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偉
摘要:河流治理,不單是為了應對自然災害,更是對人民生命安全的負責,對人類生產生活的保障。因此,能否高效系統地進行河流治理,使河道工程設施發揮長效作用,考驗著一個國家的河流治理能力。尤其是中小河流治理問題,亟需系統工程理論這樣的科學理論作指導,加強中小河流的創新治理,以求河流治理新出路。
關鍵詞:系統工程理論;中小河流;治理問題
引言
如今,我國各個行業正在進行飛速發展,中小河流也因此受到污染,對人們的日常生活造成十分不利的影響。雖然人們已經意識到中小河流治理的重要性,但是在治理的過程中仍舊存在問題。為此,本文圍繞中小河流治理存在的問題展開分析。
1系統工程理論要點
系統工程理論面對的是極具復雜性的問題,類似國家管理問題、全面深化改革問題、鄉村振興問題、精準脫貧問題、污染防治問題、河流治理問題等,都需要從總體上考慮,并在戰略思維、系統思維的指導下做好研判,找出系統的、科學的、最優的工程技術方案或決策方案。用系統思維去解決復雜難題,理應拋棄“摸著石頭過河”的傳統辦法,學會運用科學辦法,從全局出發,分重點、分階段落實措施,逐步攻破龐大的問題。
2中小河流治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①缺乏有關生態治理的相關理念,在實際的治理過程中并未采取有效的生態護坡方式,導致水土流失現象嚴重,難以進行防洪工作;②治理方式不當且資源投入不足。治理部門對于中小河流治理的重視強度較低,因而未能將其與先進的治水理念進行融合;③缺乏有關中小河流防洪治理的能力。根據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防洪減災研究所提供的信息可知:當前,在中小河流防洪治理方面存在更多的壓力,中小河流數量多、分布廣且缺少相關的防護措施,是洪災多發重發的高風險區域。在對中小河流治理的過程中,治理部門因中小河流的規模小而時常會忽視對防洪工程進行系統且全面的規劃,致使防洪標準相對較低。河流自身本就會進行河岸沖刷、河床淤積與河流采砂等活動,而河流周邊的某些工業部門或者居民直接將工業垃圾、生活垃圾倒入河流,再加上有時會進行“攔河設障”活動,導致中小河流河道的過水能力日漸降低,水土流失問題嚴重,無法有效進行防洪,從而導致洪水災害頻發。除此之外,中小河流治理難度較大。對中小河流進行治理時,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地考慮各方因素,如河流的基本特征、群眾合理訴求、生態環境等。針對治理部門而言,有關中小河流治理的資源與資料相對匱乏,缺少政策支持,致使在治理時沒有相關的基礎設施支撐,技術水平不高。從河流周邊居民的角度看,水資源浪費問題突出,根據2020年水資源調查報告顯示,2/3的城市存在供水不足的狀況,水資源浪費對中小河流的治理效果產生不利影響。而中小河流周邊絕大多數的工業企業肆意排放工業廢水,還有部分居民隨意丟棄生活垃圾,使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受到污染,水污染現象日益嚴重,從而增加了中小河流的治理難度。
3中小河流治理的具體措施
3.1設備保證,施工設備和監測設備的保證
河堤治理工程必要的施工設備有開挖設備挖掘機、推土機,碾壓設備振動碾、壓路機等,混凝土拌合設備強制式攪拌機、溜槽、澆筑的基礎模板、滑膜、側模,插入式振搗器、抽排水水泵設備等等,只有施工設備到位,合理配備先進的機具設備,配備專業技術人員操作,在休工期,提前對設備進行保養及維護,才能保證工期,保證質量,保證施工安全。
3.2生態箱護坡結構
根據相關資料表明,生態箱護坡結構設計是所有生態護坡結構設計中最有效的治理方式,主要表現為以下兩個方面:①生態箱護坡具有靈活性,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可以根據具體的工程需求進行相應的拆卸管理,延長生態箱當中植物的壽命。在采用生態箱護坡時應當注意生態箱當中植物的繁殖情況,只有確保箱內植物進行了合理繁殖才能使其發揮真正的價值。然而,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工作量較大且無法精準控制植物繁殖的情況,這就會導致工作人員難以得到準確的透氣性數據與滲水性數據,減小整體的管理力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中小河流的治理進程;②由于在進行植物移栽過程中,植株的成活率對于整體的生態箱護坡結構設計具有重要作用,因而,就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對此提高注意力,全面且系統地了解土工格式與生態格式相關的設計知識,從而建立有效且合理的網箱護坡結構設計體系。
3.3現澆混凝土護坡
護坡單元工程是關鍵部位單元工程。分為基礎面處理、模板安裝、施工縫處理、預埋件制作及安裝、混凝土澆筑及養護、外觀質量檢查6個工序?;A面處理主要指人工削坡;施工縫處理主要指坡面和基礎結合部位,把削坡的砂礫清理到位,沖洗干凈;預埋件制作及安裝主要指反滲慮管間隔2.5m安裝、彩條布鋪設,閉孔泡沫板安裝,坡面多厚閉孔泡沫板多高,壓頂和坡面處斷開,要求順直美觀。混凝土澆筑及養護要求每板測量厚度及平整度,允許偏差±10mm。
3.4更正治理方式,加大資源投入
治理部門在設計治理方案時應當統籌兼顧,并進行深入的實踐活動,與當地相關部門進行充分溝通,而后根據河流全流域的實際情況與具體特征并結合國家規定與相關法律條文規定進行全面、系統的規劃,使項目具有可行性。在充分考慮項目設計時,尤其要注意的是在確保生態效益的基礎上,考量經濟效益,注重保護生態與水土保持的同時盡力保證人水和諧。
結束語
河流治理,是治水、用水的過程。治水就要先做好河流污染防治,用水就要做好河流水利工程建設,在此基礎上進行河流生態建設,河流治理工作才算最終完成。由于筆者專業能力有限,只能基于系統工程理論的一些淺層認識,來探討一下中小河流治理的問題。當然,希望中小河流治理問題,在相關政府部門的重視下以及科研大軍的攻關下,可以找到更多的創新性解決方案。同時,也希望自身在研究問題的同時,不僅可以做到把問題寫出來,也能為解決實際問題而作出應有的行動。
參考文獻
[1]易康梅,孫悅民.基于系統工程理論的中小河流治理問題分析[J].水利技術監督,2021(06):171-174.
[2]胡興球,過昕彤.城市中小河流河長制的建設實踐與思考[J].水利經濟,2021,39(02):73-76+97-98.
[3]丁實城.中小河流治理實踐及方法探討[J].建材與裝飾,2019(22):299-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