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益訴訟是近幾年最為熱門的話題之一,因為它不僅關系到國家和社會的總體利益,更關系到人類的生存,為了更好地落實公益訴訟,我國提出了檢察公益訴訟制度,但公益訴訟的發展遠不止于此,隨著我國對于公益訴訟研究的不斷深入,公益訴訟檢察治理能力現代化成為當前各界所關注的焦點,公益訴訟檢察治理能力現代化政策落實的情況決定著公益訴訟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對國家利益和社會利益的保護,因此,本文將針對公益訴訟檢查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推進措施進行討論、分析。
關鍵詞:公益訴訟;治理能力現代化;檢查公益訴訟制度
引言:
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自提出之日,就擔負著保障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偉大使命,在辦案實踐中,社會歷史向檢察公益訴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通過檢察公益訴訟使得公民權益得到更加有力的保障,也通過檢察公益訴訟制度實現經濟、文化、軍事等多個方面實現協調發展,推進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如何使檢察公益訴訟制度更加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要求,如何讓檢察公益訴訟與國家發展的總體戰略布局完美融合,是當前最重要的研究課題。
一、樹立公益訴訟檢察治理能力現代化觀念
為了更好地保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利益,我國于2017年提出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主要內容就是各級人民檢察院在發現有侵害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時,以自己的名義向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訴訟。近年來,公益訴訟檢察在實踐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但是在某些方面仍舊存在一些不足,將治理能力現代化理念植入到公益訴訟檢察當中,有助于消除公益訴訟檢察的弊端,促進其繼續發展。要樹立公益訴訟檢察治理能力現代化觀念,首先要理解其內涵,即是指在進行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時,不能只考慮其本身,還要從國防軍事、經濟發展等多個方面綜合考量;其次,要深入貫徹落實公益訴訟檢察治理能力現代化理念,無論是最高人民檢察院還是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都要重視公益訴訟檢察,增強司法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
二、檢察機關主動辦案
(一)加大監管力度
要想從根源上減少危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發生,監管是最有效的辦法。檢察機關應當根據以往的辦案經驗,對于那些容易實施危害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的單位和個人加強監管,以便在危害行為發生時或危害行為真正實施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減少或避免損害[1]。
(二)嚴辦重點領域的違法行為
檢察機關精力有限,無法關照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因此,對于那些重點領域,如環境資源、食品安全等,檢察機關應當加大審查力度,完善從督察到最終執行判決的辦案過程,并對于其后續行為嚴加管控,一方面可以實現對危害國家、社會利益的行為的嚴格懲治,另一方面,也能夠震懾那些心存不軌,妄圖損害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以實現個人私利的人。
三、完善治理對策
在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時,一些問題也相伴而生,如解決問題的措施不夠完善、辦案難度大等,為了保障檢察訴訟制度能夠繼續發揮活力,檢察機關要完善治理對策,以便更加及時、高效地解決問題。為此,檢察機關應當加強與其他機關的聯系,各機關聯動,才能更好地辦理危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案件,最大程度地保障公民的權益。除此之外,各級檢察機關和各個地方檢察機關也應當加強交流,最好能夠實現信息共享,全國一盤棋,如此才能夠更好地保障國家利益。當今社會,瞬息萬變,危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利益的案件也在一點點發生變化,以原有的辦案手段來應對新產生的案件,效率低,而且也很容易出錯,檢察機關不能夠固步自封,尋求新的治理對策才是最好的出路。
四、明確公益訴訟檢察工作重點
歸根結底,公益訴訟是為了國家和人民,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的提出也是為了保障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國社會基本矛盾已經發生轉變,對于公益訴訟的要求也逐漸增高,因此,公益訴訟檢察應該更加關注與國家和人民利益息息相關的領域。首先,檢察機關應當重點關注環境污染問題,近年來,我國所實施的一些舉措,已然使得環境大有改善,但是環境問題仍舊是我國居民所面臨的最嚴峻的問題之一,檢察公益訴訟應當以大氣污染、水源污染等為工作重心,重點保護居民的生存環境安全;其次,公益訴訟檢察的工作重點應當是食品、藥品安全,食品、藥品作為和居民聯系最為密切的領域,危害公民生命健康的案件卻屢屢發生,為了全體公民的生命健康,檢察機關要對與食品、藥品加大監管力度,對于那些危害國家利益、公民權益的行為嚴懲不貸[2]。與此同時,檢察機關也應該加大對新領域案件的探索,切實回應社會和社會公眾的需要。
五、在實踐中鍛煉辦案能力
一切科學的理論都要得到實踐的考驗,反之,在實踐中也能夠豐富理論,因此,檢察機關應當投入更多的精力在辦案實踐中,在提高辦案數量的同時也要保證質量。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的建立尚且不足五年,被實際應用的機會則更少,在這樣的情況下,公益訴訟檢察很難得到發展,要想實現公益訴訟檢察治理能力現代化,則必須提高辦案數量。這就要求檢察機關轉變工作方式,立足于社會、扎根于社會,主動地去發現案情、探查案情。
六、結語
綜上所述,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的根本目的在于維護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保障人民合法權益,它是站在全人類的角度上辦理案件的,在各方面協調發展的思想的指導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也應當朝著治理能力現代化方向發展,為國家總體戰略布局貢獻一份法治的力量。公益訴訟檢察治理能力現代化既是時代潮流向中國發起的挑戰,也是一份絕佳的發展機遇,能否抓住這份機遇,實現社會健康發展,就看我國司法工作人員能否看見我國檢察公益訴訟制度中的不足,能否采取正確的解決措施。
參考文獻:
[1]鐘永芳.推進公益訴訟檢察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地方實踐[J].中國檢察官,2020(3):65-68.
[2]賈小煜.健全公益訴訟制度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20(2).
作者簡介:
戴倫喬,出生年月:1980.11,性別:男,民族:漢,籍貫:湖北紅安,職務/職稱:檢察員,學歷:碩士,研究方向:民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