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國媛
摘要:現階段我國部分農村地區集體經濟組織在會計核算工作當中出現會計核算管理意識淡薄、缺乏完善的會計工作管理體系、人才隊伍建設不足、缺乏有效的過程監管、混亂的會計工作開展等問題,極大的影響了我國廣大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以及廣大農民群眾的核心利益獲得。因此,基于現階段我國部分農村地區集體經濟組織出現的各類問題,本文首先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的現狀及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有效解決和完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核算工作存在問題的具體方略。
關鍵詞:農村;會計核算;集體經濟
引言:我國積極推動農村地區朝現代化、科技化、和諧社會的發展與建設過程中,要求廣大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能夠不斷地提高財務工作的管理效率、會計審核工作的質量、財務部門工作人員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一、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核算管理發展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1.1 發展現狀
我國廣大地區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政府的強有力引導下,在農村基層已經建設和完善農村集體經濟體制制度,并配套完善了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相關的財務制度以及會計核算制度,并在廣大農村地區普及對于財務管理以及會計核算的相關面的概念宣傳,來增加農村地區基層組織以及廣大農民群眾的重視力度。但是由于我國農村區域的范圍較廣以及部分地方政府的監管不足,導致部分農村地區的集體經濟組織會計核算以及財務管理制度并未得到有效的落實和發展,而且所實行的操作管理以及會計核算制度缺乏針對性與可行性,極大的造成了我國部分農村地區集體經濟的發展出現了巨大的財務管理工作的問題?,F階段我國農村集體經濟主要采用的會計核算以及財務管理的制度,大多是以當地的經濟發展特點來作為制度建立的基礎與參考,我國廣大農村地區主要呈現多元化的會計相關管理制度的發展模式,并且現階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核算的主要特點以會計代理形式為主。會計代理形式在農村地區主要分為村部和鄉鎮對應的獨立會計核算機構代理核算以及會計核算中心代理核算兩種形式。無論是村部獨立會計核算機構代理核算會計形式還是鄉鎮會計核算中心代理核算,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核算管理工作當中發揮的作用有限,所以導致會計核算管理工作當中出現以下五大方面的問題。
1.2 運行存在的問題
1.2.1 會計核算管理意識淡薄
許多農村集體經濟會計核算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由于自身管理能力與會計核算和專業知識的不足,再加上對于農村集體組織財務管理項目的內容缺乏了解與開闊的眼界,所以導致部分農村地區財務管理人員在落實會計核算管理項目工作當中,不僅缺乏對于工作探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出現部分農村地區會計核算管理工作的混亂。而且部分偏遠地區的農村干部本身就缺乏對于管理意識的了解與掌握,所以導致對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開展的各項會計核算管理工作無法起到有效的引導,整體的工作質量和實際的工作效率也就難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和發展。最后,廣大農村地區的農民群眾由于文化水平普遍較低,所以對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管理工作缺乏過程的了解以及工作的清晰認識,導致會計部門的工作人員在進行會計核算工作時很難得到村民的配合與支持,阻礙了會計核算工作的開展與質量提升。
1.2.2 缺乏完善的管理體系
現階段,我國部分農村地區的集體經濟組織缺乏完善的會計核算制度,在會計核算工作開展過程中缺乏專門部門來進行問題的處理與管理機制的確立,導致會計原始憑證以及賬本不清晰的問題的屢屢發生。而且部分農村地區村級會計部門不僅缺乏專業發票的配備,同時還會建立配套的工作部門來進行專門發票的驗收管控,導致會計核算以及款項進出管理機制形同虛設。再加上部分農村地區集體經濟組織會計核算管理仍然采用過去計劃經濟的老舊經營模式和財務管理框架,導致許多財務管理工作以及會計核算流程流于形式且缺乏監管。而且部分農村地區集體經濟組織直接采用會計集中核算的方式來進行財務工作的落實,而缺乏單獨設立單獨的財務部門來進行財務工作和會計核算工作的開展,弱化了財務管理角色,導致農村會計核算工作缺乏規范的體系建設下而出現諸多核算工作的缺失和問題發生。
1.2.3 人才隊伍的建設不足
許多農村集體經濟財務部門的工作人員直接是由過去農村經濟工作組織人員進行抽調和委派,對于財務管理和會計工作缺乏專業素質以及辦理流程的了解與掌握,導致農村集體經濟財務工作業務水平和政策水平依然停留在傳統的模式上,財務工作的質量較低。再加上許多農村經濟組織會計人員還需要兼任其他的農務工作,導致會計隊伍不穩定的背景下無法進行長期的會計核算技能以及財務管理知識的培訓與學習。最后,大部分的農村集體經濟會計人員在崗位上并未繼續進行再教育,導致對于市場上財務管理的新技術,新方法,新手段以及國家關于財務管理的相關法律變更都缺乏及時的了解和掌握,導致在采用過去老舊的財務管理意識和操作技術來應對不斷豐富和發展的財務管理新問題時,容易出現財務工作混亂以及工作效率與質量急劇下滑的問題出現。
