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現在的社會越來數據化,智能人工化,這也就使得越來越多的部門和國從那種原始的簡略的效率低的一種模式轉變為那種較為集中的效率高的共同發展的模式。本文探討了政務服務平臺建設優化路徑,以期能夠對于當前政務平臺的建設與管理。
關鍵詞:政務服務;平臺建設;優化路徑
目前政府為了更好的服務人民,所以轉變成互聯網+政務服務的模式。為了樹立更加良好的政府形象,更好的服務人民,不斷優化政府的工作模式,政府已經將“互聯網+”的思想貫徹實施開來,真正的做到將互聯網技術與政府職能完美的結合起來。本文就針對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一些狀況,給出一些相關意見和解決措施,希望能夠對政府提高服務水平有所幫助。
一、基本原則
(一)一切為了方便人民
為更好的優化政府的服務,不斷改良政府內部的結構,更好的服務人民,政府應當以建設更加高效,服務性能更好,更為科學的政府為最終目標,以一切為了人民,一切方便人民為宗旨,以互聯網提供的便利為政府服務的基礎。
(二)敢于創新,科學執政
以現代互聯網智慧為基礎,根據給定的建設目標,在完成和諧統一的基礎之上,通過資源互享,合理建設協調工作等進行創新,從而建立一種全新的政務服務模式。
(三)統籌發展,共同進步
將現有的資源統一整理存放到云系統之中,通過整理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統,全面推進和強化系統的安全措施,不斷加強電子政務的服務能力,一方面有效的減少了政府的信息運行開支,一方面,隨著信息的同步,更能統一指揮,統籌發展,共同建設,共同進步。
二、完善任務平臺的相關措施
(一)以全新的理念推動信息共享
一,改變組織結構。根據整合出來的信息,通過不斷創新協同發展的理念,從而轉變組織結構和指導思想。從原來的以行政為主管理為輔的行政管理模式轉變成為便民利民,以人為中心的全新的結構組織形式。二,升級審批流程。升級的流程可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對接,通過信息的對接,從而使得原有的傳統的束縛得到打破,有利于統籌建設和共同發展,第二步是升級,通過信息對政府現有的各階段工作和流程進行重新升級,從而使得政府的服務效率得到改善,第三步是重造,通過前兩步的鋪墊對政府的組織形式和結構進行重新改造。三,信息的共享。通過信息的共享,使得政府各部門能夠極大的提高工作效率,與此同時,還可以使得各部門之間的合作,共同建設等都有明顯的改善。
(二)優化服務態度,改善工作流程
在過去傳統的工作模式之中,協同往往只是部門內部的事,流程也非常固定,相對死板,這也就使得政府在審批的過程中,相對一部分的審批工作,往往就集中在幾天這樣的工作效率是十分低的。如果要改變這種傳統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強群眾與政府之間的聯系,其次,對于一些不必要的工作流程,能省就省,能改就改,要以便民利民為服務宗旨,并實時推進線上線下共同服務的工作模式。在實際生活中,有些條例和協議過分繁雜,對于那些沒有受到較高教育的老人來說,使用起來非常困難。由于部門多而雜,使得群眾在辦事時往往不知道該去哪個部門,再加上部門變化多,時而兼并,時而取消,這也就使得群眾想要去政府辦事時,不知道從何辦起。而隨著云平臺的建立,信息的實時共享,使得百姓能夠更加了解政府個個部門的要職,同時也使得群眾對政府起到一定的監督效果。
(三)用智能化促進服務系統
就目前而言,很多的地方政府做成的系統,往往只是政府內部管理系統的協同工作,這樣的系統是很難和群眾保持密切聯系的,也是很難,真正滿足群眾的真實需求的。在天津開發區實行的一枚印章管審批的審批制度,就是一個很先進的例子,可以按照此栗子進行工作的改進。這樣的審批模式能夠使得權力相對集中,審批過程簡單了,不少時間也縮短了許多,也能夠使得群眾與政府的聯系密切了一些,使得形成先咨詢,再申報預審,然后在線預約,通過窗口受理,然后可以進行進度查詢,最后再對工作的態度和效果進行及時的反饋與評價,通過這樣一個閉環系統的建立,使得效率大大的提高。與此同時,政府部門還應當使得自己的云平臺的界面風格和操作方式相對簡單一些,不至于過于繁雜,使得那些想辦事的群眾找不到門路,并且在指定的位置辦理在線客服等服務,切實有效的便民利民,從而能夠真正的讓民眾有參與意愿,充分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從而真正的建立“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工作模式。不同于傳統的工作模式,“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工作模式,以大數據為基礎,通過上傳的數據進行整理和共享,使得政府能夠在網絡環境中以較低的成本得到群眾的信任,這樣做很好的打破了傳統數據之間的壁壘,使得政府各部門之間互相協調,共同建設,同時也使得各部門之間能夠準確收到來自群眾的問題,并及時解決,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對接所需要的全部流程,從而極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用科學有效的評價制度來對效果進行科學有效的評價
對于新建立的“互聯網+”政務服務模式的工作模式,通過平臺的創建,可以極大程度的縮減群眾的辦事時間,讓群眾更容易知道去哪個部門做哪件事,同時也可以對政府部門起到一定的監督作用,對于政府的人員來說,這種新的模式可以很好的加強政府工作人員的績效管理,并推進人員考察制度的完善。在考核的基礎之上,結合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若是發現有些黨員在其位,不謀其政或懶政怠政等不良社會現象,應當給予嚴重的黨紀處分,與此同時,應當依據大數據時代的便利,有效建立“互聯網+”政務服務的電子監察系統,加大對政府人員的績效考核能力,同時要建立相對完善的監察系統,若是出現過程異常,所包含的內容異常裁量異常風險,防控時效異常等異常情況,應當及時主動的,發放黃牌預警或紅牌報警,與此同時,設立專門的人員進行巡查,不定時不定點的對接待群眾的窗口進行巡查,從而監督政府的服務工作人員是否能按照規定和要求來。是否能做到讓群眾滿意。是否能按規矩辦事。
參考文獻:
[1]李云新;呂明煜.“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建設的特征、動因與績效:一個多案例分析[J].電子政務.2017(05)
[2]杜波;周朝旭;龍暉;屠本偉.電子政務一站式服務平臺體系架構設計[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03)
作者簡介:張婷,性別:女,民族:漢,出生年月:1986年10月,籍貫:陜西華陰,工作單位:陜西省政務大數據服務中心,研究方向:信息化研究,學歷:研究生,職稱: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