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萬芹
摘要:關于農業技術推廣而言,它是我國科技興農的主要途徑,因此,我們需要以農業技術推廣做為基礎,進而在最大化限度中推動我國農業技術的發展和提高。因此在本篇文章中,我們主要是簡單的探討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模式。
關鍵詞:基層農業;農業技術;推廣模式
前言: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我們可以了解到在農業技術推廣方面。因為它的主體存在不同,這就使得目前已經成為多樣化的推廣。那么,在當前,就需要對農業技術推廣的概念進行了解,以此對農業技術推廣模式進行構建和分析。
一 農業技術推廣的概念
在這一個過程中,我們可以了解到關于農業技術推廣而言,它主要是指通過試驗、示范、培訓等內容,進而用作于種植業、林業、畜牧業等等,進而提高它的產中、產后全過程。因此,我們可以發現關于農業技術的推廣而言,它能夠在一定的程度上關系著我國農業生產和農業發展。只有當我們通過科學的推廣方式才能夠進一步提高農業技術。
另外,在當前我國的學術界將農業技術推廣的概念分為以下兩個方面:第一,通過先進的媒介技術在農村進行推廣農業,讓諸多農民能夠對農業技術有著一些全面的了解,進而提高他們的農業知識。第二,傳播最新的農業技術,讓農業的產量得到加強,以此在一定的程度上推動農民自主才參與到農業技術的推廣過程中。
二 影響到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的因素
(一)面對新技術時,諸多農民的態度較為保守
對于農業而言,它是一種較為弱勢的生產行業,這就使得我們在應用一種全新的技術時,容易出現一定的風險。另外,農業是一項十分容易受到自然災害影響的行業,在一項技術沒有豐富經驗時,諸多的農民往往不會輕易去嘗試,最后,因為我國的諸多農產品市場都是基于經濟調控的背景下,這就使得基層農業技術使用中的農民往往會采用觀望的態度,不會輕易接受基層農業新技術。
(二)應用新農業技術有著風險
對于任何一項新技術的推廣前期,我國相關科研部門往往都會做一系列的種植試驗,接著才會開展技術推廣工作。但是,當我們在將新的農業技術推廣到農業生產過程中,往往會因為受到生產環境的影響或操作方法的改變進而出現失誤,最后致使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最后,還有一點在于,我國目前在開展農業生產的過程中,都是以家庭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開展的,這就使得每一戶生產規模嬌小,那么在開展新技術的推廣過程中便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并且也很難讓農民感受到直觀的增產效果。
(三)農民推廣使用新技術具有困難
在這一個過程中,我們需要了解到對于農民而言,他們是農業技術使用的主體者。但是在農村中諸多的農民他們整體水平較低、學習能力較弱,這使得他們在應用新技術的過程中難以會存在理解能力較低的情況。另外,在部分基層農業推廣過程中,推廣人員在對技術開展推廣中,他們的積極性比較差,對一些先進的農業技術講解時缺乏必要的熱情,并沒有充分認識到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的重要性,這無疑就會使得嚴重阻礙著基層農業技術的推廣工作。
三 農業技術有效推廣方式
(一)公益型推廣模式
關于公益型推廣模式而言,它主要住的是依賴于國家構建的公共工業技術推廣體系。在該體系中主要由國家各個政府領導機構進行組成,由國家機構提供經費進而在最大化限度中推廣農業技術。因此,這就使得該模式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第一,資金方面具有一定的保障,能夠執行我國農業發展規劃,便于統一管理和.第二,推廣的方式主要是通過科技示范、技術培訓等等方面。第三,該模式它是屬于一種無償服務,能夠廣泛的應用在我國諸多農業地區中。第四,該模式主要由國家進行推動,這就使得覆蓋范圍十分廣泛,能夠較好的幫助更多的人們。
(二)科教型推廣模式
關于科教型推廣模式而言,它主要是以農業科研做為單位、農業大學做為主體,在基于我國相關部門的有效指導,進而幫助一些農業企業進行推廣和發展。該模式它的推廣主體有的與地方政府進行合作,有的是開展農業合作模式等等,進而通過相關的技術培訓、技術承包等方式已經推動科研技術的發展。另外,還有的直接將農業科技成果轉變為實物,利用價值規律以及市場調節機制,使得農業成果從進入到農戶中,以此推動發展。當前,這一種模式它能夠在最大化限度中發揮出農業科研機構以及農業大學的優點,進而幫助農業技術得到快速的傳播。
(三)相關部門應注重基層農業技術的推廣
在這一個過程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在基層的農業工作推廣過程中,它需要相關政府部門能夠起到重視,并且派出技術人員來開展農業推廣工作,這就能夠在一定的程度上解決農村信息交流不足的問題,進而有效的幫助到農民掌握并了解農業技術的理論以及生產技能。
(四)構建完善的農業社會保障措施
在整個農業生產技術中,它具有復雜性以及特殊性的特點,那么為了能夠較好的保障基層農業技術的開展工作,我們就需注重農民的社會保障工作,按照農民的實際情況制定出有效的社會保障措施,這樣一來就能夠避免農戶因在使用新技術時引發風險,進而為自身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有效的給予農民一定的資金以及技術幫助,才能夠讓他們放心的實施新技術推廣工作。
(五)加強農民技術培訓工作
為了能夠進一步的推廣基層農業技術,當地的相關部門需要充分的發揮出自身作用。在開展推廣工作的前期,需要積極的組織農民進行理論知識以及專業技能的培訓,提高他們獨有新技術的認識。另外,在開展技術培訓中,可以派遣一些專業人員在農田中手把手的教學和指導,這樣主要是為了能夠在最大化限度中提高農民的基層技術,以此推動他們對新技術進行推廣。
結語: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和提高,這就使得我國農業技術也在得到不斷進步。而基層農業技術它作為我國農業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對于它的推廣需要進一步研究,那么就可以從多個方面進行著手,一次推動我國基層農業技術的發展,進而保障我國農村經濟得到可持續進步。
參考文獻
[1]王欽.模式優化在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中的應用[J].江西農業,2018(10):130.
[2]湯培升.創新農技推廣模式 ?構建科技入戶長效機制——張掖市甘州區基層農業技術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項目實施情況綜述[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7(22):8-9.
[3]汪世鋒,孫增平,于敦洋.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模式選擇[J].農業與技術,2015,35(18):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