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信息化的不斷發展,我國社會保障服務體系也在不斷完善,人社業務接入移動互聯網的建設也在不斷進行當中。提 ? ?升社會保障服務,提高參保用戶戶使用體驗成為每個從業者必須面對的課題。本文從當前電子社保卡移動支付業務的發展概況入手, ? 介紹了幾種移動支付產品的主要應用場景,以供參考。
關鍵詞:電子社保卡;移動支付;運用場景
引言: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智能手機的普及率不斷提高,人們對智能手機的依賴性也逐步提升。聊天、購物、娛樂、繳費,越來越多的使用功能集成到了小小的一塊屏幕當中,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工作與生活。因此,以社保卡為載體,將社保業務集成到智能手機的功能當中,是智能化時代到來的大趨勢。
一、目前電子社保卡移動支付業務的發展概況
電子社保卡集成移動支付業務已經于 2019 年 2 月上線運營,并已經與銀聯、工行、農行、交行等渠道建立了移動支付信息傳遞通道,并已完成信息對接工作。用戶可以通過電子社保卡的 H5 界面完成與社保卡銀行賬戶信息的綁定工作,并通過商戶提供的二維碼等方式完成移動支付的整個流程。
金融單位與商戶合作推行營銷活動、設備改造、技術支持等,加強地方政府對金融機構業務的支持,促進電子社保卡簽發量不斷增長,加強社保銀行賬戶活躍度,提升金融活力,推進服務建設,為民眾提供了便捷安全的移動支付新渠道。
二、電子社保卡移動支付產品的主要應用場景
在《刑法修正案(九)》當中規定,社保卡被納入用于證明 身份的證件范圍當中,這為持卡人通過社保卡辦理各項業務提供了 ?充分的法律依據和保障。另外,社保卡關聯正常銀行賬戶,可以進行正常線上資金支付功能,除此之外,電子社保卡主要有以下應用場景:
(一)-掃碼購藥或就醫結算
利用傳統結算方式進行就醫或購買藥品,具有時效性不足、效率較低等弊端。利用電子社保卡進行移動支付,第一種模式可以通過電子社保卡進行身份認證,使用原有地方交易方式,不改變地方交易服務模式,降低了地方工作人員的學習成本,減少了設備采購成本,提升了持卡人的使用體驗。第二種模式由全國社保卡服務平臺直接統一提供電子社保卡移動支付接口,由地方單位開發APP與全國社保卡服務平臺提供的支付接口進行對接,實現在APP內部調動全國電子社保卡服務平臺的收銀臺進行交易與支付流程。減少了用戶的工作量,提高了移動支付的工作效率與安全性,避免支付過程當中出現安全隱患[1]。
(二)各類生活繳費應用
持卡人可通過電子社保卡的 H5 界面“本地應用服務”當中,通過繳費類目調出全國電子社保卡服務平臺的收銀臺,完成對養老、失業、靈活就業等社保繳費的支付交易。在考試報名過程當中,結合考試院招考繳費的業務特點,用戶也可實現通過電子社保卡進行考試院考試費用的繳納。由于社保卡實體卡的服務特點,持卡人在線下進行申請補換卡業務的同時,如果具有快遞、郵件的需求,可以在電子社保卡H5頁面當中通過主掃或被掃模式調出全國社保卡服務平臺的收銀臺,實現快遞費用的繳納。
(三)日常生活當中的電子支付便民服務
在日常生活當中,電子社保卡的移動支付服務覆蓋面已經較 廣。在交通出行方面,由全國社保卡服務平臺已經完成與銀聯等相關單位的產品對接,可直接使用銀聯消費碼進行乘車,但目前僅支持乘坐具備銀聯終端設備的單一票價的公交車。用戶使用電子社保卡在線上或線下進行旅游購票、預約時,可按照電子社保卡全國持卡庫的接口進行解碼后實現身份認證,進而完成相應繳費工作。
在教育培訓方面,用戶可以利用電子社保卡在地方已認可的職業技能培訓機構當中繳納職業技能培訓費,促進職業培訓機制健康發展。而為了滿足電子社保卡用戶對于便民生活服務的需求,可由各合作金融機構提供商戶資源,使用金融機構所支持的終端設備,完成電子社保卡的移動支付交易行為。
(四)實現跨地域的一卡通體系建設
在智能手機上實現電子社保卡一卡通建設,打破就醫買藥 的地域限制,解決“一家醫院一張卡”的亂象,實現持卡人使用智 ?能手機就能實現跨地域的掛號、繳費、檢查、查看病例等功能,利用電子社保卡代替就診卡,將就診卡的各項功能移植到電子社保卡當中,實現依托智能手機就能在區域內定點醫療機構進行結算、辦理業務等功能[2]。
另外,與各大技術廠商開展合作,實現利用面部特征信息或指紋特征信息進行身份認證的功能,在手機端開通刷臉認證或指紋認證,徹底解決異地就醫身份認證困難的問題,降低騙取醫保基金的安全風險。
(五)使用電子社保卡接入移動支付渠道的流程
第一步需要確定電子社保卡移動支付二維碼開通渠道,建議首先選擇人社APP,金融機構能更容易地投入資源進行營銷活動宣傳,提升電子社保卡的開卡量和活躍度。第二步由省廳單位統一對接全國社保卡服務平臺進行報送申請入網。第三步由金融機構與省廳等方面進行對接,洽談合作渠道,明確應用場景、商戶數量、營銷投入等問題。第四步由金融機構組織技術人員攻關,協助地方有關單位進行接口測試與對接工作。第五步由地方單位組織開發APP,按照全國社保卡的收銀臺接口要求和標準進行開發和改造。第六步APP改造完成后,由專業驗收人員進行交易支付驗證。最后一步由金融機構對商戶進行接入網絡、營銷渠道、設備技術的支持,將完成入網的商戶報送至全國社保卡平臺,同時配合地方單位進行活動宣傳與地推,最終提高電子社保卡發卡數量與移動支付渠道的不斷擴張。
結論: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將社保功能整合至智能手機當中成為了便民利民的一項重要舉措。使用電子社保卡不僅能夠提高就醫買藥時的效率,降低用戶辦理業務的成本,還為用戶實現實時移動支付提供了新載體。
參考文獻:
[1]劉巧玲.秦皇島市基于電子社保卡的醫保移動支付設計方 案[J].現代商貿工業,2021,42(14):65-66.
[2]宋斌.淺談社會保障卡在移動互聯渠道上的延展應用[J]. 中國集體經濟,2020,4(10):155-156.
作者簡介:劉江璧(1990.10—),男,漢族,甘肅靜寧人,研究生,研究方向:最優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