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藝
賽艇通常由一名或者多名運動員,在艇上背向艇前進的方向,劃槳使艇前進。賽艇運動屬于水上運動,對于賽艇運動而言,耐力是至關看重的,也相應提出較高的要求。同時,賽艇運動對于運動員的內臟器官機能也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基于運動員的攝氧量能夠對心肺等機能產生重要影響,因此,有氧訓練對于賽艇運動有著深刻意義。通過適當的有氧訓練,能夠對運動員各項生理機能及心理水平產生促進作用,運動員結合自身的身體素質和有氧訓練的技巧,則有助于強化賽艇運動的效果,為賽艇運動打下良好的基礎,使運動員對比賽保持更良好的心理狀態,更具備信心,更穩定地進行發揮,進而獲得更為理想的成績。
1 賽艇運動中的有氧訓練方法
1.1 有氧訓練的理論基礎
賽艇運動應該有較為合理的運動計劃和訓練計劃,并且根據每位運動員的個人身體情況的差異,訓練計劃也是應該有所區別。有氧訓練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運動員的賽艇水平,使賽艇比賽取得良好的成績,而在訓練當中的重點內容,則在于使運動員能夠較長時間維持心率的穩定性。訓練計劃的制定必須是科學合理的,側重點在于使運動員的肌細胞線粒體處于穩定的活性狀態,進而使氧氣的利用率獲得增強。實際上,訓練中也需要注意有氧和無氧系統供能之間的切換,使運動員通過訓練,獲得有氧和無氧系統供能之間的平衡。
1.2 有氧訓練的主要方法
(1)持續訓練法
持續訓練是指,訓練應該持續較長時間。對于任何運動而言,都是需要堅持的,并非一朝一夕能夠取得理想效果。對于賽艇運動有氧訓練而言,持續訓練并不要求訓練保持特別高的強度,強度可以適量降低,而主要側重訓練應保持較長的時間,旨在通過長期的訓練幫助運動員的負荷心率保持在125~165次每分鐘。當運動員可以達到這一水平的時候,新陳代謝能力就獲得了一定的進展,而在這個時候,訓練的重點則在于,使運動員通過日常的訓練保持這一水平的穩定。
(2)間隔訓練法
間隔訓練法則主要適用于心泵功能較弱的運動員,這類運動員耐力、持久力以及速度等條件均較為不理想,且混氧代謝能力較弱。通過間歇訓練,旨在使運動員的弱項獲得一定程度的增強。對于間歇訓練而言,勻速訓練跑是較為合理的一種訓練方式,原則上建議保持為1050-3050米的速度,85-%93%的強度,同時心率建議控制在174-187次每分鐘。在間歇訓練過程中,每次訓練之間的間隔應保持恒定,當運動員心率恢復至132次每分鐘的情況,即可開展下一階段的訓練。
(3)切換訓練法
賽艇運動過程中通常會遇到一些隨機情況,而這時候就考驗運動員的應變能力,而這也是取得良好成績的關鍵因素。為此,應該對訓練方法進行切換,幫助運動員適應各種訓練方式,并且在真正的比賽當中,能夠正確切換方式,以取得更好的成績。而這也是有氧訓練的一種重要方式,應該加以重視。
(4)循環訓練法
循環訓練法是指,訓練過程中應該制定一系列科學且長期的計劃,幫助運動員循序漸進地完成各項訓練。同時,教練應及時發現運動員存在的問題,并給予適當的指導,幫助運動員每一項訓練效果都更為理想。
(5)重復訓練法
對于各項訓練都掌握之后,運動員應該進行重復訓練,即在相同結構和載荷的情況下,重復進行各項訓練,幫助運動員獲得綜合水平的增強。在此過程中,應注意訓練的時間、頻率、強度等因素。通常,這一階段杠鈴、臂力器等是經常被采用。
1.3 有氧訓練的控制方式
要想獲得訓練的理想效果,訓練則必須保持科學。反之,如果訓練不夠科學,實際上能夠取得的效果也是微乎其微的。各項訓練方式均應因人而異,而其中要保持適當的訓練強度時間和頻率,這才能夠使各項訓練方式都獲得較為理想的效果。
(1)控制訓練強度
