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國威 李慧
在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大背景下,延伸出的產業鏈和服務鏈為增加就業、促進消費提供了強大的動力,也是展示中國經濟靈活性的重要載體。其中,有條不紊地發展地攤經濟,是保障民生促進經濟發展的一項務實舉措,在此動力作用下,要保持足夠的理性,探索推動市場經濟不斷良好健康發展的新路子。
地攤經濟的存在形式和功能內涵
地攤經濟指通過擺地攤獲得收入來源而形成的一種經濟形式。地攤經濟并不是現階段經濟發展的新生事物,其生動寫照是攤販經濟的真實縮影,在新時期現代化進程中,由于現代生活因素的影響,節約用地的發展理念延續至今,地攤經濟的存在形式可能會發生變化。例如,現代城市經濟的具體形式可以是美食聚集地、城市特色文化展示點等。在城市中,地攤經濟成為城市經濟生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城市煙火氣息的一種表現。另外,地攤經濟具有進入門檻低、價格低等優點。
新時期發展地攤經濟的價值和意義
1.有利于激發城市基層創業就業活力
去年,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造成消費市場低迷和就業困難,為了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其中之一就是要安排好就業。在這方面,政府要主動,社會要主動,更需要激發市場的內在動力,才能為就業穩定提供有力支撐。地攤經濟以低成本、全方位開放成為靈活就業的首選。因為一些低收入群體可以通過擺地攤來解決就業和生計。比如,某試點城市, 目前已建成2234個展位和臨時展位,在82個主要商場占據宣傳位,2個月內,共有流動攤販17891個,新增就業崗位10萬多個。這些都是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發展地攤經濟,促進就業的生動例子。
2.有利于營造城市特有的商業文脈氣息
地攤經濟與商業環境密切相關,是中國幾千年的貨攤文化。從某種意義上講,新時期的現代經濟和地攤經濟也具有一定的承載作用。地攤及其獨特的產品往往具有一定的地域文化特征,有些甚至成為古典文化的象征。當地小吃、民間剪紙、民族刺繡、精美手工藝品等地方特色以地攤形式逐漸融入城市,成為一座城市獨特的旅游名片,也塑造了一座城市獨特的旅游魅力。
新時期促進地攤經濟健康發展的建議
1.厘清認識誤區,建構城市發展地攤經濟的理性氛圍
地攤經濟的發展不是一種倒退,而是一種新的發展理念。不過,近幾年在許多城市地攤被質疑和關閉,主要是由于它對城市景觀等外部成本的負面影響。要鼓勵和支持地攤經濟的發展,不是對現行城市管理政策的完全否定。事實上,一個好的導引可以成為大系統城市的一根“毛細血管”,新時期地攤經濟的發展是在完善地攤發展的基礎上,用新的發展理念,撕下地攤經濟“臟亂”的老標簽。在現階段,要加強城市治理建設,樹立“清潔、安全、有序”的新形象,使地攤經濟和人民生活相和諧,適應經濟高質量發展。發展地攤經濟不是一項短時之舉,而是一項長期措施。
疫情暴發后,就業成為重中之重。要深刻認識到,政府釋放政策紅利,恢復地攤經濟,不是控制需求、刺激消費的緊急措施和權宜之計,而是要長期規劃未來城市生活,合理回歸和提升地方經濟,最終目標是創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發展地攤經濟不能因管理上的一些問題而延誤“民生保障”的步伐,要探索把疫情期間的治理善意轉化為善治的長效約束機制,不斷落實和推進民生政策。
地攤經濟的發展不可能一蹴而就。由于城市管理和發展原因,地攤經濟的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不過也應該承認,并非所有城市都適合大規模發展地攤經濟,必須立足于本地的實際情況。比如,要發展地攤經濟,發展什么樣的地攤經濟,在哪里發展地攤經濟,這些都應該根據城市有效的發展趨勢和合理的功能性基礎設施,對其進行合理的科學研究、審慎決策之后,再進行調整和實施。
另外,每個城市的發展建設是有區別的,其定位和發展階段不同,管理要求也不盡相同,不能盲目模仿和跟從,所以發展地攤經濟要因地制宜。
2.統籌提升治理水平,引導地攤經濟有序發展
攤販們不能沒有地方,地攤管理要符合規定和要求,管理者必須重視恢復地攤經濟的管理和服務,確保地攤經濟健康發展,不僅要讓人安居樂業,而且還要使城市干凈美麗。一是地攤管理者要對其進行精細化、智能化監督管理,確保有序。二是要建立健全地攤管理體制。準確掌握地攤街區的功能狀況、居民生活需求和地攤經營需求,根據地方需要實施規劃,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政策。攤主也要做好服務,提供彈性服務,積極應對新時期地攤經營的挑戰。政府要采取更加人性化的地攤服務措施,還要做好對地攤經營者的政策解讀、宣傳工作,加大對地攤經營者文明環保意識的引導,完善地攤建設區基礎設施,嚴格食品安全質量控制,營造良好的消費環境,方便市民安全放心購買。
3.解決地攤經營、物資供應、市場競爭等實際問題
為了促進地攤經濟的健康發展,需要政府和社會提供幫助服務。在業務支持上,盡量彌補地攤各環節的不足。在健康環保的發展理念下,積極培育新的市場主體,發展地攤經濟,提高誠信預期,相關部門要率先推進商品貿易資格準入和質量檢驗,規劃設計多功能的信息亭,以滿足客戶的需求。同時,盡可能對急需生活費用的低收入弱勢群體經營者給予稅收優惠。從采購支持、實現低成本等方面看,地攤經濟市場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已經顯現。另外,為了方便地攤經濟的支付結算,手機微信、支付寶已經成為標桿,這些方便快捷的支付方式對于促進地攤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總之,堅持以人為本是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一系列政策紅利的支持下,新時期地攤經濟將以嶄新的面貌融入現代城市經濟生態,從而激發城市的活力,增強市民的歸屬感、獲得感和幸福感。(作者單位:蚌埠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