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帥
2021年2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時刻,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
習近平總書記同時指出:我們要切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效更可持續。
作為一名從2015年起一直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審計人員,對幾年來的脫貧攻堅工作深有感觸,對我們取得脫貧成效深感自豪和光榮,當然對今后如何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也有了更深的感悟和思考。
實現有效銜接必須持續鞏固提升“兩不愁三保障”成果
目前,建檔立卡貧困群眾雖然全部實現了穩定脫貧,但在當前鄉村振興的大環境下,仍然屬于弱勢群體,文化水平不高、自身能力低下、生產技能缺乏決定了他們的增收渠道、經濟發展手段相對單一,各種風險的承受力根本無法與一般農戶相比,抵御“天災人禍”的能力很薄弱,“兩不愁三保障”政策兜底仍然是他們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內經濟收入持續提升最堅實、最有力的堅實保障。只有持續鞏固提升建檔立卡貧困群眾 “兩不愁三保障”成果,才能確保建檔立卡貧困人群不會因本身條件限制出現返貧現象,才能確保脫貧攻堅基礎更加穩固,成果更加可持續。
實現有效銜接必須不斷完善鄉村振興的財政扶持機制
鄉村振興是美麗鄉村建設的完善和提高,在當前村級集體經濟非常薄弱的情況下,推動鄉村振興必須堅持以財政投資為主體,以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進一步優化財政支農政策體系,不斷加大對糧食安全、種業發展、種植養殖業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境整治,農村環境污染治理以及農村產業園區建設等重點支持力度,實施產業脫貧、基礎設施建設扶貧、生態園林美麗鄉村建設并不斷向偏遠落后村、軟弱渙散村、集體經濟薄弱村傾斜,確保遠近鄉村齊頭并進,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人們(包括建檔立卡貧困群眾)經濟收入和幸福指數不斷提高,鄉村振興路子越走越寬。
實現有效銜接必須改革村級財務管理制度,促進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進一步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前提和基礎。“村財鄉管”雖然確保了村級組織正常規范運行,但也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形成目前村級組織體量壯大,經濟空殼不正常現象。只有改革村級財務管理制度,實行村財自主,才能充分調動村級組織發展集體經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手里有糧,心里不慌”,隨著村級集體經濟的不斷發展壯大,村級組織掌握了一定的經濟主動權,才能更加有力地推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帶動廣大群眾發展經濟,增加收入,推動鄉村發展和鄉村振興。
實現有效銜接必須建立切合鄉村實際的人才孵化機制,引導青年返鄉創業
鄉村振興與其說是經濟振興,倒不如說是人才振興,鄉村振興的根本問題還是人才的問題,做好鄉村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必須解決鄉村人才引進問題。一是通過建立鄉村創業園區,提供優惠創業政策、措施,引導外出打工青年、大學生返鄉創業,既解決了鄉村人才缺乏問題,又引進了先進的創業理念和技術,推動了農村產業的發展和創新。二是加強人才培育,創新農村現代產業成長機制。充分借助國家、省新型產業孵化項目,如電子商務進農村、鄉村物流平臺建設、跨境電子商務等大力加強農村人才和產業孵化,培植鄉村現代產業,提高農民收入,為推動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經濟和人才基礎。三是強化農村人才培育,充分利用新型農民培訓機制,加大對農民工產業技能培訓,提高勞務輸出人員技能,提高外出務工人員經濟收入,也為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打下了堅實的人才儲備基礎。
實現有效銜接必須持續推進鄉村文明,建設美麗鄉村
推動鄉村振興是一個內涵豐富的體系工程,它不僅包含經濟振興、人才振興,更蘊含著文化振興、文明振興和美麗鄉村建設。這就要求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持續推進鄉村文明建設,通過文化下鄉、科技下鄉、法制下鄉等不斷提升廣大群眾的文化、科技、法律素養,通過開展各種文化活動、民俗活動,不斷豐富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提升文化品位,通過評選“五好家庭”、誠信個人、好婆婆、好媳婦、道德模范等凈化社會風氣,弘揚傳統道德,形成崇尚文明的良好社會風氣。通過持續開展人居環境建設,生態園林鄉村建設,打造生活環境衛生、居住環境美化、生產環境綠化的美麗鄉村。隨著廣大農民文化素質的提高、文明素養的提升、物質文化生活的豐富、生產生活環境美化,廣大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不斷提高,才算真正實現了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建設小康社會步子才會越來越快、越來越大。
實現有效銜接必須持續強化財政銜接資金監管
隨著脫貧攻堅銜接鄉村振興的不斷深入,財政資金的投入規模會越來越大,項目會越來越多,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必須不斷加大對銜接鄉村振興資金的監管,要結合銜接鄉村振興相關要求,不斷完善村級組織經濟管理機制,在全面核查底數的基礎上,督促指導建立村級集體經濟臺賬并動態更新,對村級集體經濟活動進行持續跟蹤并適時糾偏。充分考慮村級集體經濟的特點,探索建立健全村級集體經濟監管機制。制定財政銜接資金管理辦法,從資金的安排、使用、績效等方面規范銜接資金的使用管理。持續依托扶貧資金動態監控系統,全面監管資金安排、撥付、支付進度,跟蹤項目實施和績效目標實現情況。適時開展督查、檢查、調研、指導等,督促村級組織嚴格落實扶貧資金項目公開公示制度,加強銜接項目資金監管,確保財政資金使用的精準性和有效性。(作者單位:永城市審計局)