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迪
文章從社會對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要求出發,結合當前訓練基地對運動員身體素質培養的情況,討論訓練基地的田徑訓練方法,并指出訓練工作的重點。幫助訓練基地解決目前在訓練中的不足,促進運動員的全面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公眾對于體育運動的關注程度也在逐步上升。所以,訓練基地也應該改變運動員培養方針,加強田徑訓練,促進運動員的全面發展。
1 現代田徑訓練的特征
田徑運動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是人類運動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世界各類運動會中的必要比賽項目,在全世界各國都得到了重視和逐步的發展,也是衡量國家體育水平的重要標志。所以近年來,關于田徑訓練的研究得到了體育工作人員的重視。
發展是指個體對某種職業的渴求和欲望,如果從個體出發,發展就是個人參與職業工作和社會活動的動機,通過滿足個人的發展,可以發揮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有利于人員更好地服務社會和造福社會,提升個人價值。訓練基地院校是培養運動員技能的重要階段,能夠對運動員的專業知識和體育技能進行培養,滿足運動員的職業能力要求。近年來,我國的訓練基地取得了迅速的發展,為我國的社會發展貢獻了大批優秀的職業運動員。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尤其是在經濟、科技、文化一體化發展的背景下,社會對于運動員的需求相比過去有了更全面的要求,運動員需要比以前有更高的綜合素質,開展現代田徑訓練的特征與發展趨勢探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 現代田徑訓練發展趨勢探究
為了確保運動員未來的發展,訓練基地應該針對不同專業進行體育技能訓練,確定訓練的理念、方法和內容,采取不同的模式進行立體的職業訓練,保證訓練基地運動員的身體素質,為運動員的長遠發展創造條件。
一般人會在大約400~800米時產生假疲勞狀態,堅持到1200~1500米時,假疲勞狀態基本消失,但會體會到真正的疲勞,這時就要考驗選手的自身能力和毅力了,前2000米你可以調整著做勻速跑,后2000米左右開始緩慢加速,而到最后1000米開始沖刺。
一般情況下中長跑都是勻速跑成績最好.除起跑后加速跑和最后沖刺跑外,途中基本上采用較高速度的勻速跑。勻速跑的節奏和呼吸的節奏穩定,能保證需氧量和供氧量的平衡,能源物質不斷地輸入組織,可使機體營養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對于節省體力和推遲疲勞的到來十分有利。在比賽中,好的戰術是成功的關鍵.應根據運動員的自身能力去爭取勝利.在中長跑比賽中,跟隨跑技術的使用是人們要求更好的比賽成績的一種措施。比賽時耐力好的運動員可采取領先跑的戰術,速度好的運動員可采取跟隨跑的戰術,這是因為耐力好最后的沖刺很難采用高速度,若采取跟隨跑,勢必影響成績、速度好若采取領先跑會消耗大量能量,影響最后沖刺,也會影響成績。另一方面,跟隨跑和領先跑也可交替進行,中長跑運動員應采取這種戰術。總之,應根據個人的水平來確定何時跟隨、何時領先。
采用跟隨跑戰術:起跑出發后,始終跟隨在領先者或小集團后面(一般跟著第一或者第二名)。如果需要超人,一定要在直道上進行,避免彎道超人多跑冤枉路。力爭在最后200米沖刺階段超過對手,率先通過終點.比賽中應注意以下幾種情況:
跑步的動作:要注意的就是跑步時一定要放松、協調。這就要求建立在正確動作的基礎上,腳的著地應用全腳掌著地,屈膝緩沖過渡到前腳掌蹬地。跑時頭要正、肩部肌肉要放松、適當加大擺臂、維持出色的前傾角、腳著地反沖合理、腿部的后蹬和前擺要充分合理,騰空動作協調放松、上體姿勢正確、擺臂動作舒展有力維持好上體平衡。
