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田 程惠捷 肖學健
[摘? ? ? ? ? ?要]? 隨著國內畢業生競爭壓力不斷加劇,內卷現象不斷加深的綜合情況下,對應屆畢業生開展有效的校企合作是非常必要的,從內部條件來說,環境設計專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專業牽涉范圍極廣,層次多樣,學科理念繁雜。基于兩點,引入STEAM理念來合理地、巧妙地、恰當地將環境設計專業與校企合作融合,為進行創新的實踐教學提供思路。
[關? ? 鍵? ?詞]? STEAM理念;環境設計;校企合作;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47?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1)28-0130-02
一、研究背景
(一)STEAM理念的形成過程
STEAM理念來自美國,由五個部分組成,分別是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數學(Mathematics)五門學科。STEAM教育主張讓學生通過項目學習來完成學業并獲取新知,強調整體性、整合性,著重提高學生在觀察、學習、創新等方面的能力。(如表1)
在STEAM理念視角下改革環境設計的校企合作實踐教學體系,達到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與問題解決能力的目的,有利于校企合作實踐教學朝著全面、健康、多樣、實用的方向發展[1]。
(二)環境設計專業國內現狀
由于環境設計專業的特殊性,所以分為校內課程及社會企業需求兩個方面解析。
1.校園課程
環境設計專業涉及門類極為廣泛。導致出現層次多樣、差異巨大、競爭較強、學科理念繁雜、專業教學傾向具有差異性、教學要求與社會企業要求不協調性等問題。
2.企業需求
一方面,環境設計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具有多樣的表現手法及表現特定精神內涵的空間形態。
另一方面,伴隨著人們的審美意識、審美思維、審美理念的不斷提高,企業對環境設計專業的工作要求也在增益、更新、發展、變化。
(三)校企合作發展問題
1.不恰當
國內人才和企業需求同樣具有多樣化,但沒有恰當的課程對兩者進行對接,不能高效地開發人才資源,缺乏針對性、保障性、規范性、強制性的法律文件,并且院校和企業有很多共同的利益點,但并不統一[2]。
2.不充分
在課程體系構建、教師整體素質、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等方面發展不均衡。整體的教學資源不夠豐富,師資力量匱乏,科研能力針對性薄弱。
二、基于STEAM理念的實踐教學實施措施及優勢
(一)引入STEAM理念
教育部(2015)頒布的《關于“十三五”期間全面深入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出,探索STEAM教育模式,使學習者具有較強的信息意識與創新意識[3]。即專指結合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四門學科,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代表STEM教育正式進入我國教育體系。
(二)實踐教學思路問題的分析與解決辦法
1.實踐教學思路問題的分析
為了探索推進STEAM教育與校企合作實踐教學相互融合,健康穩定發展的態勢,需要認識到在具體教學目前從國內高校開展一段時間的STEAM教學中出現的一系列社會問題[4]。
(1)定位目標混亂
隨著國家指導文件的發布,STEAM教育理念在國內迎來快速發展,但出現了諸如單一偏向于動手實操;融入具體項目就是STEAM教育本土化;或偏向于信息化技術;又或是偏執地強調主體是學習者;放羊式教學這些方面的問題[5]。
(2)綜合學科學習
環境設計專業本身就是一門設計門類極其廣泛的設計學科,尤其在參與到工作中時,需要兼顧諸如室內、景觀、家具、陳設、展覽、展示、項目策劃、建筑、規劃、公共藝術、風景園林、城鎮建設、鄉村改造、風水、色調等方面的問題[6]。
(3)相關課程配套及教師資源后力不足
國內外教師教學動力和壓力不同,國外大部分是由政府適量引導,以教師為主體主觀能動地去探索。國內主要是受政策影響,根據國家教育政策、教學任務、教學現狀、教學壓力等情況被動探索,導致STEAM理念出現不同程度“水土不服”的癥狀[7]。
2.解決辦法
(1)政策支持
這方面可以借鑒各國實踐經驗。美國“變革方程教育”利用商界的力量促進STEM教育公益事業,夯實基礎,增強多樣性、公平性和包容性,提高就業率。澳大利亞除了對學生提出要求,對教師STEAM教學能力也有要求。(如表2)
由此根據環境設計專業實際情況,政府部門應當加強頂層設計,從而在政策層面保障STEAM教育的實施,達到改善校企合作實踐的教學目的。
首先通過政策支持,在宏觀環境下提供外部條件,解放教師生產力。其次在通過輔助當下科學技術,精簡教學模式,豐富教師資源,構建錯層次符合校企合作的教學內容,解決學生在轉變為生產者時深度契合企業實際需求[8]。
(2)教學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