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城市化建設進程逐漸加快,給城市的消防安全帶來了諸多隱患。尤其是人員密集地區,一旦發生火災,不僅疏散困難,還很可能會造成人員傷亡。目前我國在人員密集場所的消防監督檢查工作中還存在不足,這制約了消防安全工作的開展。本文對現階段我國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隱患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和防范措施。
關鍵詞: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監督檢查
人員密集場所因為人員過多,人流量較大,發生消防事故時會存在疏散困難,火災撲滅難度較大的問題,特別是在節假日時期,會給消防監督檢查人員帶來較大的工作壓力。因此,為了提高人員密集場所的消防安全,有關部門要從目前的消防監督檢查工作的具體情況著手,加強消防監督檢查,盡最大可能消除火災隱患。
一、人員密集場所存在的消防安全隱患
(一)消防安全意識薄弱
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是一項需要消防管理人員長期堅持的工作。目前有許多企業單位存在著能躲過一劫是一劫的心理,而放松了消防安全的監督和檢查,導致企業或單位內部經常存在消防隱患。除此之外,大多數地區的消防管理人員綜合素質比較低,缺乏相應的消防安全專業知識。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消防安全從業人員以兼職或者無證上崗的形式從事該工作,因此在突發火災時,相關的負責人員反應速度慢,給企業和單位帶來了巨大的損失。目前,經營場所普通員工的消防安全意識較為薄弱,對消防知識不太了解,在突發消防事故時,不能及時從疏散生通道逃生,同時,也不能第一時間撲滅火災源。
(二)消防設備不完善
滅火器、自動報警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和消防栓是最基礎的消防設施。在實際生活中,有許多公共場所并沒有配備消防設備,還有些公共場所的消防設施不能正常使用;許多單位為了節省成本,使用普通且不達標的易燃、可燃裝修材料,消防通道能力和火災防護能力沒有達到消防全標準。
(三)消防警示標志不完善
在突發消防事故時,明確的消防警示標志能夠幫助被困人員及時逃生。許多公共場所并沒有明確標明逃生通道及逃生的方向,并且在公共場所張貼的“禁止攜帶易燃易爆物品”“禁止吸煙”的標志,并沒有對場所進出人員有所限制。在日后的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中,需要對消防警示方面進行完善,克服各種難題,并且要求相關單位加強重視,采取相應的消防安全措施。
二、人員密集場所火災事故的特點
(一)規模大,人員傷亡大
人員密集場所人流量大,并且人員比較集中。如若發生火災,會出現踩踏事件,人員疏散的效率較低,往往會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在發生火災后,由火災引起的人為傷亡數量多,并在逃生過程中,由于人員之間最近相互擁擠推搡,也會造成大量的傷亡事件。
(二)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最近幾年,我國經濟發展速度較快,帶動了社會人員活動的頻繁開展,在大型商場、娛樂中心和寫字樓等為主的建筑中,一般情況下會集中大量的物質財富。同時許多公共場所的大規模裝修本身就是一大筆費用,價格昂貴,因此在這些地點發生火災時,總是會導致巨大的財產損失。
三、如何加強消防監督檢查
(一)提升群眾的消防安全意識
政府相關部門和消防部門要對群眾的消防安全意識進行加強,并對人員密集場所的工作人員進行培訓,為其普及消防方面專業技術知識。除此之外,消防人員可以充分利用宣傳片、宣傳海報等方式向普通群眾普及消防知識,提高其防火意識。
(二)完善消防制度
要將我國現存有的消防制度貫徹落實,并加強監督管理力度,保證消防管理制度的每個環節落實。確保消防檢查人員對人員密集場所在進行消防檢查時,對各個環節、消防檢查的方式和消防檢查的位置進行明確的制度規定。此外,建立專門的消防監督檢查小組,對人員密集場所進行分區,并派遣相應的專業人士進行負責檢查,小組定期向上級匯報檢查工作,向領導提交檢查報告。再次,制定消防事故緊急預案,在突發災情時,立即采用緊急方案,將人員密集場所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降到最低。最后,對消防設備進行定期檢查,并及時發現消防設備的問題,及時修復或更新,保證消防設備能在發生事故時,發揮其自身的作用。
(三)加強消防安全宣傳
消防安全工作是需要群眾一起參與的工作。消防部門應針對當地的實際情況擴大消防知識宣傳,讓消防安全知識潛移默化地影響群眾的生活習慣。建立由消防部門領導、社會各組織共同參與的消防監控管理體系,保證消防監督在城市的全面覆蓋。在人員密集場所的消防工作中,要做好人員密集消防工作的培訓和意識的加強,提高人員密集公共場所工作人員和群眾的消防意識,幫助群眾和人員形成良好的消防安全習慣,減少事故的發生。
(四)加強對消防隊伍的建設
在突發火災時,有一支專業素質較強,并且有防火責任心的消防隊伍能夠對火情進行及時控制非常重要。我國要加強對消防隊伍的建設,對人員密集場所的消防隊伍進行有針對性的、時間持久的培訓工作,加強工作人員對消防理論知識的學習以及實踐演練的操作。在突發發生火災時,消防工作人員能夠井然有序,采用科學的方式控制火災現場。
(五)對用電設備進行控制管理
人員密集場所常常會因為電線短路、煤氣爆炸、電路超負荷或者電路接觸不良而引發火災。因此,在日常消防安全監測工作中,工作人員要做好人員密集場所的用電設備管理工作,對經營場所的用電行為和用電安全進行嚴格規范。各個單位、企業要對人員密集場所的用電設備進行定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改正更新,保證人員密集場所的用電安全,對消防事故提前預防。
(六)實行消防安全監督責任制
為了更好地促進人員密集場所的消防安全工作開展,相關部門要充分利用法律法規對人員密集場所的消防安全監督工作進行明確、嚴格、規范的責任劃分,細化工作人員的任務。對在人員密集場所消防監督檢查工作中,對出現的違法違規問題采用法律的手段進行處理,使相關責任人加強重視。
四、結語
簡而言之,對人員密集場所進行消防監督檢查是非常有必要的。考慮到人員密集場所人流量較大,并且一旦發生火災,會造成大量人員傷亡以及財產損失,因此要求政府相關部門和消防部門對于人員密集場所要多舉措加強消防監督檢查工作,對于火災隱患進行逐一排查,確保人員密集場所安全性,有效控制火災事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張成.人員密集場所消防監督檢查重點與對策分析[J].消防界(電子版),2021,7(02):95-96.
[2]呂楊.人員密集場所消防監督思考[J].科技創新與應用,2020(28):193-194.
[3]董來.淺談如何加強人員密集場所消防監督檢查工作[J].消防界(電子版),2018,4(02):59-60.
作者簡介:
李斌(1985.12—),男,漢族,吉林長春人,本科學歷,遼源市消防救援支隊初級技術職務,研究方向:消防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