1.2.4 缺乏有效的過程監管
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是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是我國憲法所明確規定的,但是對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社團法人和其他經濟組織的定位在法律政策上,仍存在針對性的法律來約束農村集體經濟生產經營活動的組織和財務管理工作。同時,在企業或集體組織內部健全強有力的審查與監督機構是切實保障財務管理工作開展以及執行效果的重要基礎。但是現階段仍有部分地區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缺乏配套的經濟活動監管部門,也就導致這部分地區的會計核算管理制度在缺乏有效的監管部門約束下無法形成強有力的執行效果和工作效率提升。雖然我國黨中央和國家部門不斷地完善農村財務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但是由于缺乏對于相關法律法規的配套監管與管理制度,導致在部分地區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核算管理出現的違規違法行為,在處理上缺乏公平性與嚴肅性。最后,對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管理部門的責任劃分缺乏明確,集體經濟組織財政大權在黨支部領導和村委會之間進行爭權奪利和相互推脫責任,嚴重影響了農村經濟組織財務部門的工作開展以及監管制度的落實與完善。
1.2.5 混亂的會計工作開展
部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開展的工程建設當中,缺乏詳細、準確、規范的合同格式和驗收流程,同時也缺乏專人簽字和統一憑證來對工程的款項進入進行審核。而且一些農村經濟組織村部賬戶只設立現金賬,而對于無資產賬本缺乏設立與管理,導致財務總賬缺乏專人進行財產登記管理和負責。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對于農村土地,房屋,設備的管理,如果缺乏對于農村集體資產的有效管理以及賬本的明確,容易出現村干部公款私用、非法占有公共資產、集體資產流失的問題出現。
二、完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核算管理具體對策與方略
2.1 提高現代化的財務管理意識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部門領導以及負責人必須要認識到,完善集體經濟組織財務管理模式、會計核算制度、審計制度、民主理財制度等制度優化改革是有效保障集體經濟資產、應對經濟犯罪、實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發展目標的重要策略。同時,廣大農村地區的財務部門也要積極響應國家下達的各項激勵政策以及健全和完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核算管理制度,切實通過合理的績效考核與監管制度來保障會計工作人員在崗位上的職能發揮。
2.2 健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配套的財務管理制度
首先要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村部獨立會計核算代理機構健全和完善大會集體決策制度,由村民大會來進行集體討論與村級相關財務工作以及廣大村民集體利益的相關重大事項,確保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重大事項由集體討論取代過去由農村干部直接決定的模式,并將集體大會討論的結果在公示欄進行公開展示。其次,對于農村經濟組織會計核算制度要結合最新的核算模式以及管理方法來做好會計工作的核算以及會計過程監管和檔案管理工作。對于《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關于財務管理的相關內容要求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相關干部要及時地學習,并結合本村實際的財務管理基礎來進行相關內容的落實。對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開展的財務活動(籌資活動、收益分配活動、投資活動)要確?;顒勇鋵嵉囊幏扼w系建設;再者,農村干部要避免在財務管理工作當中出現白條白單的行為,通過統一的農村票據憑證管理來開展農村集體經濟會計核算工作;最后,要在農村集體組織通過構建科學合理的資金管理制度來嚴厲打擊部分村干部利用職權進行違法違規的行為(私立小金庫、強占公共資源等),確保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集體資產能夠得到有效的加強管理和使用,切實保證農村集體資產的利用效率提升和整體價值的增值。
2.3 財務工作的監管約束機制的建立
