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柱 洪趙惠
1 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小學體能大課間實施的現實意義
1.1有利于陽光體育一小時的貫徹落實
體能大課間作為貫徹落實學生在校每天進行陽關體育運動的一項重要內容,它是緩解學生學習壓力、調節學習節奏、放松心情、增強師生體質的有效手段。學生的線上“停課不停學”效果參差不齊,甚至有部分學生出現體能下滑的現象。主要表現為速度變慢、靈敏協調和耐力變差。因此,堅持實施體能大課間對改善學生體能狀況具有重要意義。學生只有鍛煉和塑造強健的體魄,才能為自身的發展和為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奠定堅實的基礎。
1.2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健康行為
以“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導下,堅持進行體能大課間練習,是改善學生健康狀況并逐步形成良好生活方式的關鍵。體能大課間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鍛煉、飲食、作息和衛生習慣,控制體重、遠離不良嗜好、預防運動損傷和疾病,保持良好的心態,適應自然和社會環境的能力。適當的體育鍛煉不僅能使學生保持身心健康,更能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紀律意識和集體意識。
2 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小學體能大課間實施的現狀
2.1 觀念沒轉變重視不足
全面實行大課間活動制度,目的就是為了增強青少年體質、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然而部分學校領導沒有及時轉變觀念,在思想上沒有足夠重視大課間活動的實施,認為學生的任務是學習,大課間活動可有可無,意義不大,甚至隨意占用大課間的活動時間。在這種落后的教育思想的加持之下,學校領導和教師的工作天平向語數英學科教學方向傾斜,大課間活動流于形式,導致其不能有效開展。
2.2 應試思想重智育輕體育
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片面追求升學率,教師的教學目標主要在于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學生為了考試而學習,為了保證提高學生的成績,教師就會布置更多的學習任務,導致學生的課業負擔過重,騰不出時間用于體育鍛煉。特別是線上學習受諸多因素影響,效果不明顯。在返校復學之后語數英學科的教師更加緊張學生的成績,有的教師會占用學生的活動時間拖延課堂教學。教師不配合、學生壓力大,這就導致了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的體能大課間的實施效果不理想。
2.3 主客觀原因
主觀原因主要在于學生在居家線上學習的那段時間,頻繁接觸手機、平板以及電腦等電子產品,缺少家長的監督、教師的常規課堂指導,容易沉迷其中。自然就沒有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開學后缺少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客觀原因主要是目前華南地區正值炎熱的夏季,酷暑難耐,學生意志力不堅定,存在較大的畏苦畏難情緒。
3 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小學體能大課間的實施策略
3.1 轉變觀念高度重視
學校領導要站在國家和民族的高度,真正重視小學體育教育,把《中央七號文件》的精神落到實處。其次學校領導要不斷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質,不斷更新自己的觀念與意識,并提出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小學體能大課間的實施策略。
3.2 實施體教結合全面發展
在素質教育不斷推進的背景下,應積極倡導和堅定實施素質教育理念,明確自己學校的特色發展之路,成立體育工作領導小組,校長主抓,中層領導輔助,體育科組實施協調。將體能大課間活動真正列入學校的教學計劃并嚴格實施,全面落實陽光體育運動一小時。定期組織教師進行體能大課間活動的學習與培訓,提高各學科的教學效率,精講精練,不占用學生的體育活動時間,實施體教結合全面發展。
3.3 調動學生參與運動的積極性
針對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積極性低、意志力不堅定以及畏苦畏難情緒的問題,學校層面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動員工作,教師要充分了解當下學生的興趣愛好。在體能大課間活動編排的時候加入學生喜聞樂見的元素,比如自編操的動作和各部分練習的背景音樂。出臺一系列的獎勵措施,營造“悅運動,越健康”的濃厚體育鍛煉氛圍。
3.4 科學規劃,合理編排
在做好防疫和保障安全前提下,學校各部門協調配合,科學規劃爭分奪秒,優化進退場路線;維持秩序,減少隊伍調動,提高進退場效率。根據需求豐富體育活動形式,將花樣跳繩的七個跳法和電視課堂上的練習動作融入訓練學生協調靈敏、耐力和速度等素質內容里面,提高學生心肺功能,改善學生因居家缺少體育鍛煉出現速度變慢,耐力和靈敏協調變差的問題。
綜上所述,常態化疫情防控下體能大課間活動實施中,為了使學生的體能得到有效鍛煉,增強體質抵抗病毒,學校領導要及時轉變觀念高度重視,實施體教結合全面發展,充分調動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科學規劃合理編排。同時通過體能大課間活動的科學實施,增強學校的凝聚力,融洽師生關系,促進學校整體發展和進步。
課題:2020年度花都區教師教研課題《小學高年段開展大課間專項體能的研究》(編號:HDJSJY2020045)成果。
(作者單位:廣州市花都區花東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