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
摘要:單純“報紙思維”模式、干部能力作風問題和制約報社文化產業轉型發展中的問題及根源,成為媒體融合改革實踐中的三只“攔路虎”。本文闡述這三個問題的主要表現形式、形成的根源和破解方法,以期找到媒體融合發展正確思維的辦法與路徑。
關鍵詞:報紙思維;媒體融合;文化產業轉型
加快推進媒體融合發展,構建全媒體傳播格局,是當前傳統媒體適應全媒體時代傳播趨勢,回應時代挑戰的必由之路。綜觀各地市級黨報媒體融合發展,都經歷了或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媒體融合改革。在媒體融合改革過程當中,大都面臨三個突出的問題,需要花大力氣去破解。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改革進入尾聲破解這三個問題需要攻堅的力度越大。這三只“攔路虎”即是單純“報紙思維”模式、干部能力作風問題和制約報社文化產業轉型發展中的問題及根源。
一、破除單純的“報紙思維”模式,樹立全媒體工作思路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單純的“報紙思維”模式或以“報紙思維”為主導的思維模式,與時代潮流格格不入必將為時代所摒棄。破除“報紙思維”模式,樹立全媒體工作思路,是當前一些報社進行媒體融合改革過程中首當其沖的任務。
“報紙思維”模式主要表現在內容生產和文化產業轉型兩個方面所產生的不利影響,進面嚴重制約全媒體發展進程。一是“報紙思維”模式在內容生產方面的不利影響。一些報社“報紙思維”依然占居主導地位,對擁抱互聯網、占領移動端、掌控數據庫、打造全媒體缺乏緊迫感和危機意識。與全媒體內容生產方式格格不入。比如,報道方案往往做得很好,規定什么時候稿件要及時發到新媒體,結果到了晚上稿子才出來,也就是上午采訪、晚上寫稿、第二天見報,這樣以“報紙思維”主導的操作流程嚴重滯后于全媒體內容生產的要求。而現代的信息傳播是即時傳播。思維沒有跟上,一種慣性的、骨子里的還是“報紙思維”,而全媒體首先出的是音頻和視頻,很多時候都落后了。這種“報紙思維”制約的一個是在傳播時間上,另一個是在產品內容上。二是“報紙思維”模式嚴重制約文化產業轉型。有的報社產業轉型實效不夠,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還是受“報紙思維”的制約。。如果一家報社的經營創收依賴廣告收入現在的百分之七十以上,那么這家報社是比較危險的,必須依靠廣告以外、非報經營來產生收入。這個觀點,西方媒體早在二三十年前就已存在了。從當前國內外媒體融合轉型的成功案例中可以看出,非報經營方向,絕對是未來的方向,而且要把傳播力變現、把影響力變現,這才是真本事。
破除單純“報紙思維”模式,樹立全媒體思維模式,必須從三個方面著手。一是要破畫地為牢思維。報社部門之間、記者之間既要劃線,但又沒有線。劃線是要求把這塊責任地種好,沒有劃線是為了更多地合作。責任上是有所邊界的,但合作和交流是沒有邊界的。如果這個邊界不打通的話,會產生許多問題。傳統媒體內容生產和新媒體內容生產如果始終保持邊界的話,就融合不了,不可能生產出很好的產品。二是要破“報紙思維”。不把內容變現、不把思路變現、不把創新意識變現,是賺不到錢的,像過去那樣靠喝酒、靠關系搞經營是有限的,過去的廣告員普遍不適應現在的形勢就是這個原因。所以改革這條路是對的,是順大勢的。在改革這條路上,肯定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有認識問題、有體制磨合不夠問題、管理問題,這些都是運行中的問題,只要方向不錯,目標不錯,在運行中,這些問題是可以調整解決的。三是要破工作方法之冰。報社要建立和完善激發員工內生動力的體制機制。讓員工從要求干事變成自己愿意干事,那就沒有干不好的事情。從機制上進行改革,管理機制、分配機制將會產生無窮的力量。要樹立全媒體工作思路,建立全媒體工作流程。
二、提升能力作風,完善崗位職責
如何既讓媒體融合改革平穩又能創新發展,對一個團隊的領頭人要求將會更高。我們深刻地意識到,在改革過程中,干部能力作風好壞直接關系到事業的興衰成敗。一是全面梳理完善崗位職責,定崗定責到人。報社相關職能部門應重新對各個崗位的職責進行明晰,在相關制度條例框架下將制度責任再細化,定責任不能只到部門,責任落實不能出現斷層的狀況,而要細化到工作中各個環節,將責任落實到每個人,真正實現“定責”。二是制訂干部考評制度,解決干部能上不能下問題。按照采編、經營、管理三大類型崗位,制訂考核制度,一年或者兩年一考核,考核不合格的轉崗,真正實現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三是建立工作進度定期通報制度,強化監督問責。
三、查找制約報社文化產業轉型發展中的問題及根源,制定辦法和措施
報社文化產業轉型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表現為:一是平臺發展差距明顯。媒體轉型發展存在諸多困惑,這是所有傳統媒體共同面臨的難題。目前,地市報經營創收主要還是依靠傳統媒體,但新舊媒體融合發展,向新媒體轉型是大趨勢。二是平臺創收能力不足。轉型發展上的差距,還體現在“非報收入”增長不足上。近幾年來,有的地市級報社“非報收入”也有一定的增長,增長的途徑主要是依靠活動創收、網站和微信公眾號代運維,以及少量的短視頻等新媒體產品制作,依靠新媒體平臺來穩定增加收入的能力明顯不足。三是報紙配套企業面臨困境。隨著報紙發行量銳減,發行、印刷等配套企業生存面臨困境。在“養隊伍”與降成本之間如何作出選擇,是報社面臨的一個新問題。
推進報社文化產業轉型發展當從以下幾點下功夫:一是加快轉型,創新發展。加強平臺建設,在新媒體領域占領新陣地,打造新優勢,要運用好“兩微一端”新媒體平臺,同時通過運用抖音、快手等大眾化新媒體賬戶,擴大影響力,形成自身新優勢,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二是整合資源,提高效率。針對紙媒大幅度收縮的新形勢,有必要研究相關伸延產業的收縮與整合問題。通過一體化整合,實現效率提高,綜合治理。三是培養和引進人才,解決新媒體人才匱乏問題,加強在職培訓力度,使從業人員不斷適應媒體轉型發展的要求。四是深化改革,加強管理。引入科學高效的管理機制,處理好宏觀控制與微觀搞活的關系。
參考文獻:
[1]高國專、鄒圣旺:《建“四全媒體”強化引導力,推進媒體深度融合》,《新聞前哨》2021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