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興年 周明勝 李遠臻 李巖







摘要:本文重點研究了不同的燃燒室結構對柴油機性能和排放的影響。通過ESC試驗循環和穩態滿載測試確定了滿足要求的燃燒室匹配方案。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combustion chamber structure on diesel engine performance and emissions. Through ESC test cycle and steady-state full load test, the combustion chamber matching scheme meeting the requirements is determined.
關鍵詞:柴油機;燃燒室;排放
Key words: diesel engine;combustion chamber;discharge
中圖分類號:U664.121?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957X(2021)15-0028-02
0? 引言
柴油機燃燒系統的優化即為燃燒室形狀、燃油噴射、氣流運動三者的一個最優匹配。它對柴油與空氣的混合速率和混合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進而影響柴油機的燃燒過程[1]。因此,燃燒系統對柴油機的經濟性、動力性、排放特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 燃燒室結構設計
柴油機燃燒技術的開發一直伴隨著燃燒室結構的優化,燃燒系統其余參數的變化都要與其相適應的燃燒室結構變化相匹配。因此,燃燒室結構設計是柴油機燃燒系統優化的首要內容。
燃燒室的結構設計受油束射程,油束噴射角度,進氣渦流強度以及燃油的霧化程度等因素的綜合影響。目前,噴油壓力逐漸提高,噴孔數目和噴射角度也有所增加,這都要求燃燒室深度變淺,直徑也要變大,形狀也由縮口型變為敞開型。故在燃油噴射末期,可以避免油束和燃燒火焰與氣缸壁碰撞,利于碳煙排放的降低。
綜合考慮排放和冷起動性能,同時借鑒以往機型的開發經驗,壓縮比擬選在17.0~17.5之間。該方案設計是基于現有的柴油機活塞上進行的,各個燃燒室的具體參數如表1所示,與1號燃燒室相比,2號燃燒室開口直徑和雙唇直徑增大,凹坑深度減小。
2? 燃燒室優化計算分析
使用三維軟件建模,選取B100工況作為計算工況,通過發動機臺架試驗獲得柴油機性能排放數據和缸壓曲線,根據缸壓曲線計算得到缸內瞬時和累計放熱率曲線,為三維CFD計算中的缸內噴霧、燃燒和排放物生成模型參數標定提供基礎的試驗數據。
根據經驗和計算結果優化出6個不同型線的燃燒室(case1、2、3、4、5、6),其型線如圖1所示。
將優化的燃燒室與噴油器(選取三組不同流量的噴油器,A1>A2>A3)進行正交計算,并繪制ISFC-ISNOX和ISFC-ISPM之間的trade-off關系圖,如圖2所示。
根據計算結果可以看出,大流量噴油器在油耗和PM上均優于小流量噴油器,16.3壓縮比燃燒室與A1噴油器組合對于油耗和PM降低效果最明顯,但NOX排放惡化。所以,將16.3壓縮比燃燒室與A1噴油器組合作為首選方案。定義為1號燃燒室。case1與A3小流量噴油器在油耗及排放上降幅較小,作為備選方案。定義為2號燃燒室。
3? 優化計算結果試驗驗證分析
進行燃燒室結構對柴油機性能的影響的試驗時,均采用噴油錐角為148°的8孔噴油器,噴油控制參數相同,噴油壓力設為160MPa,并且均為單次噴射。
全負荷工況下兩者的缸內最高爆發壓力與轉速的關系基本一致。圖3是全負荷工況下,放熱量為總放熱量50%所對應的曲軸轉角位置曲線。由圖可知1號燃燒室放熱稍稍早于2號,但不明顯??赡芤驗槭?號燃燒室的徑深比Da/T比2號燃燒室小,油氣混合的質量、速度均優于2號燃燒室,故燃燒始點稍有提前。
全負荷工況下,兩種燃燒室對應的NOX以及soot排放見圖5和圖6。1號燃燒室和2號燃燒室有關NOX的排放值基本相同,但是2號燃燒室的soot排放優于1號燃燒室,在中高轉速時尤其明顯??赡艿脑蚴牵?號燃燒室過量空氣系數較高(圖4),進氣流量也略高,有利于缸內高溫過濃區域的減少,從而降低了soot的比排放;同時,2號燃燒室的徑深比Da/T大,有利于soot在新鮮空氣中的氧化。
經過以上的對比及分析,1號和2號燃燒室的全負荷性能基本相同,NOX排放隨轉速變化趨勢相差不大,且都處于較低水平。在soot排放方面,2號燃燒室存在一定的優勢。
4? 結論
本章對燃燒系統進行了優化,主要集中在燃燒室結構的設計,對不同結構的燃燒室進行匹配后發現,1號和2號燃燒室的全負荷性能相差不大,額定點功率都滿足要求。因為實測壓縮比略有差異,2號燃燒室比油耗略高于1號,但基本滿足要求。全負荷時,兩者的NOX排放水平相差不大,且都處于較低水平。在soot排放方面,2號燃燒室明顯優于1號燃燒室。
參考文獻:
[1]朱堅.燃燒系統結構參數對柴油機性能影響的試驗研究[D].廣西大學,2005.
[2]吳承雄.內燃機缸內湍流運動數值模擬研究[J].內燃機學報,1997(4):398-404.
[3]劉建英.高強化柴油機燃燒系統參數優化匹配的多維仿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7.
[4]徐丹.柴油機燃燒室及噴油系統多參數優化匹配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