首先要確保我國廣大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能夠積極落實我國關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相關的各項政策法規,確保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管理以及會計核算工作能夠在良好的工作環境下進行開展。其次,要在廣大農村地區建立民主理財小組,通過適當的賦予這些理財小組參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工作的權限,來發揮這些民主理財小組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工作管理過程中的監督和檢查職能,或是在農村地區定期開展關于理財為主題的集體大會和財務會議,通過集體討論和上級領導指導的方式來完善農村地區財務管理監督體系的建設;再者,還要完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外部監管機制的完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上級經濟管理部門,要不定期的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工作進行專項檢查和抽查,對于檢查過程中出現的村級財務工作問題要進行及時的專項問題分析研究,并結合村級農村集體組織的實際情況來針對性的提出解決措施;與此同時,鄉鎮相關審計部門還要加強對于村級集體組織財務管理工作的審計監察,通過對村集體財務收支情況、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與使用情況、村干部經濟責任等相關工作的審計監察,通過不斷地完善村級干部績效考核制度(將財務工作工作效率與村干部待遇掛鉤)來加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村干部的工作積極性。
2.4 財務會計工作人員綜合素質的培養
在廣大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落實科學合理的集體經濟組織會計核算工作制度和健全管理體系的成敗與否,決定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高低。因此,必須要確保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要加強對于會計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培養以及人才隊伍建設。首先要提高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部門崗位門檻,要求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工作應聘者不僅具備較強的會計審核專業知識和一定的工作經驗,同時還能對于計算機技術知識具備較強的掌握能力;對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部門在崗人員也要定期的加強關于現代審計技能以及計算機知識的培訓與技能交流會,并對參加培訓的在崗人員進行業務技能和計算機財務管理系統軟件操作考核。再者,要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建立崗位責任制度和貫徹崗位分離原則,明確財務部門工作人員職責并限制其責任范圍。并對財務部門的工作流程(數據錄入、處理、修訂、審核)細化到個人,并且各項財務工作的業務開展必須要同時由記錄人員,審核人員,主管人員進行共同簽字后方可生效,禁止出現財務工作出現不規范操作的行為。
三、結束語
針對現階段我國部分農村地區集體經濟組織存在的會計核算工作出現的問題,要求相關單位和負責人能夠提高現代化的財務管理意識、健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配套的財務管理機制、財務工作的監管約束機制的建立、財務會計工作人員綜合素質的培養等方法來實現提高廣大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核算工作效率,切實為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農村經濟的發展、廣大農民群眾的核心利益的獲取提供切實有效的制度保障。
參考文獻:
[1]史俊清.基于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JC社區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管理研究[D].沈陽農業大學,2019.
[2]趙陽,郭文芳,吳曉佳,張海陽,王剛,洪榕山.蹄疾步穩加大改革力度——關于山東、湖南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情況的督查報告[J].農村經營管理,2019(03):24-25.
[3]鄔豐羽.農村集體經濟發展中的縣(區)級政府作用變遷及其動力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20.
[4]宋志明.基于鄉村振興背景的山東省農村集體經濟審計模式創新研究[D].山東農業大學,2020.
[5]卓拉.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管理問題研究[D].內蒙古農業大學,2019.
[6]王夢然.東營市墾利區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9.
[7]李珍剛,羅華林.走出困局:民族地區農村集體經濟回歸與成長中的公共治理——以廣西德保縣東凌鎮新屯村為例[J].貴州社會科學,2018(01):139-147.
[8]陳美球,廖彩榮,劉桃菊.鄉村振興、集體經濟組織與土地使用制度創新——基于江西黃溪村的實踐分析[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8(02):27-34+158.
[9]蘇會,胡乃元,趙敏.鄉村振興視野下貧困地區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路徑——基于山西省32個貧困縣185個村的調查[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2(04):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