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幼兒園時期正是幼兒學習語言的關鍵階段,在這一階段讓幼兒進行有效的語言學習能為其未來的學習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幼兒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對幼兒園語言教學的研究不斷深入,同時幼兒園語言教學正在不斷改革創新。對幼兒的語言教學,需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結合學校實際的教學資源制訂一些與教學目標相符的教學方案。這樣才能提升幼兒的語言溝通能力,保障幼兒園語言教學的有效性。
部分幼兒園語言教學現狀
第一,部分幼兒園教學目標單一。幼兒園教師在制定幼兒園的語言教學目標時,應以教學的大綱為主,在保證教學目標科學性和合理性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提升幼兒的語言能力。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沒有綜合考慮幼兒的年齡特征、認知能力及語言基礎等情況,制定的教學目標不太符合幼兒實際的語言發展要求,且未能充分體現幼兒的語言發展特征,這很難調動幼兒對語言學習的興趣,很難實現教學目標。
第二,部分幼兒園教學方式未能更新。在實際的幼兒語言教學過程中,部分幼兒園教師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這樣的教學方式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難以被現代的幼兒接受,無法激發幼兒對語言學習的好奇心及興趣。同時,有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地選擇教學內容,把握教學的核心,使得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降低。
第三,部分幼兒園教學內容單一。部分幼兒園教師在語言教學的過程中,選擇的素材與幼兒的特征不符,沒有充分考慮幼兒的發展特征、認知水平、學習的基礎等關鍵因素,導致利用這些素材開展教學時無法調動學生的興趣,教學效果及質量欠佳。除此之外,雖然有些教師在選擇教學素材時考慮到了幼兒的興趣特點,但是在實際運用素材的過程中沒有對幼兒給予一定的引導,這些教學素材吸引了幼兒較多的注意力,降低了教學效果。
提升幼兒園語言教學效果的策略
第一,創造良好的環境。人類的語言能力不是天生具有的,還需要后天的學習以及訓練。因此,在幼兒成長的過程中,為培養其語言能力,創造科學合理的語言環境非常重要。幼兒園的教師在開展語言教學時,需要為幼兒創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構建科學的語言環境,根據幼兒語言發展的目標,給予幼兒暢所欲言的機會,這樣能激發幼兒心中表達自我觀念及看法的欲望。同時,教師需要踐行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在幼兒學習語言的過程中,幫助引導幼兒理解語言詞匯,提高幼兒對語言詞匯的認知,加強幼兒的學習體驗。另外,教師在語言教學的過程中,根據教學的內容舉例時,需盡量選擇一些與幼兒實際日常生活相關的例子,讓幼兒能根據教師的例子感受到實際生活中語言的魅力,促使幼兒結合相應的語境開展學習。為了給幼兒創設生動形象的教學場景,教師可以靈活運用多媒體設備,為幼兒播放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幻燈片、視頻、動畫等,這樣不僅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而且能提升幼兒的語言能力。
第二,提升教師的語言素養。目前一些幼兒園語言教學實效性低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有些教師自身的語言素養不高。因此,提升教師的語言素養非常重要。首先,教師需了解語言教學的重要性,然后在這一基礎上開展教學活動。其次,幼兒園需要加強對幼兒教師語言專業知識及技能的培訓,促使教師在語言教學的過程中更好地將這些知識與技能傳達給幼兒,從根本上解決幼兒語言教學存在的問題。最后,教師可以借鑒優秀的教學案例,豐富自己的教學方式,使語言教學的質量得到提升。
第三,教師需注重對幼兒語言邏輯性的引導。在語言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讓幼兒掌握基本的語言表達詞匯,還需要讓幼兒能有邏輯地表達語言。比如,在進行語言教學時,教師可以給幼兒講一些比較優美的詞匯,豐富幼兒的詞匯量,然后當幼兒的詞匯量達到一定程度時,讓幼兒利用學會的詞匯造句,這對提升幼兒的語言邏輯表達能力有非常大的積極作用。教師還可以設計課堂的小游戲,讓幼兒在玩游戲的過程中提升語言的邏輯性。比如,教師將幼兒分為幾個小組,再列出一些詞匯,讓幼兒討論如何運用這些詞匯造句。教師給予最快造出句子的小組一定的獎勵,激發幼兒的競爭意識,讓幼兒在玩中提升語言邏輯表達能力。
第四,教師需豐富語言教學活動。教師需設計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不斷提升教學活動的多樣性及趣味性。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前,首先需要掌握幼兒的興趣愛好、認知水平、學習的能力等關鍵因素,這有助于教師設計出針對性強、能激發幼兒學習積極性的教學活動。例如,幼兒喜歡的動物大多是不一樣的,教師可以據此開展一些與動物有關的主題活動,讓幼兒選擇喜歡的動物,舉辦動物運動會、動物交流會等,讓幼兒扮演自己喜歡的動物,與其他幼兒交流,在模仿動物的過程中增強幼兒的語言能力,提升語言學習的趣味性。幼兒園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參加一些戶外活動,邀請幼兒的家長一起參與各種各樣的親子活動,縮短幼兒與教師、幼兒與家長、教師與家長之間的距離,促進幼兒語言教學的開展。
第五,教師需訓練幼兒的思維能力。幼兒在成長發育的過程中主要表現如下。其一,幼兒對周圍不了解的人、事、物有非常強烈的好奇心及求知欲。其二,幼兒的想象力非常豐富。其三,幼兒非常容易接受一些新鮮事物,具備較強的競爭意識和進取心。幼兒受年齡限制,身心發育還不夠完全,思維能力還處于發展的初步階段。幼兒教師在語言教學的過程中,需了解培養幼兒思維能力的必要性,盡量給予幼兒自由想象的空間,在不斷提升幼兒求知欲望的同時,增強幼兒的創新意識。在幼兒園的語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幼兒參與一些主題討論會增強幼兒的思維能力。比如,教師可以組織“水果”主題的討論會,讓幼兒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水果,說出自己喜歡該水果的原因,創造更多的機會讓幼兒相互交流。幼兒教師需要仔細觀察每個幼兒的表現,針對不同的幼兒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通過主題討論會的開展,教師能極大地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使寓教于樂的教育理念貫徹始終,提升幼兒的思維能力。
總之,在幼兒的語言教學過程中,要想提升教學的質量及效果,教師需要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在觀察幼兒的特征、認知水平、學習基礎等情況后,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和方案,為幼兒營造良好的語言教學環境,開展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還需關注對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不斷加強與幼兒的交流,提升幼兒的語言能力,為幼兒未來的發展做好鋪墊。
(作者單位系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第一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