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美華

為扎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5月7日,舞陽縣審計局組織召開黨史學習教育專題會。會上集中收聽收看了“追憶初心,紅映沙澧”系列微視頻。通過追憶澧河兵變、中共舞陽縣委的成立等重大歷史事件,學習董仲衡、效信趁等的抗日英雄事跡,時刻警醒全體黨員牢記使命,激發全局上下凝心聚力干事創業熱情,為新時代審計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舞陽人民血脈中流淌著紅色的基因。1930年,白玉文、孫永康、張煥民等共產黨員,按照中共中央的決定,為把軍閥戰爭轉變為革命戰爭,在孟寨鎮下澧河村舉行武裝暴動起義,對國民黨楊虎城部造成沉重打擊,也使得舞陽成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九軍的誕生地。
中共舞陽縣委于風雨飄搖中成立。從1926年2月成立“時雨學社”,到1927年3月組織建立“學友會”,5月中共舞陽支部成立,歸屬中共郾城縣委領導,再到1928年成立中共舞陽特別支部,歸屬中共豫南特委,直至1931年中共舞陽縣委成立,一路走來,無數革命仁人志士前赴后繼,堅持初心使命,為黨的革命斗爭工作無私奉獻。
志堅如鐵董仲衡,少年立志、投身革命、一生報國、抗擊日寇、奮勇殺敵,始終不渝地為革命事業奮斗,犧牲時年僅32歲;秘密從事地下革命工作的效信趁,參與中原突圍時壯烈犧牲,年僅34歲。作為黨員,我們要牢記革命前輩為革命勝利、為民族崛起、為中華復興所做出的犧牲,自覺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忠實傳承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努力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勇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新時代共產黨人。
從建黨的開天辟地,到新中國成立的改天換地,到改革開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直至頂天立地,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們黨始終堅守了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知往鑒今,以啟未來,重溫黨的歷史,了解黨波瀾壯闊的光輝歷程,感受黨歷久彌堅的初心使命,無論是對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具有深遠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