行業績篩選,只有具備鐵路工程采購招標業績的平臺,才能勝任評標工作;第三,跨地區的專家庫資源共享,專家庫資料共享,需要各行各業宣傳、推動,花力氣去執行。
2.6合理采用綜合評標法
從市場的長期發展趨勢看,唯“最低價中標”不可取,建議合理采用“綜合評標法”,強化供應商資質審查、業績審查、信用查詢、技術水平審查等方面。依據實際情況,對以上各方因素,包括價格因素,設置相應的權重,邀請鐵路貨車設備建設方面的經驗專家,組建綜合評標審查專家庫,最大限度上發揮“綜合評標法”優越性,變“最低價中標法”為“最性價比評標法”。
3結論
鐵路貨車維修設備的建設管理涉及到規劃、決策、組織、協調、控制等多方面的工作,除了嚴格執行鐵路物資設備采購的有關規定和辦法外,還須結合自身生產環境的需要,綜合考慮鐵路貨車維修設備前期采購管理工作中的各種風險及影響因素,合理規劃調研,合理選擇采購方式、招標平臺及評標法等,完成相關設備的高可靠、高效率、高性價比采購,進而確保鐵路貨車維修設備建設管理工作的有效推進。
參考文獻
[1]遲勝超.車輛段設備維修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8.
[2]張武軍.專用鐵路維修模式及維修天窗開設研究[D].蘭州交通大學,2017.
作者簡介:王立奇(男,漢族,河南商丘,1982年10月,大學本科,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是:設備管理、車輛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