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音皓
摘要:我國水稻種植歷史十分悠久,且水稻是我國主要糧食作物之一。提高水稻的產量與質量不僅可以增加種植者的經濟效益,也可以為人們提供更加優質的食物。而水稻重大病害一體化綠色防控技術在提高水稻產量與質量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此應該積極推廣綠色防控技術。
關鍵詞:水稻;重大病害;一體化綠色防控技術
前言:
水稻在生長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各種病害,若不加以防控與管理就會影響到水稻的產量與質量,而傳統的病害防控方式不僅效率低也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破壞,為此應該積極利用水稻重大病害一體化綠色防控技術,提高防控質量。
1.水稻重大病害一體化綠色防控技術分析
1.1檢疫控制技術
水稻在生長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稻水象甲以及水稻細菌性條斑病這兩種有害生物。為此,各個地區都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與種植條件加大檢疫力度,對水稻病害進行科學檢疫,控制各個區域之間的調種流程,避免出現病害。
1.2農業防控技術
首先,種植者需要科學選擇水稻品種,盡量選擇經過農業部門認證的抗耐病高產品種。其次,種植者應當根據當地的環境選擇優質的水稻品種。此外,在明確品種之后,要加大對品種布局的重視程度,盡量在一個區域當中種植各種不同的雜交稻品種,增強品種的多樣性。
1.3物理防控技術
常用的物理防控技術有很多,例如燈光誘殺等,可以在水稻當中安裝大量的殺蟲燈。或者在水稻當中安裝性引誘劑,一般情況下每畝水稻安裝30個性引誘劑即可達到良好的誘殺二化螟、卷葉螟成蟲的效果。
1.4生物防治技術
水稻重大病害一體化綠色防控技術是近年來興起的新技術手段,主要是通過水稻病害網絡系統監測水稻的生長情況,并利用生物藥劑防治水稻重大病害。因此,應用生物防治技術是推廣水稻重大病害一體化綠色防控技術的關鍵。在種植水稻秧苗之前就需要及時應用生物防治技術,例如在秧苗上噴灑相關藥物,即將20%氯蟲苯甲酰胺與80%三環唑結合在一起,并合理調整濃度,之后進行噴灑。同時,在水稻種植過程中也需要及時噴灑生物藥劑。
1.5化學防治技術
科學使用化學農藥也有利于防治水稻重大病害。其中,常用的化學農藥有吡蚜酮、苯甲酰胺、甲維鹽以及苯醚甲環唑等,這些化學藥物的毒性較小,不會出現大量殘留,可以有效防治卷葉蟲以及水稻螟蟲,提高水稻種植質量。
2.應用水稻重大病害一體化綠色防控技術的意義
2.1有利于增加水稻種植的經濟效益
一直以來,在水稻種植過程中采用的都是一病一方案的防控方式,效率較低,成本較高。但是,利用水稻重大病害一體化綠色防控技術可以減少農藥的使用,降低種植成本,也有利于提高水稻的產量與質量,繼而增加種植者的經濟效益。
2.2有利于增加水稻種植的生態效益
水稻重大病害一體化綠色防控技術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關鍵,可以直接通過水稻病害網絡系統監測水稻的生長情況,有利于減少農藥的使用量,降低對環境的影響,為水稻生長提供保護。例如,大量使用水乳劑與懸浮劑就可以少使用一些乳油劑農藥。同時,利用水稻重大病害一體化綠色防控技術可以減少高濃度農藥的使用量,提高水稻的質量,促進水稻的健康生長。
2.3有利于增加水稻種植的社會效益
積極推廣水稻重大病害一體化綠色防控技術有利于轉變水稻種植者的種植理念,增強種植者綠色環保、安全無公害的理念,讓水稻種植者意識到應用綠色防控技術的重要性,這就可以增加有機大米、綠色大米的數量,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
3.水稻重大病害一體化綠色防控技術的推廣策略
3.1加強管理
若想推廣水稻重大病害一體化綠色防控技術就需要做好管理工作,為種植項目的開展提供幫助。第一,加強領導組織。各個地區的農業部門都應當意識到推廣水稻重大病害一體化綠色防控技術的重要性,并成立推廣小組,由各個地區的鎮長、副鎮長等人員擔任推廣小組當中的崗位,同時也需要聘請專業的一體化綠色防控技術推廣技術人員,制定科學合理的推廣方案,并將該方案落實到各個村子當中。第二,加大防控物資的管理力度。各個地區的農業部門需要制定水稻重大病害防治藥劑發放方案,明確藥劑分配情況,為水稻重大病害一體化綠色防控技術的應用奠定基礎。第三,需要及時與飛防公司簽訂合同,確保飛防的施藥時間、安全性等各方面情況符合要求。第四,供藥企業需要安排技術人員為種植者提供藥劑使用指導。
3.2積極培訓
水稻重大病害一體化綠色防控技術是一種新興技術,很多種植者即使愿意應用也缺乏應用技術,為此需要加大培訓力度,通過各種手段與方式開展技術培訓工作與咨詢工作,在宣傳水稻重大病害一體化綠色防控技術的同時提高種植者的技術應用水平。例如,培訓人員應當宣傳生物藥劑與化學農藥的使用方法,提高種植者的機械應用水平,及時回答種植者的問題。同時,也應該加大田間指導力度,讓種植者了解水稻在生長過程中常出現的病害以及防治方法。
3.3完善監測
在推廣水稻重大病害一體化綠色防控技術的過程中應該加大病情系統監測力度,為防控工作提供依據。為此,應當安裝監測平臺系統、病害觀測儀,從而構建完善的水稻重大病害網絡監測系統,積極開展水稻監測工作,明確病害發生規律,為防控工作提供幫助。
結語:
水稻重大病害一體化綠色防控技術主要包括檢疫控制技術、農業防控技術、物理防控技術、生物防治技術以及化學防治技術,應用這些技術可以增加水稻種植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以及社會效益,為此在推廣水稻重大病害一體化綠色防控技術時,應該加強管理、高度重視培訓工作,促進水稻重大病害一體化綠色防控技術的應用。
參考文獻:
[1]羅宏東;唐春生;黃明剛.衡陽晚稻重大病蟲害全程用藥控害增產技術分析南方農業2014(11):23-24.
[2]楊榮明.水稻病蟲害防治藥劑及使用技術[J].農民文摘2017(09):67-68.
[3]江蘇省植保站.水稻后期重大病蟲害防控措施[J].江蘇農業科技報2012(08):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