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麗玲
摘要:當今時代是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而在此背景之下,各種商業模式的更迭速度也在不斷加快,這一切都可以歸結于需求,有需求才會有存在的價值,而類似于“叮咚買菜”等生鮮新零售產業商業模式的出現,這是為了迎合消費者的需求。本文從組織行為學激勵理論的需求能力理論展開討論,剖析以“叮咚買菜”為例子的生鮮新零售產業商業模式的創新之處,以期找出其成功的原因。
關鍵詞:生鮮;新零售產業;商業模式
生鮮零售產業的發展關系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其商業模式的創新更是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就目前來看,互聯網模式的生鮮零售產業商業模式占據著生鮮零售產業的半壁江山。從組織行為學來看,這種模式恰好符合激勵理論中的需求能力理論,真正闡述了需求引導的模式的創新,這是適應社會發展的重要體現,也是為了能夠讓新的商業模式適應消費者需求的一個重要體現。在對《組織行為學》的學習中,不僅學習到了理論的知識,還通過與同學的溝通交流以及對現實案例的詳細分析,深刻體會到激勵理論在商業模式更迭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就以“叮咚買菜”為例,剖析激勵理論中的需求能力理論在商業模式的更迭過程中產生的作用,以此為后續的商業模式的更迭以及創新提供一定的具有參考價值的理論材料。
一、關于需求能力理論的基本觀點的闡述
所謂的需求能力理論實際上是由五個部分組成,從低級到高級分別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實現需要。這五個部分是相輔相成的,也是逐層遞進的,而且呈現出階梯式的上升,按照相關的理論來說,生理需要以及安全需要是屬于較低層次的需求,而其他三項則是比較高層次的需求,兩種層次的需求都是逐漸遞進的,并且會逐漸成為主導的需要。而實際上,這些需要的不滿足,才是激勵驅動力的重要作用,一旦這些需要的其中一項被完全滿足,又或者是能夠得到大體的滿足,那么需求能力就將不再具有激勵的作用,也會出現人與人之間的差異無限縮小的情況。實際上,人的需要是存在個體差異的,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以及構造使得需要的結構也會發生不一樣的變化,因此要鼓勵他人,就必須要了解鼓勵的對象處于何種層次之上,而且要重點去滿足這個層次的人群需求,又或者是高于這個層次的人群的需求。歸根究底,需求能力理論所描述的就是利用滿足不同層次的人的需求而對目標人群產生激勵作用的理論,需求不能完全被滿足,但是也不能完全被忽略。
二、以需求能力理論為導向的生鮮新零售產業商業模式的創新
2.1需求給人們帶來發展的動力
人之所以為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都有一定的共性,他們都有屬于自己的需求,而不同的人的需求也會有很大的區別,不同階段的人的需求更是完全不同。實際上,對于需求能力理論,社會上還是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也有不同的反對意見,認為該理論不符合科學的發展,沒有足夠的依據。但不可否認的是,需求確實是人類的一種共性,人類的生存都是在不斷的滿足需求的過程中進行的,而為了能夠創造一個更具激勵感的社會生活環境,各種滿足人們需求的商業模式必然就要進行改革創新,才能夠給人們足夠的動力去發展,社會才有更多而可能。
當前生鮮行業要通過精細化用戶運營的方式,更好的滿足客戶日益多樣化的需求以及愈發復雜的消費行為。以需求能力理論為導向進行商業模式的創新首先要從了解用戶出發。在當前信息技術支撐背景下,生鮮行業的發展要建立全渠道數據信息收集平臺,對于用戶畫像進行構建,明確不同領域、不同行業的差異化背景下用戶需求之間的差異性。
打造精細化運營模式要在數據全面收集的基礎上開展數據分析工作,因此要對于用戶完整的行為軌跡進行追蹤與記錄。當下網絡的快速發展使得生鮮零售商業模式探究要注重線上銷售平臺的搭建,而線上平臺對于數據的批量收集以及海量獲取可以為更好的把握用戶需求提供數據支撐,因此生鮮行業要注重對于用戶進行信息的追蹤與記錄,在數據深入挖掘基礎上對于用戶的行為特征與偏好進行了解與分析,在對于用戶需求明確、把握了解用戶購買趨向的基礎上,以更加個性化的成品推薦提高成品成交率,也通過精準營銷的方式提高客戶轉化率。
