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子鑒
摘 要:在高速公路工程中計量支付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所說的計量支付在通常情況下指的是項目結算,在整個高速公路的建設過程中計量支付都貫穿其中,這不僅是階段性工程完工資料的匯總、歸納,還是過程管理、審計、檢查的依據,更是對工程建安費起著管控作用。本文對高速公路工程山區計量支付工作原則、重要性,以及計量支付工作實施細則及資料和如何提高山區高速公路計量支付工作給出相關建議,旨在給相關單位提供參考并推動山區高速公路工程建設發展。
關鍵詞:山區高速公路;工程量清單;計量支付
隨著我國交通行業的發展和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實施,山區貧困地區高速公路也加快了建設腳步。工程計量支付工作不僅是保證計量支付的規范化及合規性,合理控制工程造價,真實、準確地反映工程投資完成情況,還為工程建設提供資金保障,所以做好高速公路工程計量支付工作很重要。
1 高速公路工程計量支付的原則及重要性
1.1 計量支付原則
計量支付工作的基本原則是“分項計量,據實結算,總量控制,動態監管”,此外,還要嚴格執行合同文件及管理辦法的約定,快速、準確地報審工程計量,加快支付流轉審批和工程向資金的轉化,促進高速公路順利進展。
工程量清單按總則、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橋涵工程、隧道工程、交通安全設施、房建工程、機電工程分別編制,工程量以工程量清單為準,單價依據批復的概算或預算確定。各章清單合價不得超出對應批復概算。
1.2 計量支付有利于準確工程量
依據批復施工圖設計編制工程量清單,這個工程量并不能完全反映出施工單位所應承擔實際工程量,所以要想獲得實際工程量,清單工程量根據復核圖紙和現場實際情況及時更新,經監理單位審定的工程量清單作為中期計量的依據和控制上限,同時作為工程結算的重要依據。
2 山區高速公路工程中計量支付實施細則
2.1 土石方計量
路基填挖方工程量原則上以施工圖提供的土石方數量表為依據,經監理人批準后作為計量工程量,除特殊路基處理、溝渠坑塘等段落外土石方數量原則不予調整。填方因清理表土、填前壓實及強夯沉降增加的土石方數量,包含在設計土石方數量表中,計入土石方計價總量,不單獨予以計量。
2.2 橋梁、涵洞工程計量
結構混凝土計量按結構部位以結構長度或混凝土體積進行綜合計量,單價中包括混凝土及制作安裝澆筑等全部作業費用。
橋梁基礎及下部構造按每根樁、墩柱、每個基礎、承臺、系梁、蓋梁為計量單元。樁基澆筑完成后混凝土7天強度達到要求并經現場檢驗合格,按樁長計量80%;28天強度達到要求,無破損檢驗合格并交工后計量剩余的20%。墩柱及蓋梁完成并檢驗合格、混凝土7天強度達到要求,按結構混凝土體積計量80%,混凝土28天強度達到要求并交工后計量剩余的20%。
預制梁板如空心板、箱型梁、T型梁等,在預制完成并檢驗合格后按結構混凝土體積量70%,在張拉完成壓漿強度達到標準后,計量15%;在梁板吊裝完成結構體系轉換經驗收合格后計量剩余的15%。鋼箱梁制作及現場拼裝完成并檢測合格,計量鋼箱梁的80%,鋼箱梁吊裝整體拼接完成并驗收合格后計量剩余20%。
橋梁上部構造原則上以單幅一跨作為計量單元,連續現澆結構以整個連續段為計量單元。單跨現澆結構按整跨澆筑經驗收合格后一次計量;連續現澆結構可分次計量,每次按完成整跨的數量進行計量,連續段全部完成,經驗收合格后全部計量。
涵洞、通道以整道為計量單元,基礎及墻身完成經檢驗合格后計量總量的50%,預制板安裝或現澆頂板完成后支付30%,剩余的部分待全部完成經驗收合格后計量20%。
2.3 隧道工程計量
山區高速公路建設中隧道工程是必不可少的工程,因此隧道工程各部分計量尤為重要。
