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傳申
摘要:隨著建筑施工不斷開展,技術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在長期實踐中,框架結構應用日益廣泛,其施工技術也不斷完善,受到廣泛認可。框架結構在現代建筑工程中占據重要地位,高層建筑也常用這一技術,施工技術要求較高。所以要重視框架結構技術應用,加強技術研究。
關鍵詞:建筑工程;框架結構;施工技術
引言:
我國建筑行業發展到如今,高層建筑已成為了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主流建筑形式,建筑框架結構的重要性也因此而更顯突出。作為建筑的基礎部分,框架結構對建筑整體穩定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必須在建設前科學的設計框架,并在實際施工時對框架結構的每一個施工流程進行質量監管,從而保證框架結構可靠性,提高建筑整體質量。
1、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特性
1.1復雜性
施工時,由于有較為復雜的工序,在進行施工時會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因此會給整個工程項目施工與管理增加一定的難度。
1.2施工工序產品的過程性
在建筑項目中的工序產品所具備的過程性主要是指建筑工程成品需要逐步施工完成,并能夠直接構成或影響到建筑工程項目的最終結果。
1.3施工工序產品的易損性
在進行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前道工序時,很多工程的成果通常會在后道工序實施后轉變為隱蔽工程,如果質量不足,會造成一定安全缺陷,且無法被及時發現與識別;若沒能把握好隱蔽性工程的質量,在混凝土自身特性硬化成型后,一旦存在缺陷往往無法直接處理。以上一系列的影響因素往往會造成工程建筑出現質量問題,從而影響到整個建筑的安全。
1.4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時變性
澆筑的混凝土在承擔了相應的荷載后,通常還會隨著施工工序推進不斷變化。在某項工程項目的施工循環之內,往往還會由于施工工序存在的差異產生作業性質的差別,使得各道工序在施工材料、施工設施、以及施工人數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在進行施工時,必須重視混凝土結構施工特點。
2、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常見問題
2.1鋼筋結構問題
因為梁柱節點具有節點結構復雜、需在鋼筋分布密集的高空施工等特點,所以成為鋼筋結構施工的主要問題。尤其是中間柱子的鋼筋綁扎,因為鋼筋錯綜交雜嚴重和距離造成的漏綁等原因,成為高層建筑施工的難中之難和影響整體質量的重大隱患。還有一些施工人員視規范、規定于不顧,為便于操作,采用開口箍筋拼合代替整體橫向綁扎的方式,嚴重違反鋼筋綁扎的規范和要求。其主要缺點表現在以下幾點:(1)不穩定:模板的安裝必須在側模板安裝之后進行,否則極易造成模板支撐系統的不穩定。(2)不安全:對于高層建筑框架結構來說,鋼筋交錯復雜,在施工進行到一定高度時,鋼筋在高空的運輸和搬運過程都存在著極大的危險性。(3)交叉性:在施工過程中,多個工序交叉施工十分常見。比如模板的支立和鋼筋的綁扎交叉等。交叉施工,組織配合復雜,現場管理難度加大,極易造成施工延遲而影響整體工期。
2.2混凝土問題
混凝土結構在我國高層建筑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其作為主要材料的框架用混凝土強度設計高于梁板,而且兩者之間的設計強度差會隨著建筑物的高度增加而加大。現澆混凝土框架可能出現爛根、混凝土漏筋和孔洞等問題,通常是由于樓板未進行找平或澆注高出標隹框。如果采用在頂部直接澆注的方式,當高于5m的層段澆筑時落差大于3米時,由于網內鋼筋會對混凝土內的較大顆粒如石子等造成一定阻攔作用,從而使細料下沉,粗料在上,造成粗細料分離問題,影響質量。另外,如果底部沒有及時清理干凈垃圾等物,或者振動棒沒有震到底部,可能會造成爛根。
