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珊珊
摘要:隨著中考語文試卷中閱讀量日益的增加,對學生語文閱讀能力要求變高,為了適應初中語文閱讀方面發展的趨勢,整本書閱讀越發的重要。在教學實踐中,通過任務驅動的教學法使學生讀之有效,提高閱讀的深度和廣度,提高理解能力,養成好的閱讀習慣。本文對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的教學進行探討和研究,以更好發揮任務驅動法的功效。
引言:閱讀是打開新世界的大門,加強閱讀教學的重視是教師們已經達到的共識之一,在教學實踐中將整本書閱讀有效的展開,成為適應新時代新形勢發展的必然選擇。以下針對該方法的實踐作出如下探究。
一、整本書閱讀的現狀
首先,很多初中語文教師對整本書閱讀的觀念較為守舊,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與時俱進。也沒有重視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同時在教學中方法較為欠缺,布置作業時較為零散,探究方向不明確,在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時也沒有明確的指導,使得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較為緩慢[1]。
二、任務驅動法在整本書閱讀中的應用
(一)結合教材設立問題,培養學生閱讀興趣
在初中階段,學生在學習時自制能力較差,因此,在整本書閱讀中要進行任務的布置,通過設立問題等方式培養學生閱讀興趣,使學生在閱讀中建立我要讀的主動性與積極性,真正產生對閱讀的熱愛。很多學生認為整本書都去閱讀的話比較枯燥,有抵觸心理,與之相反,興趣有助于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推動閱讀水平的提升,而且只有真正的擁有興趣才能夠堅持并養成閱讀的好習慣。所以在初中階段,語文教師要著重培養學生對整本書閱讀的興趣,教師可結合教材已有的內容,設計相關的問題,激發學生閱讀欲望。如果只是簡單介紹書的內容的話,無法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通過趣味性的問題,反轉性的提問和波瀾曲折的重點情節篩選,能夠誘發學生想要一探究竟的心[2]。
比如在初中七年級部編版教材老舍的《濟南的冬天》這一內容學習時,這篇文章的描寫景物的手法應用的非常合宜,而且極其細膩,通過情景交融全面的表達了作者對濟南的熱愛之情,教師可對作者進行介紹,老舍是人民藝術家般的作家,而且自然而然地引導學生去閱讀《駱駝祥子》。這是老舍先生的長篇小說的代表作,講述了車夫祥子極為波折的人生經歷,教師可提問學生是否被人起過外號,當時的心情如何?并告知老舍這本書的名字,就是主人公的外號,由此來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為什么會起這樣的外號呢?引發學生閱讀熱情,通過對主人公心理活動的探究,使學生去閱讀本書,并且將主要的情節也可以進行簡單的鋪墊和介紹,使學生更好的掌握整本書的情感,閱讀能力得到提升。
(二)引導學生彼此交流互動,提高協作力
通過相關調查顯示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因為與閱讀目標脫離,在閱讀時會違背了起初閱讀的初衷,經常是以大略閱讀為主,無法真正的發揮整本書閱讀的價值性。初中學生的認知水平、思想都并不成熟,很難多角度的進行閱讀,因此就需要初中語言教師在學生進行閱讀過程中進行相應的指導,并且引導學生彼此進行互動和交流,通過各自想法的分享,也能夠拓寬角度,提高在閱讀中作為教學主體的參與感,使學生具備更加積極的心態,思維能力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彼此之間取長補短,通過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更好的在閱讀中獲得良好的閱讀成果[3]。
例如在學習部編版初中七年級《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一內容時,因著這是一篇回憶錄的題材所記錄的散文,是關于童年趣味的生活。這篇文章也是收錄在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之中,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去閱讀《朝花夕拾》,真正的了解魯迅先生以及其童年時的經歷。教師可以在閱讀思路引導時,讓學生多與他人交流在閱讀中所存在的疑問,比如在關于《藤野先生》閱讀時,作者為什么會舍棄醫生的職業,卻選擇文學創作呢?以及作者對主人公的情感如何?在閱讀時教師可以賜予學生權利進行自主閱讀和交流,并且可以在較為有益的作品中進行選擇,使得學生更加具有主動性,而不是被動的被要求著進行閱讀。在閱讀過程中教師要發揮重要的指導作用,鼓勵學生,并經常與學生進行互動和交流,啟迪學生的思維,使閱讀環境更加輕松愉快,初中階段的學生普遍喜歡受到鼓勵和表揚,所以教師要經常的對態度端正的學生予以鼓勵,以引發其他學生的重視,使得學生在整書閱讀中閱讀質量得到提升。
(三)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閱讀觀念
在整書閱讀過程中閱讀能力的提升及其的關鍵,首先只有學生擺正態度,才能夠達成閱讀的良好果效。初中階段相比小學階段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因此只要是不太過晦澀難懂的文章,學生都能夠達到很好理解的狀況。太過容易也不易于激發學習閱讀興趣,所以教師要選擇具有挑戰性的書籍讓學生進行閱讀,以真正的發揮其好勝心和征服欲。教師可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的進行安排,設立相應的閱讀目標和計劃,使學生能夠真正的提升閱讀能力,并且樹立閱讀的基本意識和觀念,教師可以讓學生準備一個語文積累本,在積累本上將所閱讀的好的內容進行記錄,使寫作能力得到提升,發揮語文整書閱讀的價值性[4]。
例如在《秋天的懷念》這一教學內容中,該篇作品情感表達極為真切,教師可引導學生閱讀《史鐵生作品選集》,通過整書閱讀,幫助學生從另一個角度看世界,通過殘疾人對自身的認知和對生命意義的探討,增進學生對愛的理解。教師推薦學生看一些如此類的真正有益的書籍,使學生通過閱讀自身得到成長,并且提高閱讀能力和閱讀意識,樹立正確的閱讀觀。
總結:因為教育新形勢的發展,讀書閱讀過程中,教師的指導作用越來越關鍵,不僅要與生活有益的結合,而且還要讓學生通過閱讀使自身閱讀能力得以提高,閱讀興趣得以提升,為今后的學習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葛眾愛.初中語文任務驅動下的深度閱讀[J].語文課內外,2021(5):174.
[2]李妍.任務驅動策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語文課內外,2021(2):37.
[3]金晨.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研究[J].科學咨詢,2020(17):126.
[4]孫愛花.基于整本書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研究[J].科學咨詢,2020(16):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