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新江
監管趨緊,教育培訓機構接連被罰,資本退潮,教育類中概股出現了一波大幅下跌的行情。
2021年是校外培訓行業的多事之秋:監管趨緊,機構接連被罰,資本退潮,教育類中概股出現了一波大幅下跌的行情。
由于這些股票大多數在香港和美國市場上市,而這些市場相對內地市場更加成熟,因此股票的基本面邏輯一旦遭到破壞,股價的下跌也令投資者膽戰心驚。
政策落地
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簡稱“雙減”),除了禁止校外學科培訓外,還明確不得上市融資,這對已經上市的校外培訓機構產生巨大影響,旗下有教育業務的上市公司受到投資者的關注。
教育類中概股命運的轉折點發生在今年2月底,當時教育部表示要規范校外培訓機構,此后行業的整頓之風愈演愈烈。
5月2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這為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定下了更為明確的基調和方向。
6月15日,教育部召開了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成立啟動會,宣讀了《中央編辦關于調整教育部職責機構編制的通知》,這意味著針對校外培訓機構的監管,將正式形成長期有效的管理機制。
《證券時報》頭版評論稱,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的核心目標指向明確,即推動“雙減”工作落地見效,校外教育培訓強力整肅前所未有,資本加持下的行業“蒙眼狂奔”已成過去。
東吳證券在相關研報中指出,隨著中央的高度重視與《校外培訓機構規范辦學行為提示書》、“雙減”政策等中央及地方政策文件的陸續出臺及未來信用監管、智慧監管、“互聯網+監管”等監管創新的引入,K12教育培訓行業在辦學從業資質審核、收費管理、廣告宣傳等方面都將面臨更加精準有效的監管。未來校外教育培訓市場發展將趨向理性。
《人民日報》客戶端評論指出,當校外培訓熱、減負成為百姓口中的熱詞,對這些問題關注得夠不夠、解決得好不好,直接關系著群眾的教育滿意度和獲得感。以治標降虛火,以治本促育人,相信以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成立為契機,在種種治理舉措下,教育培訓行業會更加規范有序,社會教育心態會更加理性科學。
股價受挫
隨著監管風暴的到來,教育類中概股曾一度嚴重重挫。
比如,在美國上市的以教育培訓為主營業務的新東方,股價從2016年12月30日的4.19美元(Wind資訊提供數據,2021年6月18日前復權價格,以下皆同),經過5年的時間上漲到2021年2月16日的最高19.97美元,但在之后短短4個月的時間里,就下跌到2021年6月17日的7.63美元。
而以在線教育為主營業務的好未來,股價從2017年5月23日的20.63美元,經過4年的時間上漲到2021年2月16日的最高90.96美元,卻在短短4個月里就下跌到同年6月17日的20.62美元,跌幅高達77%。
同樣從事互聯網教育行業的高途集團(原名“跟誰學”),其股價甚至從2021年1月27日的最高149.05美元,下跌到6月17日的最低12.58美元,跌幅高達92%。
在香港市場,情況也是一樣。以民營學校為主營業務的天立教育,也在教育新政打擊之下股價暴跌。2021年2月18日,天立教育的股價高達10.55港元,相較2018年的最低價1.14港元,短短2年多時間里漲幅高達825%。但是,在之后的4個月里,天立教育股價跌到了同年6月18日的3.01港元,跌幅高達71.5%。
如此慘烈的殺跌,短短4個月里股價跌幅達到百分之七八十乃至百分之九十多,是投資中不常見到的。
資本退潮
2020年在疫情催化下,在線教育行業呈現出爆發的趨勢,資本紛紛涌入在線教育賽道。據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20年度中國在線教育投融資數據報告》,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領域的融資總額超過539.3億元,同比增長267.37%。這一總額超過了在線教育行業在2016年至2019年4年的融資總額。
不過,受強監管政策的影響,股價下跌,資本正在逐漸撤離。
例如,高瓴資本向美國證監會(SEC)披露了2021年第一季度持倉報告。報告顯示,高瓴資本在2021年第一季度大手筆減持教育中概股,其中遭遇清倉的有好未來和一起教育。高瓴資本又在該季度重新建倉新東方,持有數為7.88萬股,價值110.3萬美元。
高瓴資本與教育培訓行業的愛恨糾葛在多年前就開始了。2018年高瓴資本創始人兼CEO張磊就曾表示,“教育是永遠不需要退出的投資,做教育是最讓人有幸福感的投資”。
不過隨著對一起教育、好未來的清倉,高瓴資本在美國二級市場僅持有2家教育上市公司的股票,分別是博實樂教育(NYSE:BEDU)和新東方。
除了高瓴資本之外,另一家投資機構景林資產也在該季度大幅減持好未來,賣出257.06萬股,占所持股數的77.61%,目前余下74.14萬股。
同時披露持倉報告的還有億萬富豪切斯·科爾曼(Chase Coleman III)旗下的老虎環球基金,2020年第三季度,老虎環球基金建倉高途,買入302.08萬股,2021年第一季度則全數清倉。
目前,老虎環球基金還持有好未來、新東方、一起教育、精銳教育的股票,且在報告期內沒有持股變化。
另外,作業幫屢次傳出IPO消息,企查查信息顯示,其已經完成了8輪融資,合計融資額超過35億美元,2020年12月28日,作業幫更是完成了超16億美元的巨額融資,其投資機構為方源資本、阿里巴巴、軟銀集團、紅杉資本等。5月26日,作業幫發布聲明表示,公司沒有明確上市計劃、IPO沒有時間表。
資本對在線教育公司已重新審視。對此,業內投資人表示,目前高估值、高融資的在線教育項目遇到變化,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投資邏輯已經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未來預判
那么多利空壓頂,教育股未來還有機會嗎?
由于疫情的緣故,在線培訓機構發展迅猛,相關上市公司市值暴漲,校外培訓一度被視為是下一個風口。資本隨即涌入,使本來規范程度并不高的培訓行業更加混亂。招生收費、虛假宣傳、價格欺詐等行為層出不窮。
不過隨著靴子的落地,行業整體風險解除,未來校外教育培訓市場發展將趨向理性。另外,由于整頓主要針對義務教育階段培訓機構,高教及職業教育行業受影響較小。
此外,有券商研究機構認為,用AI等科技手段保障教育公平,提升校內教育教學效率的企業將迎來歷史性機遇,其中包括科大訊飛、海康威視、大華股份、視源股份、佳發教育等。
瑞銀資管中國股票主管施斌表示,監管試圖讓整個細分市場更良性發展。在最新的監管政策影響下,部分資質較差的機構會遭到淘汰。但需求仍然在,領先的機構會受益于監管的加強。隨著時間的推移,教育相關行業龍頭股的表現將會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