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祖君
一、背景與起因
國能常州發電有限公司除了管理人員、主機運行、熱工、電氣設備檢修維護是正式員工外,在機組維護、燃料生產、脫硫運行、保衛消防、后勤物業、環保設施、機動車輛維護等方面需要大量的外委單位配合。公司本部只有正式員工255人,但常駐常州公司的外來務工人員卻有近500人,是公司正式員工的兩倍多,加上臨時入廠協作單位,在機組檢修技改高峰期入廠外來務工人員更是達到800多人。這既為企業運營增加了便利,又給企業管理帶來了新課題。
二、做法與經過
(一)建立“協同化”黨建的組織和工作機制
常州公司在明確“協同化”黨建的思路之后,迅速成立了黨委領導班子成員為領導小組,各部門、黨支部負責人為工作小組的“協同化管理”組織機構。外委項目經理掛職常州公司對口部門副主任,兼任外委單位黨支部書記,公司則派出機電爐等專業點檢兼任外委單位班組的副班長,指導協助外委單位班組建立班委會,參與政治思想教育、安全教育、日常管理、技術培訓等工作。雙方生產、管理人員合署辦公,外委單位項目負責人和部分班組長參加企業例行會議,外委單位黨支部負責人參加公司月度例會,參與日常工作部署與檢查,建立起一體化的指揮和協調機制。
(二)實施“三個協同”搭建管理架構
為了讓常駐外委單位更快地融入企業一體化管理,常州公司逐步實施黨建協同、組織指揮協同和班組建設協同,有力促進了外委單位與企業的相互融合。
1.實施黨建工作協同。常州公司黨委針對外委單位黨員游離在黨組織之外,組織覆蓋不到、教育影響不到、管理延伸不到,黨的觀念、黨員意識逐步弱化,自我要求、自我約束逐步放松,很難發揮模范帶頭作用,黨的建設存在弱化、淡化、虛化、邊緣化問題。深入所有常駐的外委單位,進行摸底調查,掌握外委隊伍中黨員基本情況,與長期協作的外委單位黨組織積極溝通協商,達成統一共識,把電廠“圍墻內”的流動黨員納入公司黨委的統一管理,成立駐常單位黨支部。選優配強支部書記和委員,為黨支部配備功能齊全、設施完備的黨員活動室,指導其加強黨支部標準化建設,督促其嚴格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制度。常州公司黨委引導外委單位黨支部圍繞疫情防控、機組檢修、迎峰度夏、發展轉型等階段性中心工作,開展黨員“亮身份、樹形象”活動,抓好外委黨員設崗定責,在外委工程中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2.實施組織指揮協同。常州公司主要領導進行協同模式頂層設計,構建由電廠生產部門、外委單位項目部組成的發電生產管理系統,雙方互派管理人員交叉掛職。其中主機維護項目部經理掛職常州公司設備管理部副主任,燃料維護項目部經理掛職常州公司燃料生產部副主任,常州公司則派出了機電爐等專業點檢兼任外委單位項目部班組的副班長,指導協助外委單位班組建立班委會,參與安全教育、日常管理、技術培訓等工作。在考核激勵方面,每月將外委單位績效納入統一考核,獎優罰劣,公平公開。
3.實施班組建設協同。常州公司黨委針對外來務工人員絕大部分都在班組一線的情況,以創建江蘇公司星級班組為契機,將常駐的外委單位班組納入班組建設統一管理。指導外委單位班組建立班委會,配齊專兼職“五大員”,明確各自職責。組織安監、人資、綜合、政工等職能部門,定期對外委單位班組的安全管理、技術培訓、民主管理等方面進行檢查指導,促進外委單位班組發揮好凝聚工人、落實指令、促進和諧的“細胞”功能。在班組建設考評中,對外委單位班組與內部班組一視同仁,按照同樣的標準進行布置、檢查與考核。
(三)突出“三抓”助推協同管理
1.抓黨建引領。常州公司黨委把全面從嚴治黨作為政治責任,將黨建工作與企業中心工作有機融合。組織外委單位及公司所轄全體黨員開展全面深入的學習教育,同時圍繞機組檢修、迎峰度夏、重大保電任務、疫情防控“一防三保”等重點工作,開展“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崗位建功和主題黨日活動,發揮黨員責任崗、黨員示范崗的先鋒模范作用,將“學”之所得轉化為“做”之成效。落實“兩個責任”履職匯報和評價機制,完善警示和誡勉談話機制。通過述職述廉、執紀問責、群眾監督,組成全覆蓋的監督網絡,圍繞燃料、工程、物資等重點領域和黨員干部等重點人員,開展重點監察,形成了“勤廉”的風氣。
2.抓文化凝聚。常州公司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外委單位和全體職工中廣泛開展征文、讀書、演講、攝影比賽、道德講堂等活動,推進企業文化建設。積極搭建平臺,引導外委單位人員參與仿真機競賽、小指標競賽、發電量專項競賽、燃煤采制化競賽和“電氣運行千次操作無差錯”等各類勞動競賽、合理化建設、班組QC活動,充分調動廣大外委單位職工積極性、主動性。先后成立6個文體協會,每年舉辦“職工文化年”系列活動,邀請外委單位人員與常州公司職工一起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
3.抓人才培養。常州公司高度重視人才隊伍的培養,依托原有資源精心打造了人才工作室、仿真機室、教培室及職工書屋四個學習培訓基地,通過開展名師講堂、師徒結對、技術攻關、職工互動、仿真訓練等多種形式,全面推動外委單位人員和本公司職工的教培工作開展,著力培育關鍵崗位后備人才和市場營銷方面的人才,建設一支既懂技術、又懂市場的復合型人才隊伍。
三、成效與反向
“協同化”黨建,充分發揮了示范帶動作用,大力推動了常州公司各項重點工作,企業生產經營工作呈現良好態勢,促進了一流企業建設。公司先后獲得“全國工人先鋒號”“全國五一勞動獎狀”“中國電力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明星企業”“集團公司五星級企業”“集團公司首屆文明單位”“集團公司先進基層黨組織”等一系列省部級以上榮譽稱號。
四、經驗與啟示
1.人員配置,是做好“協同化”黨建的基礎。黨委選優配強外委單位黨支部書記、支部委員和黨小組長,加強政治理論和業務能力的培養和鍛煉,為黨支部生命力和戰斗力的有效發揮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2.全員參與,是做好“協同化”黨建的根本。黨委組織的所有黨建活動都引導外委單位黨員參與,充分尊重支部黨員意愿、廣泛貼近支部黨員需求,有效地激發了支部黨員參與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了外委單位黨支部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