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健
摘要:本文對2017年-2019年廣西地區甘蔗病害的發生情況進行分析,其中螟蟲蟲害嚴重,其中以條螟為主。病害為黑穗病,并且三年間病害較為嚴重,對甘蔗的生長發育和糖分產量造成嚴重的影響。針對病蟲害具體情況提出相應的防治策略,實現病蟲害的有效防治,確保甘蔗產量。
關鍵詞:甘蔗;病蟲害;防治策略
引言
甘蔗屬于世界重要糖料作物,能源作物,在我國的西部地區大面積種植。廣西地區為我國最大的生產基地。種植面積達760000hm2,約為全國甘蔗種植面積60%。廣西地區甘蔗主要種植區連續20年種植甘蔗,造成病害情況逐漸集中,其中以黑穗病和螟蟲為主。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1廣西甘蔗病害的發生現狀
1.1廣西甘蔗蟲害發生現狀
相關調查數據表明,在甘蔗的生長發育過程中,主要蟲害為螟蟲,在苗期為蛀食節點,導致枯心苗,甘蔗的有效莖數和產量降低,在生長的中后期則對蔗莖產生危害,出現螟害節。種植田中出現存在多種螟蟲,造成糖分縮減0.8%至5.6%,經濟損失達5.3%至44.5%。廣西甘蔗種植地區螟蟲危害主要包括白螟、黃螟、二點螟、條螟等,其中以條螟為主。在2017年廣西崇左、南寧地區發生嚴重的螟蟲蟲害。在4月初為一代高峰期,6月初為二代高峰期、相比于2016年,2017年二點螟和條螟的羽化高峰較早。河池、來賓地區甘蔗蟲害為中度危害。來賓地區甘蔗種植區枯心率達4.07%。
2018年南寧地區蟲害較為嚴重,主要為二點螟、條螟。相比于2017年更加嚴重,究其原因,2018年的氣溫較高,而降水量較少,為螟蟲越冬提供了良好的環境。2019年崇左、南寧地區蟲害較為嚴重,主要為白螟、條螟、二點螟、黃螟,調查統計蟲口越冬最低密度為63.3頭/公頃,相比于往年有所降低[1]。
1.2廣西甘蔗病害發生現狀
影響甘蔗生長發育和產量的主要病害為黑穗病。黑穗病通過土壤中殘留的病原菌、帶病蔗種進行傳播。相比于新植蔗,宿根蔗的發病率更高。相關調查研究表明,廣西地區2017年至2019年黑穗病較為嚴重。其中桂糖49號、桂糖42號、新臺糖22號等品種發病較為嚴重。2018年氣溫偏高,晴天和雨季天數基本相同,日照較多,導致黑穗病較為嚴重。整體上,桂南地區黑穗病較為嚴重,桂中相比較輕,但均對甘蔗生長發育和產量提升造成影響。
2甘蔗病蟲害防治策略
2.1選擇抗病蟲害品種
對于甘蔗病蟲害防治的最為有效、經濟的方式便是選種抗病蟲害品種。甘蔗品種的選擇為:含有大量纖維、蔗莖堅硬、甘蔗葉直立、狹窄、經濟性狀好。另外,對于甘蔗品種的選擇應當按照蔗田生態類型選擇。例如,干旱缺水的地區選擇抗黑穗病、前期生長比較快的品種,缺鉀、磷元素、土壤潮濕地段選中抗褐條病品種。并結合實際情況增加甘蔗的品種選擇,能夠避免出現大面積的病蟲害。
2.2嚴格檢疫
對于甘蔗病蟲害防治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嚴格檢疫。種植種苗前審查檢驗,避免帶病植株種植,當發生存在帶病植株需要及時展開消毒處理,使用2%石灰水浸泡種苗24h。
2.3構建無病苗圃
對于甘蔗病蟲害的防治通過構建無菌苗圃也能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例如馬山縣地區引進攜帶有黑穗病的甘蔗品種,在種植當年的發病率為20%至30%。進行無菌苗圃甘蔗種植之前需要對種苗進行消毒,特別是對蔗種進行熱處理,殺滅內部病原菌。可使用50℃的熱水浸泡2h,或者通過53℃蒸汽處理4h,有效殺滅病原菌。
2.4病蟲害防治
因為廣西地區甘蔗病害主要為黑穗病,導致甘蔗發生黑穗病的主要原因為真菌感染,黑穗病主要特征為甘蔗的莖稈頂部變黑,多發于雨季,主要是因為田間積水沒有加以及時地排除,空氣濕度較高,在短期內田間溫度升高,便會導致真菌大量繁殖[2]。黑穗病防治可通過浸種處理,種植前使用甲氧乙氯汞浸種五分鐘,也可使用溫水進行殺菌。另外,也可以使用阿米西達等殺菌藥劑進行有效殺菌。
螟蟲具有傳播速度快,危害大特征,發生于甘蔗生長各個時期,當出現螟蟲蟲害時便將導致甘蔗作物內部干枯,對其生長發育造成嚴重的影響。對于螟蟲蟲害的防治需要從源頭著手,及時清理田間枯枝敗葉,破壞螟蟲生長繁殖環境。另外可以選用福戈、度銳、等殺蟲劑進行蟲害的防治[3]。
對于病蟲害的防治需要做好田間防治工作,明確病蟲害發生原因,在雨季做好積水排除工作,破壞真菌和蟲害繁殖生長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對病蟲害的發生加以防治。
2.5輪作種植
前文對廣西地區甘蔗病害現狀進行分析時可以發現多數地區為連續種植,導致病蟲害情況居高不下。因此,在實際的種植中應當采取水旱輪作、非禾本科作物輪作,在一定程度上對甘蔗病害的防治起到防治作用,預防病害寄生和大面積傳播。另外,也可以實行套種措施,能夠有效提升田間的利用率,并實現農戶經濟收入提升,增加病害天敵數量,破壞病蟲害生長繁殖空間,提升甘蔗抗病、抗蟲性能。
2.6做好預警防控
統計分析甘蔗病蟲害發生規律,做好提前預防工作,根據天氣狀況、往年的發病基礎,對病蟲害發病情況進行預測。對田間黑穗病、螟蟲等病蟲害情況加以密切的關注,當發現病蟲害及時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治理,銷毀病株,避免病蟲害的大面積傳播。
總結
通過對2017年-2019年廣西地區甘蔗病害情況進行簡要分析不難看出,病蟲害較為嚴重,對甘蔗產量以及糖分含量均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導致農戶經濟損失嚴重。因此,需要針對螟蟲、黑穗病等病蟲害開展防治工作,通過應用阿米西達、度銳等除菌劑、除蟲劑能夠達到良好的病害防治效果。另外,為確保甘蔗產量提升需要做好田間管理,將生物防治、物理防治、藥劑防治有效結合,為甘蔗的生長提供良好的環境。
參考文獻
[1]吳延勇, 梁永檢, 張小秋,等. 2017-2019年廣西蔗區甘蔗主要病蟲發生情況調查及防治建議[J]. 農業研究與應用, 2019(05):34-37.
[2]劉睿, 楊湛端, 沈萬寬,等. 廣西甘蔗黑穗病病菌致病力分析[J]. 中國植保導刊, 2018, 38(11):17-21+35.
[3]嚴方明. 甘蔗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及其應用前景分析[J]. 農家科技(下旬刊), 2019(0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