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烏云 高學磊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土壤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耕地土壤質量堪優,農業生態環境不斷惡化,土壤中的有害物質可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危害人類身體健康。土壤環境監測是指通過對影響土壤質量的污染因子的測定,確定土壤環境質量狀況和土壤污染情況及其變化趨勢,為土壤管理、污染源控制、土壤修復等提供科學依據及技術支撐。由于我國的土壤類型繁多,基質復雜,使土壤分析難度增大,為保證土壤點位具有代表性,監測數據具有科學性,質量控制措施應覆蓋土壤環境監測每一環節。
關鍵詞:污染地塊;污染場地;風險評估;土壤氣;揮發性有機物
引言
土壤作為地球上較為常見的資源,具有覆蓋區域廣泛的特點。社會大眾的生存發展與土壤環境息息相關,土壤環境的安全性對當地人們的生命、健康等具有直接影響。在土壤質量保障和監測環節中,監測程序是較為關鍵的步驟。為了保證土壤監測數據的精度和完整性,相關機構要積極進行器材設置、人員選擇、樣本采集方面的管理,保證樣本數量、質量等滿足監測要求,需對整個過程進行嚴格控制管理。
1土壤氣監測相比土壤監測的優勢
1.1捕捉VOCs污染區域的能力更強
VOCs在地層中的分布空間異質性較大,有限的土壤監測點位無法完整反映地層中VOCs的污染分布和環境風險。土壤氣是一種流體,氣態VOCs在土壤氣中通過擴散、對流等物理機制不斷遷移,因此,VOCs土壤氣濃度的空間異質性往往小于其土壤濃度(1)。特別是對于離散點狀分布的小規模污染源,通行的40m×40m網格布點很容易遺漏這類污染源。而由于VOCs存在擴散遷移特性,通過土壤氣監測捕捉到這類污染源的概率要高很多。筆者在內蒙古某農藥廠地塊調查中發現,部分堆存在地面的異位土壤及地層原位土壤具有明顯刺激性氣味,且土壤氣監測發現了60多種VOCs和半揮發性有機物(SVOCs)(部分VOCs的質量濃度高達幾萬μg·m-3),而土壤檢測報告中污染物濃度均低于GB36600-2018的風險篩選值(2)。這個案例反映出土壤檢測很有可能遺漏掉地層中的VOCs污染源,產生假陰性錯誤。
1.2提高了監測分析精度
通常情況下,有的有害物質展現出比較低的濃度,但是卻對人體形成了比較大的危害。以痕量分析技術為支撐,可更好地把握污染實際情況,對其控制,并做好治理工作。痕量分析技術在多個領域上獲得了良好的實際運用,然而環境污染十分復雜,發生的污染因素比較多。這要進行發展和運用分析技術,比如以提升精確度為基礎,從多個角度掌握污染情況,把污染數值進行搜集和精準分析,做出系統性監測方案,從而更好地開展控制工作。
2現階段土壤氣監測在我國推廣應用思路
2.1場所環境的質量控制
檢測機構的檢測場所環境條件應滿足檢測技術規范的要求,起碼應采取措施確保實驗室的內務良好,必要時制定專門的工作程序。對影響分析檢測質量的區域加以控制,限制人員隨意出入或使用上述區域。將不相容活動的相鄰區域進行有效隔離,將不同機理的大型儀器分開房間放置,防止污染源的帶入或相互間的干擾。化學分析、試樣制備及前處理等場所應具有采光良好、有效通風和適宜的室內溫度,應采取相應的措施防止濺出物或揮發物引起的交叉污染。分析樣品、標準物質、化學試劑存放區應滿足其所需的保存條件,在冷藏和冷凍區域保存時,應定期對溫度進行監控并做好記錄。當需要在實驗室外部場所進行取樣或檢測時,要特別注意操作環境條件,并以作業指導書的形式做好現場相關的記錄規范和對環境條件的要求。痕量分析與常量分析必須分別在獨立的房間進行,使用完全獨立的實驗室設施。
2.2精密度控制
精密度表示測定的再現性,按照標準方法的要求將同一樣品進行重復分析,各測量結果的離散程度,精密度是保證準確度的先決條件。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2]的規定:每批樣品每個項目分析時應隨機抽取20%進行平行樣測定,其允許誤差范圍應滿足標準方法的要求。平行樣的測定分為明碼平行和暗碼平行,其測定結果均應滿足標準方法的要求時,若不滿足則此批樣品需全部重新測定并增加平行樣數量。
2.3樣品的科學分析
樣品的分析是最關鍵的一步。為了保證事物和人的順利發展,必須創造有利的條件,良好穩定的工作環境為工作人員提供足夠的助力作用。樣品化學分析中,實驗器具或其他因素等都會對實驗結果產生影響。分析人員的專業能力、工作經驗等也會影響到分析質量。為此,相關崗位的分析人員必須保證職責、角色的統一性。首先,要正確進行分析方法的理解,其次,要保證合理應用分析方法。相關試劑、標準溶液等需要由專業人員進行配制,方可保證相關人員的價值。對應崗位工作人員在進行分析方法的選擇中,要考慮國家法律法規、環保行業的監測方法、具體標準等。在遇到特殊情況下,要結合實際情況選擇有效方案,務必確保選擇方法的合理性。選定方法后方可進行可行性分析,經由可行性分析,確保最終結果的精度。
2.4合理運用現場快速分析技術
實施監測工作,需要從污染現場和環境土壤等方面入手,對其進行實時和快速監測。土壤監測的時候,要合理地運用重金屬分析設備,多個儀器協同運作,完善環境監測。
結束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城鎮現代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污染場地環境調查中的土壤監測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做好污染場地土壤監測,可以為后續場地治理、恢復和利用提供有力支撐。然而,污染場地通常分布較廣,污染類型也不盡相同。當前,人們要高度重視土壤監測點位布設,以確保土壤監測結果真實、準確。實踐中,人們要結合污染場地實際狀況,對隨機布點法、系統布點法和分區布點法進行科學選用,使場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更加全面和準確,并為后期采取針對性保護措施和因地制宜開發利用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
參考文獻
[1]陳寧寧.土壤環境質量監測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環境與發展,2020,32(12):139-140.
[2]李明.土壤環境監測技術的現狀及發展趨勢探究[J].環境與發展,2020,32(12):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