對于賽艇訓練而言,重點在于保持運動員的心率情況,因此,在訓練當中,應該通過控制訓練強度,并實時監控運動員的心率情況及乳酸濃度。根據科學研究表明,運動員在最初訓練的時候,乳酸濃度應處于1.5mmol左右,而通過一定時間的訓練后,中期乳酸濃度應處于1.2mmol左右。
(2)控制訓練時間
訓練時間也應該是重點把握的因素,賽艇運動的訓練時間則是因人而異的,要根據運動員自身的身體情況來決定,并不是長期恒定的,并非訓練的時間越長就越好。當然,如果運動員的身體機能允許的情況下,通過2.5小時的法特萊克跑,或者是3小時的劃槳訓練,也能夠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3)控制訓練間隔
訓練之間的間隔也需注意,對于間隔的把握通常需基于心率情況。重復訓練之間,應該有一定的休息時間,而休息時間主要使運動員的心率降低。在訓練中較為理想的情況,是運動員的心率保持在130次每分鐘,而在訓練之后,運動員需在心率降低到115次每分鐘左右時,才能開展下一次訓練。
(4)控制訓練情緒
對于運動員心理層面的引導及情緒的控制也是重要的,實際上,運動訓練相對枯燥,對運動員也是一定的考驗,有些運動員會出現負面情緒,而這時候應該對其加以正確鼓勵、引導,使其保持在正常的心理情緒。同時,也應注意疏解運動員的緊張、疲憊等情緒。
2 有氧訓練對賽艇運動員訓練的重要作用
2.1 有助于賽艇運動員的乳酸無氧閾強度
對于有氧訓練而言,其中重要的衡量指標在于運動員的乳酸無氧閾強度。有氧訓練旨在提升運動員無氧代謝的水平,盡量延遲乳酸的出現及升高。因此,在運動員乳酸無氧閾保持正常值的情況下,運動員能夠保持更好的體能,進而獲得更好的有氧能力。
2.2 有助于賽艇運動員的骨骼肌機能
長時間運動,運動員會感覺到疲勞,而解決疲勞的一定因素,在于使運動員骨骼肌能力提升。為使運動員保持良好的體能,需要考慮其體成分、體脂百分比和體表面積等情況。通過保持持續的、系統的、科學的有氧訓練,有助于增強運動員毛細血管的密度、肌糖元的儲備能力以及肌細胞中線粒體的體量,進而提升運動員代謝酶的活性。通過骨骼肌機能改善,則有助于運動員獲得更好的成績。
2.3 有助于賽艇運動員的專項技術
通過專項訓練和有氧訓練相結合,有助于幫助運動員更好掌握專項技術。無氧訓練和有氧訓練之間,主要差異在于訓練強度。對于賽艇運動而言,通常更看中運動員的劃槳能力,這也會直接決定運動員的成績。若想要獲得更理想的成績,則需掌握更優的劃槳頻率。而在有氧訓練的過程當中,則建議劃槳頻率適當降低,同時提高長距離中中速、低速劃槳頻率的訓練。以此,則有助于運動員進一步理解動作細節,并幫助運動員不同動作之間更為連貫。
2.4 有助于賽艇運動員神經支配能力
賽艇運動需運動員保持高度的耐力并克服其中的精神緊張,而這就需要運動員保持較好的肌纖維和神經支配能力。運動員應調動更多肌肉進行運動,并通過有氧訓練,獲得更好的神經肌肉連接能力。
2.5 有助于賽艇運動員的身心保護
在訓練的過程當中,低強度和高強度的結合也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對運動員產生一定的保護作用,預防在比賽或訓練當中受傷,同時降低運動造成的疲勞感。通常應采用較多的低強度訓練,和較少的高強度訓練,注重運動員身體恢復情況,使其恢復之后,再進行下一階段的訓練。通過適當的訓練,則有助于提升運動員長距離的比賽水平,并保持穩定發揮。
3 結語
有氧運動訓練對于賽艇運動員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提升賽艇運動員的生理機能和心理機能,幫助運動員獲得更好的訓練水平,保持更好的耐力,降低身體的疲勞感,并獲得理想的訓練和比賽成績。有氧訓練是一個科學的過程,需根據運動員自身的特點制定合理的運動和訓練體系,并且依照訓練情況進行適當調整。
(作者單位:廣東省船艇訓練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