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青
2018年,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親手締造了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賦予了新的歷史定位和職責使命。
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消防隊伍所承擔的滅火救援搶險救助的任務越來越多,責任越來越大。接警調度作為各級作戰指揮中心的重要任務和指揮作戰的首要關口,起著非重要的作用,接警調度員作為滅火、搶險救援、社會救助等各類警情的第一受理人,消防人員、車輛、裝備的第一調度員,通過各種形式受理群眾或單位對火災和其他火害的報警。及時科學調派力量趕赴現場處置,并全面、準確收集相關各類警情信息,實用、有效地輔助決策指揮,其處警能力高低直接關系著作戰行動的效率,甚至事關成敗。
一、當前接處警系統存在的問題
使用時間較長,其功能設計、技術手段在現在的業務需求前顯得捉襟見肘、缺失較多,主要表現為以下七個地方。
(1)系統調派效率偏低,高強度壓力下容易出現調度失誤。
(2)系統數據同步不及時,出現力量調派不準確的情況。
(3)警情定位信息缺失,無法保證位置信息的有效、準確,影響處置效率。
(4)由于系統建設時間早,維護難度大,難以承載更多服務,無法支撐大數據部署。
(5)接處警人員業務能力參差不齊,容易產生調派出錯等問題。
(6)系統的數據開放性不高,數據維護困難,圍繞數據的應用難以開展。
(7)系統預調派方案無法適應新體系下“全災種”警情處置需求。
二、新一代智能接處警系統建設的背景
(1)政策需求:根據消防局《消防救援隊伍信息化發展規劃(2019-2022)》的工作設想。為全面適應信息化、智能化時代下的接處警需求,落實黃明書記對信息化建設的要求,結合工作實際,以問題為導向,運用信息化手段,探索通過信息化、智能化手段解決在接處警中的痛點和難點問題。
(2)業務需求:目前接處警人員的業務能力參差不齊,在龐大的接警量下,容易產生風險,出現調派單位錯選、重要力量漏派、關鍵信息未詢問等問題。為適應“全災種、大應急”的需要,為解決接處警效率不高、作戰指揮支撐乏力、輔助決策效能低等重點、難點問題,需建設新一代智能接處警系統。
(3)時代發展: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城市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對消防救援隊伍的響應速度、調度指揮、現場作業、科學施救等綜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消防救援隊伍改制也隨之產生了職責變化。
三、智能接處警系統應具備的功能
隨著消防救援隊伍改革轉隸和職能任務拓展,在“全災種、大應急”下的指揮業務需求發生較大變化,特別是落編定崗和機構調整后,接處警調度、滅火救援、作戰指揮等業務需結合實際、同步調整。為滿足新時代下消防救援隊伍的全新職責需要,根據新時代消防接處警工作的發展趨勢、城市消防指揮中心的工作職責,新智能接處警系統應具備以下功能:
(1)智能語音轉譯功能。一是實時獲取接報警音頻,利用語音轉譯技術將音頻數據進行實時轉寫,將對話轉換為文字,并同步預覽轉寫結果,同時將整體文字轉存,方便后續對警情回溯;二是能基于可擴充、自學習的文本訓練數據庫形成一套針對消防業務的語言模型,不斷提高轉義文本信息提取準確率;三是關鍵詞提醒聯動,能建立重要警情關鍵詞庫,與實時轉譯的文字進行自動關聯,如匹配到“12層” 、“火災”之類的字眼,則在調派力量中自動選中轄區隊站的“登高車”,避免由于接警員經驗不足造成力量漏派、誤派的情況;四是能不斷吸收各類警情信息作為訓練樣本形成一套基于消防業務的關鍵詞庫,實現其與等級調派的動態關聯,不斷提高關鍵詞匹配率及聯動力量選擇準確率。
(2)綜合報警定位功能。主要解決接警員對轄區狀況不熟悉,無法將警情準確匹配主管隊站隊,調派單位安排錯位等問題。充分利用警情地圖服務及相關數據,達到快速定位查詢后,將警情自動匹配到管轄隊站,結合手機報警定位,地名、地址、地標、重點單位、APP位置、短信主動定位等進行互補,結合綜合定位算法,進行自動糾偏,提高定位精準度,警情定位后,自動匹配轄區隊站,支持預調派。
(3)警情地圖功能。為保障智能接處警系統正常運轉、支撐接處警業務,能提供本地“一張圖” 相關服務,接入本轄區的基礎底圖(1:500切片數據)、POI興趣點等數據。同時可接入本地影像、全景、路網、路況、路標及興趣點等數據(地圖數據需采用CGCS2000坐標系,同時支持接入OSGB格式的傾斜攝影數據)。
(4)首批力量調派功能。在力量調派環節,能通過對歷史警情數據的分析、學習和迭代,自動判斷災害類型和響應等級,智能生成調派方案,自動規劃最優路徑,一鍵調出力量,大幅提升處警效率,并通過自訓練機制實現模型自我學習訓練,自動優化算法模型,形成系統自我完善的良性循環。
(5)移動現場處置功能。能引入移動互聯網技術,實現前后方多維度信息共享。在出動途中,向隊站端移動指揮平板推送最優出警路線和現場信息,最大限度縮短到場時間,最大程度傳遞現場情況,為救援力量預先展開、到場后快速處置提供幫助。
(6)輔助決策功能。能引入三維建模技術,滿足全過程輔助決策需求。在處置過程中,運用多源數據融合、大數據關聯分析、機器學習、案例推演、知識圖譜、災情組合運算等技術,打造交互式、學習型、能分析的三維立體式指揮輔助體系,推動作戰指揮模式由“傳統經驗型”向“科學智能型”轉變。
(7)接處警流程時序化功能。能自動整理接警、調派、出動、增援、到場、歸隊等環節的人員、力量、時間、位置等業務信息,實現全流程時序化監管,為事后戰評、復盤考核提供依據,為接處警流程優化提供數據支撐;自動生成警情簡報,方便快速報送警情信息;將歷史警情作為學習樣本,優化調派方案,形成業務閉環。
做人要厚道:
四、下一步工作建議
雖然新一代智能接處警系統引入了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貫穿消防應急救援的“接、調、處、反”四大業務環節,但是個人認為要用好智能接處警系統還有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加強基礎數據的維護。系統的生命在于應用,只有加強水源、重點單位、器材裝備等基礎數據的錄入、維護,才能使數據“鮮活”,各級消防指戰員在處置各類災害事故時,智能接處警系統才能基于各項數據予以分析,提供科學高效的處置方案。
二是逐步糾正舊接警模式。新一代智能接處警系統的智能語音轉譯和綜合報警定位功能,使傳統的接警方式發生了改變,只有加強對接警員的培訓,切實做到“人裝合一”,才能發揮系統最大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