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斌
摘要:前置性作業是在生本教育理念下提出的一種較為新穎的概念,是先進教育理念的一種表現形式。從近處來說,它有利于課堂教學活動的高效進行;從遠處來看,它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有著較大的幫助,同時也可以為學生終身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關鍵詞:初中語文;前置性作業
前置性作業屬于作業的一種,是在課堂教學活動開始之前,教師為學生布置的預習性質的作業,它的目標不僅指向服務于課堂教學,也指向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與傳統的接受性學習不同,它是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學習活動。在生本教育理念作為教學指導思想的背景下,對前置性作業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一、明確的目的性
一份科學的前置性作業應是目的明確的。首先,它是為了讓學生在課前對新知識進行初步的探究,為課堂學習做好準備,從而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其次,前置性作業要發揮出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效用。在瞬息萬變的時代背景下,學校教育不僅要注重學生知識的獲得,還應該讓學生知道如何獲得知識。因此,前置性作業必須能引發學生獨立思考,讓學生能夠在思考中積累學習經驗,以此來逐步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
二、內容和形式多元化
在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布置的課前作業多數都是課本相關的積累性的知識,如生字詞、作者簡介、文章大意等,這些都較少涉及到與文本內容高度相關的核心問題,導致學生的課前學習停留在了積累階段,沒有向思考這一更高臺階邁進,對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作用不大。因此,在設置前置性作業時,我們不能只重視知識積累,而弱化文本探究。例如,在進行《小石潭記》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先把本堂課的重難點整合起來,再用一個關鍵問題進行概括:作者在描繪小石潭環境的同時,還表達了什么情感?這樣的作業就為學生指明了預習方向,提高了預習效率,同時也可以讓學生的大腦運轉起來,養成在思考中學習的良好習慣。
其次,前置性作業的形式可以是多樣的,比如一些動手操作或者社會實踐形式的作業,亦或是結合學生日常生活實際進行作業設計。例如,在講授《壺口瀑布》這節課時,教師設置的作業可以是閱讀課文,結合壺口瀑布的特點,為其設計宣傳語,吸引大家來此旅游,下次課交流展示。這一類型的作業與一些枯燥的問題堆砌而成的作業相比更為有趣,學生的完成興趣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最后,由于學生學習水平的不同,教師可以分層次、有梯度地設置前置性作業,以減少 “吃不飽”與“吃不了”的極端現象。謝紅新老師將作業的難度分為三級,三個級別分別代表了不同的維度,這樣分層次的前置性作業既保證了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都有事可做,也可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三、學生自主學習與教師指導相結合
前置性作業必須堅持學生自主學習與教師指導相結合的原則。依照江山野先生對教學過程的分類,初中生已進入“相對獨立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生已初步具備了獨立學習的能力,這時應該給學生更多獨立學習的機會,讓他們去思考探究,以提高其自主學習的能力。
但是,我們也要認識到學生現階段的自主學習能力是相對的、不成熟的,因此又需要教師及時給出指導。教師的指導主要為“學法指導”,比如語文學習規律、成功的學習經驗,甚至可以專門利用幾節課的時間教給學生不同的文章類型應如何去學習,即“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掌握了學習方法之后,學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究,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高效獲取知識,也有利于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從而提高學習積極性。
四、及時評價與反饋
前置性作業既然屬于作業的一種,那就應該是有評價、有反饋的。通過學生的作業情況,教師可以更好地了解學情,在課堂上聚焦學生出現較多的問題,從而使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初中階段的語文課多被安排在上午,前置性作業一般是前一天布置,這就造成教師批改的時間有限,很多時候來不及整理學生在作業中暴露的問題,導致前置性作業缺乏科學有效的評價與反饋,不能充分發揮出其對課堂教學的指導作用。另外,因缺乏評價反饋,學生就會誤認為老師并不重視他們的完成情況,繼而對前置性作業產生懈怠情緒,較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針對這一問題,一方面,教師可以結合文本核心問題布置“量少而精”的前置性作業,減輕教師批改作業的負擔,便于及時批改整理,更好地發揮出前置性作業的效用;另一方面,在必要的情況下,教師也可采取生生互評的批改方式,組內進行批改交流,然后挑選出具有爭議性和代表性的問題進行發言,最后教師進行指導糾正。這樣的批改方式大大地提高了批改和糾正的效率,同時也給了學生交流和發言的機會,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
結語
前置性作業的設置是教學實踐的重要一環,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舉措,教師要給予前置性作業足夠的重視,設置目標明確、形式開放的前置性作業,并進行有效指導、及時評價和反饋,最終服務于課堂教學活動,助力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忠喜.讓學生打有準備的仗—初中語文前置性作業設計探討[J].中學教學參考(下旬),2019 (1):16—17.
[2]李紀云.初中語文前置性作業設計研究[D].山東:山東師范大學,2016.
[3]徐芳.讓學生打有準備的仗——探討初中語文前置性作業設計[J].課外語文,2019(13).
[4]于素蘭,董文建.初中語文生本前置性作業的有效設計[J].中學教學參考,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