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莉,姜改英,李 敏
山西省人民醫院,山西 030012
隨著護理學科的發展及社會公共衛生需求日益擴大,護理碩士研究生招生比例逐年攀升,畢業后進入臨床一線的護理碩士研究生也越來越多,接受過高層次教育的碩士學歷護生對自身的工作期待會更加突出[1]。而目前我國多數院校,相較于實踐能力,更注重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這就造成碩士學歷新護士的實操能力較同期的專科生和本科生有一定的差距[2]。此外,目前大部分用人單位缺乏合理的用人機制,不同學歷護士等同使用,違背了碩士學歷護生的從業期望[3]。如此,勢必會挫傷碩士學歷新護士應對困難、處理問題的自信心。抗逆力是指個體在經歷困難后衍生出的積極對抗負性事件能動效應的能力[4]。國內以往將抗逆力多應用于兒童和青少年。本研究調查臨床一線的碩士學歷新護士抗逆力現狀,分析其影響因素,為提高其角色適應和應對挫折能力提供參考。
1.1 調查對象 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山西省三級甲等醫院2018年?2019年新入職的碩士學歷新護士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工作2年內的新護士(入職時間為2018年、2019年);工作崗位屬于臨床一線;學歷為碩士研究生;自愿參與研究。排除標準:調查期間中途退出或辭職者;調查期間外出進修、病事假者。
1.2 調查工具及方法 ①一般情況調查表:包括性別、年齡、婚姻狀況、經濟收入、受重視程度、社會地位等;②社會支持評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該量表由肖水源[5]于1986年編制,1990年進行修訂,共客觀支持、主觀支持和對社會支持的利用度3個維度,10個條目。此量表總分為66分,總分及各維度得分越高,社會支持程度越高。總量表Cronbach'sα系數為0.825,各維度Cronbach'sα系數分別為0.825,0.849,0.833,該量表應用人群廣泛,有良好的信效度。③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本研究采用的是由德國著名心理學家Ralf Schwarzer教授與其同事編制的中文版量表[6],共10個項目,采用Likert 4級評分,1~4分代表“完全不正確”到“完全正確”。所有項目得分之和為量表總分,得分越高,表明自我效能水平越高。中文版GSES已被證實有較好的信效度。④護士職業認同量表:采用劉玲等[7]研制的護士職業認同評定量表,量表由職業認知評價、職業社會支持、職業社交技能、職業挫折應對和職業自我反思5個維度構成,共30個條目。釆用Likert 5級評分法,1分代表“非常不符合”,5分代表“非常符合”,總分為30~150分,得分越高,說明護士的職業認同水平越高。量表Cronbach'sα系數為0.938,各維度Cronbach'sα系數為0.720~0.911。⑤醫護人員抗逆力評價量表:采用朱厚強等[8]編制的量表,共18個條目,4個維度分別是決策應對、人際聯結、理性思維、柔性自適,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評分,1~5分代表“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總分18~90分,分值越高表明個體的抗逆力水平越高,量表已被證實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本研究采用現場或郵寄問卷的方法進行調查。
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使用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檢驗水準α=0.05。
2.1 碩士學歷新護士一般資料(見表1)
表1 碩士學歷新護士一般資料(n=100)
2.2 碩士學歷新護士抗逆力量表得分情況(見表2)
表2 碩士學歷新護士抗逆力評價量表得分(±s) 單位:分
表2 碩士學歷新護士抗逆力評價量表得分(±s) 單位:分
項目抗逆力量表總分決策應對人際聯結理性思維柔性自適條目數18 6444得分58.47±10.10 19.64±4.13 12.41±3.10 12.02±3.15 10.73±3.52