2.2以需求為導向的新型生鮮零售商業模式
生鮮零售一直以來在我們的生活中都占據著極為重要的位置,這關乎我們日常的溫飽問題。傳統等生鮮零售產業基本都是以農貿市場,超市銷售等形式進行,但實際上,這種零售形勢必然需要人們親臨現場,而在后來疫情爆發以后,呼吁保持社交距離,減少聚集,這意味著傳統等生鮮零售行業必然會受到沖擊,在此情況之下,一種新型的依托于互聯網的生鮮新零售產業商業模式就此誕生。“叮咚買菜”就是這批新的零售產業商業模式的參與者之一,以互聯網為依托,線上銷售生鮮菜品,這種方式既可以減少傳統零售產業帶來的人員的聚集,也能夠保障人們的日常生活,更關鍵的是這種零售模式符合當代年輕人的需求,不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去挑選,只需要線上下單,就能在半小時內將自己想要的生鮮菜品送到家中。
生鮮電商平臺的搭建依托于互聯網技術探究著線上的銷售渠道與線下銷售平臺相融合的方式,而在該種生鮮行業的線上線下聯動經營的商業模式構建背景下,既要關注于市場的拓寬,同時也要關注于良好的產品質量保障,因此當前生鮮新零售產業商業模式創新要積極在營銷渠道拓寬背景下開展冷鏈物流建設工作,以產品品質與價格的嚴格控制來為用戶提供高質量的產品,也以低廉的價格更好的提高生鮮產業綜合競爭力。規模化標準化經營既滿足市場的需要,同時也是生鮮行業商業模式創新的重要方向,當前生鮮行業要從供應鏈與物流建設兩個角度入手,通過供應鏈的資源整合實現成本的降低與品質的管控,也通過規模采購優勢來保障良好的市場競爭力,與此同時,為了更好的將所購入產品投入市場要通過智能倉儲系統的搭建以及運輸方式既實現訂單的及時配送,同時也通過線上線下消費統一的構建,在分散配送成本的基礎上保持良好的配送質量。
2.3滿足人們的實際需求是新模式成功的關鍵
“叮咚買菜”成功的基礎還是人們對于生理的需求以及對于安全的需求,所謂的生理需求實際上就是人們需要保障自己的日常飲食。對于年輕一代人來說,要去耗費比較多的時間去挑選生鮮食品,這并不是太好的選擇,因此他們更偏向于直接線上下單,減少在挑選生鮮菜品上使用的時間,同時也能夠保證自己的日常生活不被打亂。除此以外,對于在市場購買生鮮食品,一旦出現不新鮮又或者是被偷龍轉鳳的情況,很多人都只會選擇承認倒霉,畢竟只要離開,消費者就沒有任何的證據證明這部分有質量問題的菜品是從這里購買的,這實際上是對食品安全造成了一定等威脅,而我們所需要的,就是絕對的食品安全。正所謂有需要就有存在的價值,在線上下單購買,一切的購買過程可以追溯,出現質量問題可以及時去維護自己的權益,這對于消費者來說是便利的,也是極好的。而“叮咚買菜”面向的更多的是年輕一代,也是最大的一個消費群體,這種商業模式既滿足了人們對于部分食品的需求,也滿足了部分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需求,而這種新型的生鮮零售模式也不是能夠百分百滿足人們的需求。而部分需求需要通過傳統生鮮零售實現,部分需求是傳統生鮮零售行業無法實現而新興的商業模式是可以實現的,因此這種新的商業模式的成功明顯是必然的。
三、總結與感悟
縱觀如今的零售產業,基本都是以互聯網為依托的新型商業模式,這種商業模式不僅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需求,更多的是零售行業的一種適應人們需求的創新,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而實際上,就生鮮零售產業來說,一直以來都依托于人們對于飲食以及生活的需求,是保障人們生活的重要產業,而不同的人群對于生鮮采購的方式以及需求也會有所不同。類似于“叮咚買菜”的生鮮新零售產業商業模式的創新方式,一方面是結合了當代社會科技的發展,另一方面則更多的是滿足了部分人對于日用食材的需求,之所以會與傳統零售產業齊頭并進,更多的是因為某些傳統零售產業能夠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是這種新型模式無法滿足的,這也符合需求能力理論,也是社會發展所需要的。
參考文獻:
[1]呼睿穎.積極組織行為學視角下的雙重應激管理模式[J].知識經濟,2018:10-11.
[2]尹登博.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新零售商業模式——以盒馬鮮生為例[J].品牌研究,2018:108+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