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鑫 劉永


摘要:目的:探討低劑量多層螺旋CT掃描對肺磨玻璃結節的診斷價值。方法:對東營市某三甲醫院自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確診的80例肺磨玻璃結節患者,均進行低劑量、常規劑量多層螺旋CT檢查,比較這兩種檢查方式對于肺磨玻璃結節的檢出率、病理診斷的符合率。結果:低劑量和常規劑量的檢出率分別為80%和81.25%,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病理診斷比較,惡性(76.74%VS79.07%),良性(75.68%VS78.38%)的符合率,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低劑量多層螺旋CT用于診斷肺磨玻璃結節時,可以確保診斷的準確率,且能夠降低輻射劑量,對患者的輻射損傷更小,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多層螺旋CT;低劑量;肺磨玻璃結節
原發性肺癌最重要的影像學表現為肺磨玻璃結節影,這對疾病的診斷和評估具有指導性[1]。病人確診肺癌后的生存期較短,這與病人的具體診斷時期以及病情的發展程度有關。所以說,盡早發現疾病、盡早診斷可以很好的對患者進行治療,提高其生存率,提高治療效果。
1 ?研究對象
1.1 ?病例來源
選取自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在東營市某三甲醫院收治的肺磨玻璃結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研究對象中男性46例,女性34例,年齡33~78歲,平均年齡(58.65±9.22)歲,惡性43例,良性37例。
1.2 ?納入標準
(1)確診為肺磨玻璃結節患者;
(2)結節直徑在3cm及以下;
(3)臨床資料有效且保存完整者。
1.3 ?排除標準
(1)有精神疾病者;
(2)合并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
(3)惡性疾病;
(4)拒絕或中途退出本次研究者。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工具
采用多層螺旋CT掃描機(生產廠家:Philips Medical Technology,型號:PhilipsCT)對患者進行掃描。
(1)常規劑量多層螺旋CT檢查參數:管電壓125kV,電流250mA,層厚、重建間隔及螺距設定與低劑量檢查參數相同,檢查范圍為整個胸部。
(2)低劑量多層螺旋CT檢查參數:管電壓125kV,管電流50mA,層厚5mm,重建間隔1.5mm,螺距0.938:1,檢查范圍為整個胸部。
2.2 ?病患檢查操作及影像觀察
檢查中,病人保持正常的仰臥位,雙手舉過頭頂。先進行常規劑量掃描,從病人的胸廓逐漸向肺底部掃描,再由檢察人員按照身體質量指數(BMI)的不同進行低劑量掃描。所有檢察人員均經過嚴格培訓,由臨床上經驗豐富的主任醫生進行CT影像資料的觀察,觀察并記錄肺磨玻璃結節的形態、位置、密度、內部及邊緣情況。并將檢查結果與病理診斷結果作對比,確定檢查的符合率。
體質量指數(BMI)的計算公式:BMI=[體重(Kg)/身高"(m*)]。亞洲成人BMI小于18.5為偏瘦型,18.5-24.9為正常,大于25為偏重型。
2.3 ?觀察指標
(1)檢出情況:比較兩種方式對肺磨玻璃結節的檢出率
(2)診斷符合率:以病理診斷為金標準,計算兩種方法診斷肺磨玻璃結節的符合率并進行比較[惡性、良性]。
2.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軟件處理數據,( )、%表示計量資料與計數資料,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 ?研究結果
3.1 ?低劑量和常規劑量掃描的檢出情況比較
多層螺旋CT低劑量掃描發現肺部磨玻璃結節64例,常規劑量掃描下發現65例,低劑量和常規劑量掃描對肺磨玻璃結節的檢出率之間沒有顯著差異(P>0.05) ,見表1。
3.2 ?低劑量和常規劑量掃描與病理診斷符合率的比較
與病理診斷比較,多層螺旋CT低劑量、常規劑量掃描對于肺磨玻璃結節性質診斷符合率分別為惡性76.74%vs79.07%、良性75.68%vs78.38%,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4 ?討論
4.1 ?低劑量和常規劑量掃描檢查肺磨玻璃結節的圖像比較
研究發現,低劑量下的圖像中空間分辨率比常規劑量下的要弱,從研究中可以發現,兩者在診斷肺磨玻璃結節的檢出率方面無顯著差異,且與病理診斷符合率之間也無顯著差異,說明多層螺旋CT低劑量與常規劑量對肺磨玻璃結節的診斷價值相當,兩者都能得到清晰的圖像,保證診斷的準確性。且使用低劑量能降低患者所受輻射劑量,對患者身體危害更小。
4.2 ?多層螺旋CT在診斷肺磨玻璃結節中的優勢
較其他影像學手段,CT在診斷早期肺癌具有顯著優勢,是臨床上診斷疑似早期肺癌的常用方法,但需要注意CT診斷的輻射風險。隨著多層螺旋CT的普遍應用,肺結節的檢出率也不斷上升,從而肺磨玻璃結節的檢出情況更明顯。肺磨玻璃結節的影像學征象不夠典型,且生長緩慢,良、惡性鑒別困難程度大,目前,在肺磨玻璃結節的處理,是臨床醫生所面臨的棘手問題。
參考文獻:
[1]袁蘇東.多層螺旋CT低劑量掃描在肺磨玻璃結節檢查中的應用研究[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20,4(8):115-116.
[2]葉秋豐.低劑量多層螺旋CT在肺磨玻璃結節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探討[J].現代醫用影像學,2020,29(8):1468-1470.
通訊作者簡介:
劉永(1982-),男,碩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為中醫治則治法理論與臨床應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