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全面深入,使得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也步入了全新的階段。而各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使得經濟一體化也成為了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方向,而我國緊跟著發達國家的步伐,成為了全球經濟一體化中不可或缺的力量。而在國際社會經濟形勢下,我國也應當不斷探索創新,完善對外貿易體系,明確國際貿易對我國經濟發展帶來的積極與消極影響。對此本文便圍繞國際貿易的兩種影響進行分析,并據此探討了有關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國際貿易;中國經濟;經濟發展
引言: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國際社會也逐漸形成了交流共存的發展局面,國際經濟一體化使得人才全球性融合、資源全球化交流等成為了一種普遍現象。在國際社會下,經濟一體化不僅體現在經濟全球化等方面,同時也存在于區域經濟一體化,全球化和區域化的協同并進構成了世界經濟貿易的本質。而近些年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技術的發展,進一步拉近了國際交流互動,也為國際貿易的快速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在這一背景下研究國際貿易對我國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具有現實意義。
一、國際貿易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
(一)積極影響
根據目前我國經濟發展現狀來看,國際經濟貿易所帶來的影響是利弊共存的,而積極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1)國際貿易促進了我國市場的拓展,同時也進一步促進了市場中的良性競爭,在這一背景下我國消費者可以在國際這一更大的市場中選擇更多、更優質的產品。而針對企業來說,國際貿易的發展讓企業發展空間也有了明顯拓展,企業經濟的發展速度有了提高。近些年我國針對外資的利用率進一步提高,目前也正是因為外資流入才緩解了資金不足可能帶來的各種問題,這使得企業的發展也迎來了更好的環境;2)國際貿易的發展助推我國產業結構的優化,同時可以結合國外一些先進企業或領域的優秀案例與經驗,根據我國具體實情來調控經濟市場。如國際貿易的積極作用下,我國的第三產業發展健步如飛,經濟增長速度大幅度提高;3)國際貿易能夠加強我國企業的良性競爭意識,助推企業的健康發展與可持續發展,這使得我國也轉變了以往企業粗放式管理等問題和不足,落后就要淘汰的理念進一步深入企業心中,在淘汰壓力之下企業也更加積極地實施科學化管理和長遠性發展,并為此付諸行動;4)國際貿易促進我國人才結構的優化。目前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才是最為關鍵的原動力,為了能夠充分迎合國際經濟貿易的環境及發展方向,我國充分借鑒國外先進的人才培養經驗,科學引進并培養人才,實現人才結構的調整與改革,進一步發揮了我國人力資源富足的優勢。
(二)消極影響
雖然國際經濟貿易對我國經濟的發展有諸多積極影響,但畢竟消極影響也不能忽視。隨著時間的不斷發展,我國在國際經濟貿易中的參與度也越來越高,涉及國際貿易的范圍也進一步拓展,隨著這一趨勢的推進,國際經濟貿易存在的消極影響也逐漸浮出水面,最典型的便是貿易壁壘等問題。如農產品在出口過程中,由于生產流程未能達到規定標準,遭受綠色壁壘限制,這不僅會帶來嚴重的經濟效益損失,同時也可能損害我國在國際貿易中的信譽。同時由于經濟波動等問題,也會進一步影響通貨膨脹等現象,匯率頻繁浮動導致商品價格也遭受波及。此外,一些發達國家將具有嚴重污染及能耗的企業向我國轉移,進一步惡化我國生態環境,消耗資源,這也對我國的社會發展帶來影響,是否由此引發其他問題也成為了一個未知[1]。
二、面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的有關對策
(一)不斷加強科技水平,提高競爭力
面對國際貿易帶來的消極影響,那我們就要借助積極影響的力量,從加強自身做起,提高我國科技水平,加強國力和競爭力才是應對國際貿易消極影響最有效的措施。同時也要了解他國的優勢與劣勢,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制定有關的指導方針。還要提高產品的出口力度,提高產業投資等。全球經濟一體化在促進我國資金流通的基礎上也實現了貿易結構的調整,在這一積極影響的助力下,國際貿易越來越頻繁,如果我國能夠將閑置資金向盈利資本有效轉化,那么就能夠形成一個源源不斷的循環,這對于提高我國經濟實力來說具有重大作用。
(二)鼓勵本土企業的跨國投資
本國企業的跨國投資有助于產業結構的調整,同時對資源配置體系進行優化,降低勞動力負擔等。而且還能有效運用國際資源,對我國資源進行補充和改善,提高我國在國際貿易中的競爭力。國際競爭與國內市場競爭同樣激烈,同時也都出現了生存環境惡化等現象,對我國工業來說也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因此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如何積極迎接挑戰,提高我國綜合競爭力成為了當務之急,本土企業跨國投資或將能成為一個有效助力。
(三)通過政治經濟舉措,維護本國經濟秩序
當前在國際貿易環境下,我國所處的經濟狀況仍然不太樂觀,市場機制相較于其他發達國家來說依然有待改進。在市場發展不完善的背景下,若遇到國際市場所帶來的經濟沖擊,很可能會對我國經濟帶來嚴重影響,在沒有可靠防護舉措的情況下可能會對我國經濟結構帶來沉重打擊。面對這些問題,需要通過對應的政治經濟舉措來應對,保持我國內部良好且穩定的經濟發展秩序,維護經濟結構不受損害,在這一基礎上也要保持良好的國際貿易活動,杜絕封閉交流等問題,通過自身的改革來實現經濟產業結構的優化[2]。
結束語:
國際經濟一體化如今已經成為了一個定局,而我們要做的便是適應它、征服它,充分運用國際貿易的積極性影響,規避和解決消極影響,在國際經濟貿易中獲得更高的利益,加強我國的國際競爭力,從而在國際競爭中始終保持著領先的地位,站在國際經濟發展前列。
參考文獻:
[1]余鴻飛.淺析國際經濟貿易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J].納稅,2019,13(05):234.
[2]朱清波.淺析對外貿易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J].商,2015(15):114.
[3]傅宇,滕穎.淺析貿易便利化對中國經濟的影響[J].商場現代化,2018(15):102-103.
作者簡介:
柏鑫(1987年生),女,湖南省祁東縣人,民族:苗,職稱:中級經濟師,學歷:(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國際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