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晟南 圖/董欣
近日,記者從遼寧省自然資源廳獲悉,遼寧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海洋生態修復項目于6月底完成了植被種植等尾工工程的驗收工作,至此,遼寧省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14個項目生態修復項目全部完成任務目標。
據遼寧省自然資源廳生態修復處相關負責人表示,遼寧省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生態修復項目針對遼寧省渤海沿岸的錦州白沙灣、小凌河口、大凌河口,營口團山國家級海洋公園、鲅魚圈月亮灣和珍珠灣,盤錦大凌河口,葫蘆島連山、龍港、興城柳河河口、綏中芷錨灣,大連普蘭店灣、復州灣等海域開發及自然災害導致的濱海濕地占用及受損、岸灘岸線損毀等海洋生態環境問題,堅持以生態問題為導向,按照保證生態安全功能、突出生態系統功能、兼顧生態景觀功能的次序,遵循自然規律,部署14 個生態修復項目,以恢復濱海灘涂濕地、修復岸線、提升海洋資源環境及生態價值為目標,確保到2020年底前,修復濱海濕地項目規模不低于1900公頃,岸線岸灘整治修復長度不低于30公里。
截止2020年12月31日,遼寧省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14個生態修復項目全部完成施工階段并開展了驗收工作,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考核指標,修復濱海濕地面積2844.28公頃,超額完成國家下達任務944.28公頃,完成率149.7%整治修復岸線長度47.33千米,超額完成國家下達任務17.33千米,完成率157.8%。

葫蘆島市生態修復項目綜合治理攻堅戰施工現場
今年,遼寧省自然資源廳高度重視渤海攻堅戰海洋生態修復項目收尾工作,為確保2021年6月底完成植被種植等尾工工程驗收工作,2021年春節過后就積極組織協調部署尾工工程進展,統籌調度項目進度,落實督導制度,建立周報制度,及時發現項目進展過程中的問題,并于6月中旬所有項目通過了省級復核驗收工作。
遼寧省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生態修復項目,旨在保護和修復受損海洋生態系統,提升海洋生態系統功能,改善海洋生態環境,提升海洋生物多樣性,構筑海洋生態安全屏障,改善海岸線雜亂無章的狀態,提升岸線整潔度。通過實施養殖圍堰拆除平整及其他構筑物清理、潮溝疏通等措施,恢復修復濱海濕地,改善海洋水動力環境,實現海洋生態系統良性循環,海水水質穩中趨好,一類二類優良水質區域面積顯著增加,三類及劣四類水質所占面積明顯減少,修復效果顯著。并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首次建立了“部級監管,省負總責,市縣實施”工作方案,加強組織協調,落實各方責任,統籌組織實施,初步建立起了“有規劃引領,有制度支撐,有標準可依,有平臺監管,有資金保障,有機構推進”的生態修復新格局。
下一階段,省自然資源廳將進一步加強項目監督管理,對渤海攻堅戰生態修復效果跟蹤監測評估,督促項目實施單位落實主體責任,確保項目取得更好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