還有跑步的動作:要注意的就是跑步時一定要放松、協調。這就要求建立在正確動作的基礎上,腳的著地應用全腳掌著地,屈膝緩沖過渡到前腳掌蹬地。上體正直放松,兩臂自然有力的擺動。
比賽前少吃或不吃含糖食物,到賽前三天開始多吃高塘食物,比賽當天吃飯八成飽,要好消化,比賽前20 --40分鐘可以飲100ML葡萄糖水濃度20-40%。另外吃三片維生素C。不要吃巧克力。
認真做好運動前的準備活動。田徑運動很容易造成肌肉、關節和韌帶損傷,尤其下肢受傷的機會更多。防止的唯一辦法是賽前的準備活動。準備活動越充分越不容易受傷。可在慢跑的基礎上對肩關節、肘關節、背腰肌肉、腿膝踝關節等部位進行活動,強化肌肉韌帶的力量,提高機體的靈敏性和協調性,從而防止受傷,就可提高運動成績。
2.1 改變思想觀念
所以訓練基地的領導和教練應該建立正確的職業田徑訓練觀念,充分分析各種工作對于運動員身體素質的要求。
訓練基地院校的領導決定了運動員的職業田徑訓練計劃和目標,所以訓練基地領導必須改變過去陳舊的思想,認清社會對于訓練基地運動員更為全面的素質要求,主觀上接受對運動員進行田徑訓練有利于運動員提升自身技能的理論。確保能制定出科學的,符合運動員職業發展的計劃的職業訓練方法。訓練基地的體育教練是訓練基地田徑訓練的執行者,他們將會決定運動員職業訓練的內容、方法、管理模式、評價方法,體育教練同樣要改變思想觀念,必須在職業田徑訓練中建立以人為本的訓練模式,充分結合發展,促進運動員的全面發展。同時田徑訓練的過程中,同樣要給運動員灌輸正確的訓練觀念,保證運動員能可以正確看待身體機能對未來發展的作用,并形成自主進行田徑訓練的習慣。
2.2 開發田徑訓練教材
田徑訓練教材對體育教練開展田徑訓練、運動員學習有著關鍵的指導作用,是傳播知識的重要載體。訓練基地運動員的專業性很強,并且在訓練過程中對體育技能的培養要求也比較高,所以他們必須具備良好的體能。因此,訓練基地應該結合運動員的發展進行運動員田徑訓練教材的開發,設置對應的田徑訓練內容。
3 發展下田徑訓練的要點
3.1 建立運動員體質檔案
為了進一步提升運動員的體能素質,訓練基地應該為參加體育課程的運動員建立體能檔案。從運動員入學開始,就對運動員的身體素質進行調查,并且做好數據歸檔工作。在建立體能檔案之后,還需要定期進行運動員的身體素質檢查,同步和更新數據。為了達到這一要求,需要體育教練具備一定的資料調查能力、分析總結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和數據處理能力。在訓練管理工作中,也應該進行相關數據的檢查,分析運動員體能的發展趨勢。
3.2 心理素質培養
在提升運動員身體素質的同時,也要提升運動員的心理素質,為保護運動員的更好發展創造條件。當前社會有著巨大的競爭壓力,訓練基地運動員要在社會上立足,不僅要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同時也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以確保他們可以具備更強的人際交往能力、抗壓能力和適應能力。而職業田徑訓練也能提升他們的心理素質,因為田徑訓練的時間一般都比較長,并且訓練內容比較單一,可以提升運動員意志力和自我調控能力。并且,教練在訓練的過程中也會采取小組競賽等方法,讓運動員的競爭意識得到培養。在訓練過程中,教練應該注重運動員的心理素質變化,及時調整訓練內容。
3.3 開設特色的田徑訓練課程
為了吸引運動員加入到田徑訓練當中,訓練基地可以開設特色田徑訓練課程,使運動員對田徑訓練有更高的主動性。體現出當地的地域特征。吸引運動員參加,并達到弘揚民族體育精神的目的。
為了訓練訓練基地運動員的體能,訓練基地的領導需轉變辦學理念,并認識到田徑訓練是一項長期并且系統的工作。為了能培養更多的符合社會要求的運動員,訓練基地應該構建田徑訓練的培養體系,做好評價工作,為運動員未來的長期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作者單位:吉林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