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紹軍
摘要:隨著科技的進步,中國環保工程中水處理技術的發展速度逐漸加快。在水處理的過程中,超濾膜技術得到了非常廣泛的運用。對環保工程中的水處理技術展開分析,并結合實際提出超濾膜技術在水處理過程中的運用,希望為關注超濾膜技術的人群提供參考。
關鍵詞:水資源保護;水處理技術;超濾膜技術;超濾膜
引言
水資源在社會經濟的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工業的迅猛發展不可避免的產生了大量工業廢水,需要使用水處理技術才能恢復生態水環境的健康狀態。環境工程各種污水處理工藝也不停的推陳出新,其中超濾膜工藝的使用有了長足的進步,在各類工業廢水處理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1超濾膜技術概述
就當前而言,超濾膜技術由于在具體應用中所表現出來的優勢,逐漸成為常用的水處理方式之一,世界上多個國家對這一技術進行了有效利用。超濾膜技術可以有效地對水污染問題進行處理,在我國環境工程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和傳統水處理技術相比,該技術在實際應用中擁有更加強大的優勢。在過去對水源進行凈化時,往往會使用到消毒劑以及凈水裝置。這兩者雖然可以對水源進行一定的凈化,然而會給水質帶來一定的隱患。超濾膜技術的應用可以很好地解決傳統技術所導致的環境問題。除此之外,由于這種處理方式是利用過濾膜來對水源進行凈化,因此可以有效地將水源中的有害物質分離,滿足人們的用水需求。
2超濾膜技術在環境工程水處理中的具體應用
2.1海水淡化處理
全球淡水資源日益減少,而海水占據全球總儲水量的97.2%,是名副其實的液體寶藏,海水每年有450萬m3會被蒸發成為淡水,但是這些淡水中90%會通過降雨回到海洋,只有10%變成雨雪降落在大地上,可見單純依靠氣象循環產生的淡水量不足以解決淡水危機。海水是一種成分非常復雜的水溶液,大體可以劃分五類:主要成分為一些常量元素和金屬離子,通過初步的蒸餾就可以減少其大部分;另外包括可溶氣體、營養元素、微量元素和有機物質,使得海水無法被人直接飲用。超濾膜技術的應用大部分作用就是為了處理這些有機質和無機鹽,還有多種有害物質。海水淡化是一個龐大復雜的工程,各國都在海水淡化中投入了大量的研發精力,目前超濾膜技術已經能夠利用在海水處理過程中。超濾膜技術消耗能量低可以減輕能源成本、操作簡單便于設備做自動化處理、分離效果好使得海水中大分子顆粒能夠被隔離、附帶的化學物質能夠有效減輕海水的含堿量,并且超濾膜技術還可以和反滲透技術相結合,對于高渾濁的海水也能夠有效發揮作用,為海水淡化做出了極大地改善。
2.2廢水處理及飲用水凈化
中國的人口基數非常大,每個城市每天都會消耗掉大量的生活用水并產生非常多的廢水。這部分廢水只有經過處理之后才可以進行集中排放,否則就會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影響,同時對自然環境造成污染。使用超濾膜技術能有效凈化廢水,凈化后的廢水可以進行二次回收利用,從而減少水資源的浪費,減少環境污染。使用超濾膜技術處理廢水時能夠將廢水中的雜質、垃圾等元素全部隔離在超濾膜的外面,而使用超濾膜技術凈化后的水體則可以用來拖地、灑水等。除此之外,城市中居民的日常用水大多都屬于地下水,而地下水往往伴隨著大量懸浮物、微生物等一系列高分子物質。這部分高分子物質很多都會影響到人們的身體健康,所以在飲用地下水之前必須通過凈化的方式來保證飲用水的質量達到相應的安全標準。
2.3工業污染廢水處理
工業污染廢水種類較多,在對其進行處理時,需明確工業污染廢水類別,主要包括食品加工過程出現的污水、造紙廢水以及電鍍廢水等。針對食品加工出現的污水,常見的為飲料加工等產生的廢水,且該廢棄水體中常見固體廢棄物,在排放至水中時,不易打撈,難以實現廢水的有效分離。而在超濾膜技術的支持下,可有效解決上述問題,實現對污水中雜質的有效過濾。針對造紙廢水而言,在采用超濾膜技術對其進行凈化處理時,需要關注在造紙過程中常見的化學反應,其會導致后續廢水中存在較多化學元素,且不易分離,而在超濾膜技術支持下,則可實現對上述化學元素的精細化分離,從而達到凈化水質目標。針對電鍍廢水而言,在對其進行凈化處理時,面對較大的電鍍工業規模,必須關注其廢水中存在的重金屬離子成分,具體包括Cu重金屬離子、Al重金屬離子等。若對水中的重金屬離子無法實現有效處理,將導致電鍍廢水嚴重影響動植物的正常生存。和傳統的處理方式相比,超濾膜技術成本可控且使用規模較大。在具體對電鍍廢水進行處理時,可聯合使用超濾膜技術和反滲透技術。結合實踐情況來看,在處理電鍍廢水的過程中,可使用陶瓷膜技術,通過應用該技術,可有效截留氫化物與氧化物,且有效率可達90%以上。此外,在超濾膜技術支持下,還可將氨化物和氧化物懸濁液含量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從而盡量降低電鍍廢水對環境的不良影響。
2.4超濾膜技術應用在城市污水回收利用
城鎮化快速發展,城市人口大幅度的增長,城市污水的排放量遠遠超過城市環境的自然承載能力和環境的自凈能力,城市污水如果不能有效處理,直接排放到河流,則可能造成嚴重污染。將超濾膜技術應用到城市污水處理環節,在水里作用時間為12小時,重鉻酸鹽指數濃度在215-677mg/L之間,超濾膜工藝的濾水量重鉻酸鹽指數穩定在30mg/L上下;如果廢水中的氨氮含量達到了22.2-41.2mg/L之間,則超濾膜過濾水中的氨氮指標超過0.2mg/L,過濾率達到了90%以上,過濾后水的pH值在7.26-8.79之間,過濾后水的濁度小于0.5。通過超濾膜技術可以有效過濾居民生活用水、城市下水管道污水以及地面降水等城市污水,通過凈化處理以后,城市污水可以達到城市生活用水的標準,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
結語
環境工程水處理已經成為保護水生態平衡的重要舉措,在對具體的污染水源進行處理的過程中,應大力推廣先進的水源處理技術,即超濾膜技術。超濾膜技術的適用范圍相對廣泛,可將其應用在飲用水處理、含油廢水處理、工業污染廢水處理以及海水淡化處理中,針對不同的水源處理要求,技術人員應做好水質取樣檢測,針對性的制定超濾膜技術處理方案,確保通過處理后水質達到相關標準。
參考文獻
[1]郝曉明.環境工程水處理中超濾膜技術應用研究[J].環境與發展,2020(12):87-88.
[2]高艷龍.超濾膜技術在環保工程水處理過程中的應用思考[J].環境與發展,2020(12):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