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凱

摘要:在導航設備中,飛行校驗(校飛)是設備維護中一項不可或缺的工作,校飛的通過也標志著設備的各項參數可靠,使用符合行業規范,可以在之后的周期內繼續為航空器提供保障。因此,導航設備的校飛工作對于設備的長久使用有著重要意義。下面就結合DVOR4000設備的特點,對校飛過程中需要調整的參數做相關介紹。
關鍵詞 ?導航 ?校飛 ?DVOR4000
1、校飛參數調整
1.1 ?方位角參數調整
進入設備軟件后打開監控器,查看方位角參數,根據校驗員命令,分別進行上門限與下門限校驗,正常范圍為±1°
調試方法:在正常方位角上加減1°
1.2 ?9960Hz AM參數調整
改變Mod.Depth 9960Hz AM的因素有三個
a.載波功率 ? ?b.上下邊帶功率 ? ?c.邊帶相位
從此公式中,可以看到DVOR4000的定相原理:
當SB2通道RF相位恒定時,調SB1通道RF相位會使輻射出去的SB1、SB2信號矢量的和矢量的與CSB矢量間產生相對角度變化,當和矢量與CSB矢量方向相反或相同時,合成VOR信號上具有最小/最大的副載波調制,即CSB、SB1、SB2在空間具有最佳合成。
邊帶相位由于會造成遠場9960信號失真,不能采用,載波功率牽涉到信號覆蓋,一般不采用。因此一般是通過改變邊帶功率,來改變9960AM。由于混合函數的設置,在THALES DVOR系統中,僅僅增加上下邊帶的功率是無法改變9960 AM的,設置一定值的混合函數,就只允許對應大小的邊帶功率通過,多余的邊帶功率則會損耗在MOD-SBB上,因此不能設置過大的邊帶功率,改變9960AM必須同時改變邊帶功率和混合函數值。
根據校驗員的命令,調整Alignment all Blending Levels與Alignment SBA+SBB Power Level,使9960 Hz調制度達到要求。航路臺相比于進近臺,調制度要求相對低。同時調整“All levels of blending signals”和“Alignment SBA+SBB Power Level”可以逐步調,(注意此參數是累計相乘),直至“9960 Hz Modulation Depth”為30%
1.3監控器校準
目的:在飛行校驗后,使監控器顯示的參數值都為標稱值
RF level:
在“MON1 calibration”中調整“Mon1 AGC Adjustment” 值使“Mon1 RF Level”顯示值為100,如果AGC Adjustment調整過大,可以通過調整相應監控器的“Digital.Ctrl.Attenuation”的dB數來進行調整。
注意:在調試設備中,RF必須保證100%左右,顯示的數據才是可信的,否則必須將監控器RF值調整至100%。
Mod.depth 30Hz AM :
調整“Calibrate Mod.depth 30Hz AM”值,使監控器值為30%
1.4門限設置
射頻值(RF?Level)
一般使用默認的門限值為25%
30Hz AM方位角(Azimuth)
以校飛結果為最終結果,將飛行校驗的數據輸入發射機,顯示的值即為門限值
30Hz AM Signal
一般使用默認的門限值為4.5%
9960 Hz AM Signal
·一般使用默認的門限值為4.5%
RF Phase
數據在TX-Measrement中讀取
門限在ASU窗口中進行設置
一般是在讀取數值的正負20deg
參考文獻:
[1]導航原理與系統/倪玉德等編著。—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2019.1重印)
[2]民航信息技術叢書ISBN 978-7-302-39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