2.3 碩士學歷新護士社會支持、自我效能感及職業認同得分情況 碩士學歷新護士社會支持總得分及主觀支持、客觀支持、對社會支持的利用度維度得分分別為(36.52±5.76)分、(20.32±2.68)分、(7.92±2.32)分、(8.28±1.76)分;自我效能感得分為(24.70±4.30)分;職業認同量表總得分及職業認知評價、職業社會支持、職業社交技能、職業挫折應對和職業自我反思維度得 分 分 別 為(112.80±12.08)分、(36.26±3.25)分、(22.35±3.06)分、(22.31±2.89)分、(20.61±2.78)分、(11.27±2.10)分。
2.4 不同特征碩士學歷新護士抗逆力得分比較 不同性別、年齡、婚姻狀況、經濟收入新護士抗逆力量表得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受重視程度、社會地位護士抗逆力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不同特征碩士學歷新護士抗逆力量表得分情況比較(±s) 單位:分
表3 不同特征碩士學歷新護士抗逆力量表得分情況比較(±s) 單位:分
注:僅列出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
項目受重視程度 重視一般不重視社會地位 神圣好于一般職業一般低于一般職業低人一等人數15 55 30 5 18 31 35 11抗逆力得分64.87±7.74 59.11±8.09 54.10±12.49 72.80±6.30 65.06±5.13 61.45±7.31 55.63±7.49 41.82±7.57 F值P 6.591 0.002 27.418<0.001
2.5 碩士學歷新護士抗逆力影響因素的多元逐步回歸分析 以抗逆力量表總分為因變量,以單因素分析中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及社會支持、自我效能感、職業認同量表總分及各維度得分為自變量進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自變量賦值方式見表4。結果顯示,8個變量共可解釋抗逆力80.1%的變異量,結果見表5。
表4 自變量賦值情況
表5 影響碩士學歷新護士抗逆力的多元逐步回歸分析
本研究中碩士學歷新護士抗逆力量表總分低于之前的類似研究[9?10],這可能與碩士學歷新護士初入工作崗位,角色轉換能力差,缺乏臨床實戰經驗,心理建設能力薄弱,面對困難缺乏良好的心理調節能力,導致抗逆力水平總體不足。研究顯示,碩士學歷新護士受重視程度及社會地位是抗逆力的主要影響因素(P<0.01)。碩士學歷新護士社會地位越高,受到的重視越多,抗逆力得分越高。為此,在全社會范圍內開展崇尚護理職業的宣傳教育,重視護士創傷后的心理幫扶,從制度建設、組織管理、人文關懷等方面積極給予支持,從而提升國民對護士職業的認同感。同時,學校也應專注護生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培養,以贏得同行、病人及社會的信任和尊重。
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高的護士可激發病人克服病痛的耐力,有助于病人疾病的康復[11]。本研究結果發現:自我效能感對碩士學歷新護士的抗逆力有正向預測作用(P<0.01),自我效能感強的護士,面對困難或挫折的耐受力強。這與劉延錦等[12]認為的自我效能對個體迎面困難及行為是否持久有決定作用的觀點基本吻合。
職業認同是個體在承認其職業價值基礎上對自身職業的正面評價[13],護士的職業認同是護士對行業目標、職業價值的認可程度[14]。結果顯示,碩士學歷新護士的職業認同對其抗逆力水平產生影響,其中職業挫折應對和職業社會支持得分正向作用于抗逆力得分,這提示醫療機構應適當提高碩士學歷新護士的福利待遇;尊重、關心他們,搭建可供其展現能力的平臺;肯定他們對醫院及科室發展所做的貢獻,提升碩士學歷新護士的職業價值感;同時應增設新護士臨床適應不良的培訓課程,為新護士面臨負面事件提供對策,從而增強碩士學歷新護士應對逆境能力。
社會支持水平高的個人應對挫折時,會表現出較少的情緒問題,展現出更強的適應能力[15]。周天梅等[16]研究顯示,中學生主觀社會支持與抗挫折能力呈顯著正相關,本研究結果與此一致,原因可能為碩士學歷新護士從認知、情感方面感知到被尊重、理解與支持時,便會擁有更強大的抗逆能力。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士的抗逆力水平有待提高,高層次護士是我國未來護理事業持續發展的中堅力量,較低的抗逆力水平會影響護士隊伍的穩定,導致護士離職。碩士學歷新護士抗逆力受護士被重視程度、社會地位、自我效能感、職業認同、社會支持等因素的影響,這就要求醫院管理者除對高學歷護士物質和精神支持外,還應著重培養他們形成應對困難的心理防御機制與調節能力,進而減少護理人才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