洞口建筑以翼墻、端墻、擋墻、裝飾等分項工程單元進行計量。混凝土7天強度達到要求,鋼筋計量100%,混凝土計量80%,在混凝土28天強度達到要求并交工后計量剩余的20%。
洞身土石方開挖以實際進尺并按設計斷面計算完成工程量,以10米以上為計量單元,經監理單位檢查驗收合格后進行計量。洞身支護、襯砌、仰拱、填充等,按已完成的數量進行計量,以10米以上為計量單元,經監理單位檢查驗收合格后,每次計量80%。當計量累計長度達到200米以后,根據監理單位簽發的《中間交工證書》,對剩余的20%進行計量。
邊坡、仰坡的石砌防護工程一般大于500 m3的可分次計量,各分次計量都不能少于500 m3。
2.4 計量支付資料要求
《中間計量表》必須清楚真實地填寫計量過程和結果,包括設計情況、計量比例、分期計量明等,并附有簡圖、計算式和說明。
永久工程計量憑證包括中間交工證書、檢驗申請批復單、混凝土強度試驗單等質量憑證,工程數量計算表、設計圖表、現場驗收記錄等計量附件。臨時工程計量憑證包括施工單位申報表、驗收單、合同協議、工程布置圖等。材料預付款計量憑證包括材質單、材料報驗單、發票等。
施工單位計量支付資料包括進度付款證書和中間計量資料。進度付款證書順序依次為封面、付款會審單、農民工工資比例系數申請單、中期支付證書、清單支付月報、變更工程支付月報、材料預付款支付月報、材料到達現場計量表、開工預付款回扣表;中間計量資料按章次順序為中間計量匯總表、中間計量單、計量附件、質量憑證,材料計量明細表、發票、材料報驗單、材質單。
3 優化高速公路工程計量支付的措施
3.1 加強監督管理
要想保障計量支付工作有效執行就需要加強監督管理,對監督管理可以從提升監理管理人員的基本素質做起,監理管理人員在上崗前應具有監理工程證書,并具備專業的監理資格,并且一定要充分了解高速公路工程的施工質量,施工進度以及施工時間。
3.2 規范化與制度化管理計量支付工作
對計量支付工作進行規范化管理是有利于高速公路工程順利開展的,同時也是有利于保障工程的管理效果。在高速公路建設初期,業主單位對計量支付流程要進行科學制定,計量支付的流程需要根據工程的規模和項目的具體情況來制定,制定中需要涉及到計量工作的開始時間,計量支付報表,支付依據等各個流程,業主單位需要讓施工單位計量人員和監理單位計量人員統一學習相關文件和程序,以保障計量支付工作能更加順利的開展,并使得各環節開展的更加規范化。計量支付工作從內容流程上來看,包括以下幾點重要內容:施工單位首先要對工程的工程量進行確認,并且由監理單位人員進行確認,除此之外,還需要將工程的質量單、以及質量評定的規范等交由監理單位一并進行審核,如果審核材料不過關,監理單位是有權拒絕簽字的。其次在對報表進行整理時,在合同的管理期限內,移交的報表需要有施工單位制成報表的形式,同時對計量支付的內容進行準確填寫,并對工程支付的基本內容進行確定以及加印。最后監理單位人員需要對施工現場進行勘查,對比實際施工情況和工程計量支付報表的內容,當二者出現明顯差異時,不可對其進行支付,只有在各項審核均合格的情況下才能按照合同進行相應的支付。
4 結語
在山區高速公路建設中,在工程質量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必須以相關規范和流程為準則,加強對計量支付工作的管理,以促山區高速公路更合規、更好、更快的建設。
參考文獻:
[1]馮小娟.淺談高速公路工程合同管理中的計量支付工作[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6(10):5817.
[2]梁飛.淺談高速公路工程合同管理中的計量支付工作[J].商品與質量,2016(29):222.
[3]張梓儀.高速公路工程項目合同管理的計量支付工作分析[J].交通世界,2020(13):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