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龍
摘要:IP協議是TCP/IP體系中網際層的重要協議之一,在大規模異構網絡中發揮重要的作用,是頂層應用和底層網絡的重要紐帶。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是IPv4版本的協議,但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IPV4協議的缺陷逐漸暴露,功能也無法滿足現在的發展要求。為了克服這些缺點,IPv6協議被提了出來。如何從IPv4平滑的過度到IPv6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
關鍵詞:網絡層;IPV4;IPV6;過度;隧道技術;雙棧協議
1.IPv4與IPv6協議比較
1)IPv4的局限性
IPv4地址可用數量驟減
IPv4地址最初被設計成32位,提供了2的32次方個地址,看似很多,但是由于初期的地址的分配方式的不合理,導致目前可用的IP極少,僅有6%。此外,Internet規模爆炸式增長,接入互聯網的終端數量過于龐大,也是造成地址短缺的因素之一。
地址配置與使用不夠便捷
在日常訪問互聯網的過程中,通常都需要給PC或終端配置一個IP地址,要么手動配置,要么使用有狀態的自動配置技術(DHCP)獲取地址。首先,手動配置地址需要一定計算機基礎的人來操作,同時如果操作不當還會出現地址沖突的情況。而在使用DHCP技術獲取地址時,網路管理員將會在部署及維護DHCP服務器時投入更多精力。
缺乏安全保障
如今網絡安全事件頻發,人們也在逐漸地意識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特別是在金融方面或者收發郵件的時候。但由于IPv4協議本身并不具備安全技術,所以需要使用額外的安全手段(IPsec、SSL等)來提供保障。
服務質量難以保障
互聯網的新興業務逐漸發展,如視頻會議、IP電話等,需要IP網絡提供一定的服務質量保障。IPv4雖然考慮到服務質量的問題,但由于層次結構不合理、路由不易聚合、路由選擇效率不高等問題,使得節點難以通過硬件來實現數據流的識別,從而無法提供良好的服務質量。
2)IPv6的優勢
海量的地址
IPv6的地址空間巨大,達到了128位,理論上可編址的節點數是232,以目前地球人口的情況來看,大概每人可以擁有5.7×1028個IPv6地址。更夸張的說地球上的每一粒沙子都可以分配一個IP地址。地址空間巨大帶來的直接的好處就是根本不需要部署NAT。同時也為將來的萬物互聯打好了基礎。
數據報文處理和路由選擇效率提高
從結構上看,IPv6地址長度雖然增加了,但是報頭包含的字段減少了,一些可選字段被移到了IPv6協議頭之后的擴展協議頭中。這樣可以加快了報頭的處理速度,提高了路由效率。
支持自動配置與即插即用
IPv6地址的無狀態自動配置是它的一大特點,隨著萬物互聯的使得的到來,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終端都需要分配一個IP地址,如果按照傳統的分配地址的方法,將會給管理人員照成巨大的麻煩。IPv6地址的無狀態自動配置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在鄰居發現協議的支持下入網節點設備會根據本地鏈路上相鄰的IPv6路由器發布的網絡信息,自動配置IPv6地址和默認路由,無需人為干預。這樣極大的降低了維護的成本,提高了效率。
更好的服務質量
IPv6的報頭結構簡單,長度固定,這樣會有利于提高網絡設備處理效率。另外,新增的流量類型和流標簽的字段,使得鏈路上的各個節點可以識別出IPv6數據流的類型和優先級,從而實現快速轉發。
內置安全機制
IPv6具有內在的安全機制,可以理解成IPv6中集成了IPSec協議,使得加密、驗證和VPN變得更加容易。再加上全球唯一地址,使得IPv6能夠提供端到端的安全服務。
2.IPv6過度技術
現階段IPv4協議仍然占主導地位,要想全部實現IPv6通訊,成本過于巨大。從目前的狀態看IPv4和IPv6仍然需要共存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為了解決平滑過渡問題,人們采取了多種過渡技術。
1)雙協議棧技術
雙協議棧技術是指在設備上同時啟用IPv4和IPv6協議棧,也就是說每個節點既要同時開啟IPv4協議和IPv6協議。通訊過程中也是IPv4對IPv4,IPv6對IPv6進行通訊。這種技術只適用于節點本身,同時會消耗IPv4地址。所以只是過渡的早期階段應用最廣泛的過渡技術。
2)隧道技術
隧道是指將一種協議報文封裝在另一種協議報文中,這樣,一種協議就可以通過另一種協議的封裝進行通訊。IPv6隧道將IPv6報文封裝在IPv4報文當中,這樣,IPv6協議報文就可以穿越IPv4網絡進行通信。它的特點是要求隧道兩端的網絡設備能夠支持隧道及雙棧技術,而對網絡中的其他設備沒有要求,因而非常容易實現。因此隧道的方法也有很多,如GRE隧道,6to4隧道、ISATAP隧道等,這些隧道技術各有特點,所以應用的場景也不盡相同。
3)網路地址轉換/協議轉換技術
NAT-PT是指帶協議轉換功能的網路地址轉換器,通過修改協議報文來轉換網絡地址,使它們能夠互通。NAT-PT分為靜態NAT-PT、動態NAT-PT和結合DNS ALG的動態NAT-PT。這項技術不必修改已存在的IPv4網絡就可以實現內部網絡IPv4主機對外部網絡IPv6主機的訪問,且通過上層協議映射使大量的IPv6主機使用同一個IPv4地址,從而節省寶貴的IPv4地址。但是這也對NAT-RT路由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IPv6的部署應用
目前所有的過渡技術都不是普遍適用的,對于一個企業來說著重的要注意網絡的穩定運行,所以在IPv6部署的開始階段,首先要對企業網絡做一個整體的梳理和規劃,先升級其中的部分網絡,使其具有IPv6能力。當這些網絡運行穩定后,再逐步將IPv6的部署擴展到整個網絡,以保證網絡平滑過渡。
在過度的開始階段,首先應將部分出口路由器升級為雙棧NAT-PT,這樣可以同時連接IPv4 Internet和IPv6 Internet。然后把一部分分支網絡升級成雙棧,運行穩定后在升級其他分支網路。具有IPv6能力的分支網路可以直接使用IPv6協議進行通訊,這樣要比隧道穩定。路由方面,IPv6路由和IPv4路由是相互獨立的,所以互不影響。在連接Internet方面,可以通過ISP提供的IPv6的鏈路接入,或者利用6to4隧道技術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