3、框架結構施工技術
3.1軸線定位放線與標高
設計圖中的建筑表現在地面上,首先確定建筑圖中的橫線、豎線,用經緯儀在地面上確定東西、南北,并在地面標注注明。第二用水準儀確定即將施工建筑的標高,以及和馬路及周圍建筑的相對高度。這兩項工作必須做到準確,并且記錄。施工員先做好定位放線、標高,技術員或質檢員檢驗,監理最后把關,務必準確無誤。
3.2框架柱模板安裝
澆筑柱子的模板安裝必須注意模板本身要與地面呈垂直狀態,并且須經過吊線確定;模板要與其余柱子保持橫平豎直。
3.3框架柱體混凝土澆筑振搗
現場施工員必須控制好振動棒振動水泥混凝土,技術人員必須交代好操作工的操作要點,既不能過振也不能欠振。當柱子高度低于3米,可以一次振動,柱子高于3m必須分兩次,第一次振動必須搗振到柱子底部出漿,第二次澆筑,第二次搗振必須振動棒伸到第一層的10cm以下,使其互相滲透、咬合。嚴禁振動不夠,混合不均與,嚴禁無休止振動,容易使混凝土局部離析,嚴重時會使模板爆開。
3.4框架模板安裝
框架結構的澆筑模板建設安裝必須有足夠的強度,必須考慮混凝土重量以及重量帶來的對模板的橫向推力。一般支撐模板的立柱應該選直徑不小于48mm,厚度不小于3.5mm的鋼管或細的一頭不小于10cm的圓木或5cm~10cm的方木。一般架設立柱時必須保證立柱垂直,立柱底部應有墊板,橫向有拉結,如果面積過大,立柱間還要有三角斜拉支撐,防止變形,確保整個系統穩定。
3.5鋼筋綁扎及預埋件、管線埋設
嚴格按照施工圖和施工技術要求綁扎、扣件連接、焊接鋼筋。做預埋件、埋管線以及水暖、電氣管線,最大限度避免管子重疊,當無法避免避開時,中間鋪設鋼板或絲網等隔層。
3.6梁、板混凝土澆筑、振搗
梁的垂直高度大于50cm時,必須分多次澆筑,每次澆筑厚度都不能大于30cm。用商砼車送料家住的時候,送料桿應該均勻送料。不能集中送料然后攤平、搗振棒鋪平。商砼車送料,混凝土水分和水泥比例比較大,澆筑時搗振,澆筑完后,還必須進行一次搗振同時必須注意不能欠振和過振。搗振好后用大拍慢慢拍平,然后抹子抹平,30分鐘后再次抹子抹壓,在初凝后第三次抹壓,然后塑料薄膜覆蓋保持水分。
3.7澆水養護和拆模
框架澆筑好后不能馬上拆除模板,至少等10h以后,混凝土有一定強度方可拆除,一邊拆除,一邊應塑料薄膜包裹,保持混凝土水分。
3.8填充墻砌筑
填充墻砌筑時,現場施工員必須現場監督,必須對操作工交代清楚技術要求和施工方案。按照建筑工程的質量檢驗標準對工人交代清楚并監督操作工的具體施工。
3.9梁、柱施工質量控制
在工程框架結構中,構造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實際施工中要將構造柱中的框、梁、支柱一起澆筑,以保證構造柱結構穩定性與整體性。在框架結構中,其有效支撐點容易產生塌陷問題,因此,除了要按照國家規定的相應流程進行框架結構施工外,對于梁、柱等重點部位必須充分澆筑,且保證澆筑用的原材料符合相關質量要求。
結束語
在框架結構設計與施工中,必須總結以往建設經驗教訓,保證、提高施工質量,讓框架結構施工技術更好的應用于建筑中,更好的服務于工程建設。隨著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框架結構也會有新的變化,會被不斷優化,相信今后的框架結構會更加符合工程質量以及建設目標要求,在現代化建設中發揮出更大作用。
參考文獻:
[1]劉玉會.建筑工程框架結構施工技術分析[J].中國住宅設施,2019(12):111-112.
[2]單人旭.試探討建筑工程框架結構的建筑工程施工技術[J].建材與裝飾,2019(36):27-28.
[3]羅成希.建筑工程框架結構施工技術探究[J].建筑技術開發,2020,46(21):60-61.
[4]梁斌.建筑工程框架結構工程技術研究[J].建筑技術開發,2019,46(20):8-9.
滕州市華盟建筑安裝工程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